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基于DEA模型的山西省矿业城市效率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7 22:31

  本文关键词:基于DEA模型的山西省矿业城市效率研究 出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DEA 矿业城市 矿业城市效率 影响因素


【摘要】:作为矿业城市高质高效发展的指明灯——矿业城市效率,它的提高不仅有助于提高矿业城市的综合实力、增强矿业城市的区域辐射力和吸引力,更能够带动人民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然而,矿业城市在重视经济增长的同时,忽视了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使得高污染、高消耗、低产出的城市病现象十分明显,降低了矿业城市的发展质量。因此,提高矿业城市效率是实现矿业城市又快又好发展的必要途径。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以城市效率、资源型城市效率为切入点,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出发,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财政支出、从业人员数、主导矿种资源消耗量量为投入指标,GDP、采掘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建成区绿化率为产出指标,以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界定的山西省10个矿业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传统DEA自我评价模型——VRS模型、引入虚拟矿业城市的VRS模型、DEA交叉评价模型对山西省矿业城市效率进行计算分析并探讨了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目前,山西省矿业城市效率普遍不高,有逐年下降的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开采资源量与外运资源量不匹配、城市规模、结构布局;通过引入虚拟矿业的DEA交叉评价模型发现大多数矿业城市处于高投入高产出的发展阶段,虽然这种投入产出结构在传统DEA自我评价模型中得到较高的评价值,但这种评价结果并不能指导山西省矿业城市效率的提升空间;为了探寻山西省三大区域之间矿业城市效率差异特征及演变规律,通过利用?收敛性检验发现,山西省矿业城市效率呈现由北到南梯度递减的情况且矿业城市效率差异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因此,为确保矿业城市朝着低投入高产出的高效高质的方向发展,在今后矿业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应降低资源开采量,提高资源利用率;调整投入产出结构,促进要素合理配置;健全政策体系,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加强政策、科技双重作用,提高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发挥政府作用,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Abstract]:As the light of high quality and high efficiency development of mining city, the efficiency of mining city is improved. Its improvement is not only helpful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strength of mining city, but also to enhance the regional radiation power and attraction of mining city. However, mining cities attach importance to economic growth, ignore the overall planning,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make high pollution, high consumption. The phenomenon of low output urban disease is very obvious, which reduces the development quality of mining cit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mining cities is the necessary way to realize the rapid and good development of mining cities. Based on the reference of a large number of documents, this paper takes urban efficiency and resource-based city efficiency as the starting point, starting from the angle of input and output. The total investment of fixed assets, financial expenditure, the number of employees, the consumption of dominant mineral resources is the input index of GDP, the proportion of the output value of extractive industry to the total industrial output value, the total retail sales of social consumer goods.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ratio of industrial solid waste and the green rate of the built area are the output indexes. Taking 10 mining cities in Shanxi Province defined in the Nat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lanning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2013-2020)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traditional DEA self-evaluation model is used.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VRS model of virtual mining cities to calculate and analyze the efficiency of mining cities in Shanxi Province and discuss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efficiency of mining cities in Shanxi Province is not high and the trend is decreasing year by year. The causes of this phenomenon are as follows: the quantity of mining resources does not match with the quantity of resources transported out of the country, the scale of cities and the layout of structure;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virtual mining DEA cross-evaluation model, it is found that most mining cities are in the development stage of high input and high output. Although the input-output structure has a higher evaluation value in the traditional DEA self-evaluation model, but this evaluation result can not guide the efficiency of Shanxi mining city.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characteristic and evolution law of mining city efficiency difference among three regions in Shanxi Province, this paper makes use of it. Convergence test shows that the efficiency of mining cities in Shanxi Province is decreasing from north to south and the difference of efficiency of mining cities is gradually expanding. In order to ensure the development of mining city in the direction of high efficiency and high quality with low input and high output,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mining city in the future, we should reduce the exploitation of resources and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resources. Adjusting the input-output structure and promoting the rational allocation of the elements; Improve the policy system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rban development; Strengthen the polic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ual role,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rate of solid waste; Give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and actively promote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42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以诚;矿业城市的诞生与消亡[J];国土资源;2001年05期

2 王文元;矿业城市发展的思考[J];中国地质矿产经济;2002年08期

3 朱训;关于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报告[J];今日国土;2002年04期

4 杨玲;矿业城市研究综述[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5年05期

5 樊杰,孙威,傅小锋;我国矿业城市持续发展的问题、成因与策略[J];自然资源学报;2005年01期

6 夏英煌;王文;;探讨矿业城市发展与创新之路[J];中国矿业;2008年05期

7 关凤峻,胡小平,,蒋少华;矿业城市的持续发展,关键在结构调整[J];中国地质矿产经济;1999年08期

8 阿里木江,王晓峰;西北地区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9 吕国平,刘法宪;矿业城市:调整生命周期 促进可持续发展——由“矿竭城衰”现象引发的思考[J];中国地质矿产经济;2002年05期

10 李广洲;市场经济条件下矿业城市发展的问题和建议[J];河南国土资源;200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以诚;;矿业城市研究回眸与展望[A];地质学史论丛(4)[C];2002年

2 夏英煌;李晓莉;罗晓玲;;我国矿业城市发展与创新的探讨[A];资源·环境·和谐社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方敏;陈俊楠;;抓住机遇 应对挑战 促进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A];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论文集[C];2009年

4 田承忠;;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思考[A];第六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5 李保贤;康鸳鸯;;矿业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构思—以河南省平顶山市为例[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38分会场、科学发展与土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论文集[C];2005年

6 陈佩富;;用科学的发展观 规划我国的矿业城市[A];冶金技术经济学术论文集[C];2005年

7 周丹;宋芳晓;安艺;;从“空城”现象探讨矿业城市发展的动力机理[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8 曹志新;;关于对资源型矿业城市补偿机制的几点思考[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9 李鹤;张平宇;;东北地区矿业城市社会就业脆弱性分析[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余星涤;;矿业城市二元经济结构对房地价格的影响[A];中国土地学会625论坛-第十六个全国“土地日”:依法合理用地 促进科学发展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矿业联合会会长 朱训;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矿业城市转型[N];中国矿业报;2005年

2 朱训;用阶梯式发展论指导矿业城市转型[N];中国矿业报;2014年

3 余爽;矿业城市:要治“顽疾”[N];中国环境报;2001年

4 中国矿业联合会会长 朱训;矿业城市转型之道[N];中国矿业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吴岗 叶维延;矿业城市如何面对资源衰竭[N];中国国土资源报(地矿版);2000年

6 ;中国矿业城市生死大转型[N];经理日报;2005年

7 中国矿业联合会会长 朱训;关于建设和谐矿业城市的思考[N];人民政协报;2005年

8 王衡;关注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5年

9 张丽莉;中矿联举行矿业城市工委会工作座谈会[N];长白山日报;2007年

10 记者 李平;第八届中国矿业城市发展论坛将在白山举行[N];中国矿业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羽;湖南省矿业城市转型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2 杨宁;基于熵理论的矿业城市系统分析与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3 陈丹;矿业城市生态文明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4 毕普云;中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5 李春明;中国矿业城市社会问题资源经济学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6 刘抚英;中国矿业城市工业废弃地协同再生对策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7 万会;我国资源枯竭型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及经济转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8 项泾渭;中国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力指数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9 任勇;矿业城市产业转型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10 沈镭;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理论与案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红姣;黑龙江省矿业城市转型与接续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曲臣;矿业城市转型风险分析与规避[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3 饶永恒;基于土地利用的矿业城市生态控制区划定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4 吕洋;矿业城市地表黑碳的空间分异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丁博;老年期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6 李佳;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耦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7 瓮婕婕;矿业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8 蒋君;非正式制度在我国矿业城市转型中的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9 潘竞涛;矿业城市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10 胡杰荣;矿业城市综合竞争力分析与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本文编号:13945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13945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1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