基于分享经济的充电运营商与中间服务商合作机制和利益分配
本文关键词:基于分享经济的充电运营商与中间服务商合作机制和利益分配 出处:《产经评论》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分享经济 电动汽车产业 充电设施运营商 中间服务商 合作机制
【摘要】:随着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充电设施配套需求增加,为充电设施行业带来发展契机。针对充电服务产业链中充电运营商与土地业主等中间服务商合作的问题,引入分享经济理念,从资源共享的角度出发,构建充电设施运营商与中间服务商合作的博弈模型,考虑到双方的努力程度,研究其收益分享。结果表明:双方合作可以实现收益最大化;充电需求越大,充电运营商分得的收益越高,而土地租赁成本越高,商业场所分得的收益越大,因此双方都是愿意合作的;双方越努力,获得的收益越高,双方存在努力动因。双方选择合作策略,既可以实现资源的最大效用,又可以促进充电设施的建设。
【作者单位】: 上海海事大学水运经济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与交通网络相协调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布局规划及建设运营机制和推进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5BGL084,项目负责人:刘娟娟)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新能源汽车电桩网络布局规划及其运营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4BGL018,项目负责人:刘娟娟) 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学术新人项目“基于分享经济理论对充设施运营商和中间服务商合作建设充电设施的研究”(项目编号:YXR2016052,项目负责人:张甜甜)
【分类号】:F224.32;F426.61
【正文快照】: 一引言为了应对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国家政策强力支持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发展。2017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科技部联合发布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指出,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我国汽车产业抢占先机、赶超发展的突破口,并强调要求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电动汽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庞嘉伟;陈骐;;分享经济——含义及其特点[J];现代管理科学;2017年03期
2 白桦;谭德庆;;PPP模式在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运营的应用研究[J];宏观经济管理;2017年S1期
3 梁雯;陈广强;王欣;;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逆向物流问题——电商企业与政府、消费者的不同利益关系博弈分析[J];产经评论;2017年01期
4 陈通;李静;;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互联网+”商业模式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5 王家宝;黄晴悦;敦帅;;分享经济:源起、模式与趋势[J];管理现代化;2016年04期
6 肖群;马士华;;信息不对称对闭环供应链MTO和MTS模式的影响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6年05期
7 何青;黄河;;可改善供应风险和生产成本下的供应渠道策略研究[J];管理学报;2016年05期
8 杨哲;;基于讨价还价理论的企业集团中的利益分配[J];管理工程学报;2015年04期
9 刘娟娟;曹胜兰;;电动汽车充电桩运营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年19期
10 张勇;蒲勇健;史乐峰;;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与政府策略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4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辉;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与运营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霍跃红;邓亚丽;;文学作品中情感翻译效度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2 杨存友;;MTI C-E翻译:“多元文化平等”视域下的阐释性翻译能力培养[J];海外英语;2017年13期
3 谭莲香;辛红娟;;从文本批评到译者行为批评——外来译者沙博理研究述评[J];外国语文;2017年03期
4 张锦辉;;动态翻译观与中国文化走出去[J];长江丛刊;2017年18期
5 屈社明;;“一带一路”背景下“张载四为”之中国精神的传承与译介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6 邢智迪;;翻译的标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年15期
7 许宗瑞;;莫言作品的国外读者评论——基于亚马逊网站莫言作品英译本“用户评论”的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8 叶秀娟;马会娟;;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在美国的译介:1949~1978[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9 陈芳蓉;;类型文学在美国的译介与传播研究:以《三体》为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3期
10 戴薇;;从边缘到主流——新移民小说《扶桑》在美国的译介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颖冲;王克非;;洞见、不见与偏见——考察20世纪海外学术期刊对中文小说英译的评论[J];中国翻译;2015年03期
2 鲍晓英;;从莫言英译作品译介效果看中国文学“走出去”[J];中国翻译;2015年01期
3 刘云虹;许钧;;文学翻译模式与中国文学对外译介——关于葛浩文的翻译[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4 鲍晓英;;“中学西传”之译介模式研究——以寒山诗在美国的成功译介为例[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5 谢天振;;中国文学走出去:问题与实质[J];中国比较文学;2014年01期
6 张聪;;“中国文学走出去:挑战与机遇”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比较文学;2014年01期
7 鲍晓英;;中国文化“走出去”之译介模式探索——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兼总编辑黄友义访谈录[J];中国翻译;2013年05期
8 王颖冲;王克非;;中文小说英译的译者工作模式分析[J];外国语文;2013年02期
9 谢天振;;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理论与实践[J];东吴学术;2013年02期
10 王s,
本文编号:13296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1329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