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实证研究 出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全要素能源效率 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 空间杜宾模型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成就瞩目。但是由于改革初期经济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整体要素配置效率不高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如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显得更为迫切与重要。本文首先通过结合SBM距离函数的环境DEA技术测算2000-2014年间我国30个省份的全要素能源效率(TFEE),并分析各个省份TFEE随着时间演变的趋势和省份之间TFEE的空间分布差异。从地区角度来看,东部地区总体上能源效率值呈现缓慢上升变化趋势,而且几乎总是处于能源效率最高的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效率值相近,且都呈现出先减少后稳步增加的趋势,但是整体上西部地区全局能源效率略高于中部地区;其次,使用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方法对2000-2014年中国全要素能源生产率进行分解,结果表明促进几乎所有省份TFEE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是技术进步,除了海南省。结果发现,我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存在着显著的空间集聚性;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城市化、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正向促进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升;政府控制力和产业结构等因素负向影响全要素能源效率。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224;F42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群伟;周德群;;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动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08年07期
2 徐士元;陈军;姚西龙;;研发投入与市场化进程对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J];中国科技论坛;2009年09期
3 李国璋;江金荣;周彩云;;转型时期的中国环境污染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全要素能源效率视角[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12期
4 刘战伟;;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测算及其收敛分析——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5 姜磊;刘婧;;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中国市场化与能源效率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6 张智祥;;英国的能源效率咨询公司[J];国际科技交流;1989年05期
7 潘国刚;贾江涛;;信息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基于北京市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21期
8 莫恭佑;;英国的能源效率办公室[J];国际科技交流;1990年12期
9 徐国泉;刘则渊;;1998~2005年中国八大经济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7年07期
10 李晓婧;荣丹萍;;简评《能源宪章条约》中有关能源效率和环境保护的条款[J];今日科苑;2007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中国物理能源效率[A];2005中国煤炭企业100强分析报告[C];2005年
2 叶甜;张宏武;;中国各省区能源效率比较及变化因素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3 荣斌;乔敏;;能源效率对节能降耗影响的研究[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3年
4 李国璋;江金荣;周彩云;;基于DEA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王治平;;中国区域能源效率评价与分类[A];中国化工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王新春;;中国浮法玻璃行业能源效率初步调查报告[A];2007中国浮法玻璃及玻璃新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吴舒;;能源效率标准的市场准入发展趋势分析[A];市场践行标准化——第十一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4年
8 庞淑娟;邵燕敏;汪寿阳;;基于Bootstrap-DEA方法的中国区域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赵娅;;中国能源效率、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焕斌;南非将出台能源效率战略[N];科技日报;2004年
2 王英斌;英国公布能源效率战略[N];中国能源报;2012年
3 记者陈特安;加颁发能源效率奖[N];人民日报;2003年
4 记者 黄勇;“亚洲工业能源效率指南”发布[N];中国环境报;2006年
5 楚新 编译;德国企业每年提高能源效率3%[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刘凌林;提高能源效率需三管齐下[N];中国企业报;2006年
7 罗佐县;提升能源效率的政策性思考[N];中国石化报;2006年
8 崔茉邋周晓倩;提高能源效率 发展清洁能源[N];中国石油报;2008年
9 罗伯特·艾尔斯 本杰明·瓦尔;提升能源效率就是为经济引擎加油[N];中国商报;2009年
10 孟华;发达国家将提高能源效率纳入战略决策值得借鉴[N];中国信息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岭;环境约束下的能源效率追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2 江金荣;软投入制约下的中国能源效率分析[D];兰州大学;2010年
3 魏楚;中国能源效率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徐国泉;中国能源效率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5 杨正林;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高大伟;国际贸易技术溢出对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董锋;中国能源效率及能耗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8 张清华;中国区域工业能源效率时空效应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年
9 汪克亮;基于非参数前沿方法的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10 朱文超;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能源效率及经济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奇斌(Zhu Delon);工业节能:食品、饮料和牛奶行业中新业务评估方法[D];清华大学;2014年
2 巩芯仪;环境约束下的陕西省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3 高秀革;河北省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对能源效率的影响[D];河北大学;2015年
4 谢秀梅;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区域比较[D];暨南大学;2015年
5 刘昌林;FDI对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6 徐佳妮;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的偏向性及其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7 文雪;西部地区工业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8 潘哲;中国城市能源效率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D];吉林大学;2015年
9 孙靖;中国区域建筑业能源效率测度与评价[D];安徽建筑大学;2015年
10 韦文雪;资源型城市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301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1330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