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主要国家石化产业贸易竞争力分析
本文关键词: “一带一路” 石化产业 贸易竞争力 比较优势 出处:《国际石油经济》2017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利用贸易竞争力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国际市场占有率三个指标,比较"一带一路"13个主要国家包括有机化学品和三大合成材料在内的石化产业贸易竞争力。中国和印度等油气进口大国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合成纤维等石化产业下游环节;主要油气出口大国在有机化学品和少量合成材料上有竞争力,但均在合成纤维环节缺乏竞争力和比较优势;通道国的不同油气产业链环节竞争力都很弱;中等油气贸易量国家在石化产业中的竞争力和比较优势也不突出。中国"一带一路"石化产业合作应更多关注能带来竞争力嵌入和比较优势匹配的"一带一路"油气产业链下游环节。
[Abstract]:Using trade competitiveness index, dominant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 share three indicators. Comparative "Belt and Roa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petrochemical industry in 13 major countries including organic chemicals and three synthetic material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oil and gas importing countries such as China and India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downstream links of petrochemical industry such as synthetic fiber. Major oil and gas exporting countries are competitive in organic chemicals and a small amount of synthetic materials, but lack competitiveness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synthetic fibers. The competitiveness of different oil and gas industry chains in the channel countries is very weak; China's "Belt and Road" petrochemical industry cooperation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Belt and Road" which can bring competitiveness embedding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 matching. Oil and gas industry chain downstream link.
【作者单位】: 浙江科技学院产业经济研究中心;
【基金】:浙江省社科基金项目“一带一路油气全产业链合作相关问题研究”(17NDJC248YB)成果 浙江科技学院学科交叉预研项目“我国能源效率、碳排放与重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015JC08Y)的资助
【分类号】:F416.72;F746
【正文快照】: attention to those OBOR oil and gas industry chain downstream sectors which can bring embedded competitiveness and match thecomparative advantages.Analysis on trade competitiveness of petrochemical industry in mainOBOR countriesSUN Zesheng,WANG Yaoqing,H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应振;李玉举;;劳动生产率和贸易竞争力的实证研究——基于我国33个工业行业1998~2009年数据[J];经济体制改革;2011年02期
2 吴海民;王劲屹;;基于效率视角的“金砖四国”贸易竞争力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3 顾峰;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对国际贸易竞争力的影响机制分析[J];北方经贸;2000年03期
4 张永亮;王方华;;上海与西雅图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的钻石模型分析[J];市场营销导刊;2005年06期
5 孔媛;;世界番茄产品贸易竞争力研究[J];世界农业;2006年03期
6 查贵勇;;中印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J];对外经贸实务;2006年07期
7 戴世宏;慕丽杰;;我国贸易竞争力分析[J];国际贸易;2006年06期
8 宋弘威;李平;;多边体制下中国贸易竞争力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9 冯娅娟;;提升我国纺织品贸易竞争力措施初探[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10 王静;;中美金融服务国际贸易竞争力对比及启示[J];国际经贸探索;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海涛;;我国提升文化贸易竞争力的几点思考[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2 陈继勇;胡艺;;美国的技术创新与贸易竞争力关系实证研究[A];“美国经济中长期趋势及其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欧阳青东;陈雨花;;中国保险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A];中国保险学会学术年会入选文集2011(理论卷)[C];2011年
4 庄惠明;黄建忠;陈洁;;基于“钻石模型”的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实证分析[A];国际服务贸易评论(总第2辑)[C];2008年
5 梁莹莹;;金融发展是否提升了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基于RCA、TC、MI指数的动态面板数据分析[A];国际服务贸易评论(总第7辑)[C];2013年
6 王志本;;实施地理标识保护制度与提升农产品贸易竞争力[A];第二届全国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论坛会议交流材料[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颜昊 查文晔;台贸易竞争力首度跻身全球十强[N];团结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李予阳;重点领域突破提升服务贸易竞争力[N];经济日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王林;贡渥强化能源贸易竞争力[N];中国能源报;2013年
4 程实;中国贸易竞争力亟待增强[N];国际金融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赵三明;要提高我国汽车行业贸易竞争力的水平[N];中国工业报;2006年
6 记者 孙韶华 实习生 蔡恬;11月出口增速超预期反弹至12.7%[N];经济参考报;2013年
7 记者 李雪林 实习生 陈洋;上海居首,电子商务成短板[N];文汇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方敏;碳排放约束与我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2 黄华峰;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与贸易竞争力[D];复旦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冬;中日韩制造业贸易竞争力动态比较分析[D];辽宁大学;2015年
2 安旭阳;延边州与丹东市对朝贸易竞争力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3 刁二媛;京津冀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天津商业大学;2015年
4 叶丽;国际分工深化提升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竞争力[D];山东大学;2015年
5 黎佳韵;中韩两国文化贸易竞争力研究分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5年
6 杜陈俊灵(DO TRAN TUAN LINH);越南海运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7 唐睿;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4年
8 宫鹏;中国生产性服务行业贸易竞争力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
9 何虹;环境规制对中国贸易竞争力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5年
10 周玲玲;环境政策、碳减排效率与中国贸易竞争力[D];南京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596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1459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