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化历程研究(1949-1978)
本文关键词:中国工业化历程研究(1949-1978) 出处:《西南科技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主义工业化 社会主义工业化 新中国工业化
【摘要】:文章从马克思资本主义再生产入手,简要分析了马克思关于工业化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分别论证了农业、科学技术、城市化以及全球化等与工业化的密切关系,形成了内涵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列宁与斯大林在探索苏联工业化的过程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工业化理论,结合苏联国情,创立了富有特色的苏联工业化模式,为建国初期的中国工业化提供了经验。本文将新中国工业化进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研究,即1949年到1957年的起步阶段,1958年到1965年的自主探索阶段,1966到1978年的曲折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工业化经历了从全盘模仿苏联模式到党领导人民进行曲折探索,再到大规模引进资本主义国家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发展过程,最终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化体系。文章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视角,分析了以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为指导的中国工业化历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分析法,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对这一时期的工业化历程进行了客观、辩证的评价。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4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爱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历史变迁[J];开发研究;2002年04期
2 田国清;第三条道路:中国工业化的探索历程[J];经济论坛;2003年07期
3 王文寅;毛泽东论中国工业化——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04期
4 周叔莲;新条件下的中国工业化[J];理论前沿;2005年16期
5 古惠冬;对外开放新阶段中的中国工业化发展——《对外开放视角下的中国工业化发展》之下篇[J];改革与战略;2005年01期
6 沈奎;;开发区:中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关于国家开发区“十一五”规划的思考[J];港口经济;2006年04期
7 吴光清;;科学发展观: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必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张兵;徐燕;;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国情分析[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徐巍巍;;从股市数据看中国工业化——走自我创新之路[J];经营管理者;2008年11期
10 金碚;;中国工业化60年的经验与启示[J];求是;2009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德勇;;中国工业化五十年回顾与反思[A];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1999年
2 何维达;宋胜洲;;中国工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A];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1999年
3 董志凯;;党领导中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基本经验[A];中国共产党90年研究文集(上)[C];2011年
4 陈国清;徐琳;;简论中国共产党20世纪50年代关于中国工业化的若干思想[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5 李学通;;翁文灏中国工业化思想初探[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1年卷[C];2001年
6 朱佳木;;陈云与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A];陈云和他的事业——陈云生平与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上)[C];1995年
7 谭乃彰;;论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的战略思想[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王意恒;刘一力;;新中国工业化的奠基——毛泽东与辽宁老工业基地建设[A];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上)[C];2006年
9 江艺东;;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关系演变及空间特征研究——基于典型相关模型的计量分析[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刘方健;;中国经济60年的回顾与展望[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浙江财经大学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 谢作诗 张原浩;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之路必须转型[N];证券时报;2013年
2 龙昊;中国工业化走到了哪一步㑇[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3 记者 方烨;中国工业化步入更需耐心的时代[N];经济参考报;2012年
4 南方周末评论员 李铁;警惕中国工业化“未熟先衰”[N];南方周末;2012年
5 本报记者 吴红梅 整理;信息化:为中国工业化装上智慧“大脑”[N];新华日报;2008年
6 工经所 赵英;中国工业化:从一穷二白走向辉煌[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7 董志凯 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 研究员;董志凯:中国工业化60年的道路与建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霍冉冉;中国工业化与工业竞争力[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9 陈淮;中国工业化资源告急[N];中国财经报;2000年
10 疆城;中国工业化中的竞争力问题[N];中国经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玉玲;论中国工业化的主体和主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 周维富;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田娇娇;中国工业化历程研究(1949-1978)[D];西南科技大学;2017年
2 高佳燕;1949-2009年中国工业化的演进轨迹及趋势分析[D];西北大学;2010年
3 刚翠翠;多重约束条件下中国工业化的路径转型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4 蔡美香;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制度基础[D];西北大学;2006年
5 赵立姣;中国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的分析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
6 黄英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姜长青;延安时期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3518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1351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