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产融结合、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15 08:00

  本文关键词: 产融结合 融资约束 研发投入 出处:《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的制造业,在经过几年的大放光彩之后,依靠要素驱动带来的竞争力逐渐消失,必须推动创新来带动其今后的可持续发展,让"中国制造"的标签转变为"中国创造"。然而即便许多企业有走上创新道路的意愿,相关研发活动风险高、资金投入大、持续周期长等特点却会导致诸多阻碍企业创新脚步的因素,融资约束更是让管理者头疼的问题之一。而近年来我国一些制造业企业纷纷走上产融结合的道路,通过与金融资本的相互渗透来带动自身产业资本的进一步发展。政府也指出建设制造强国需要完善金融扶持政策,为了实现用更多的金融资本帮助制造业企业产业资本转型升级的目标,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积极开展产融结合试点。运用产融结合模式提高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从而推动整个行业向技术进步迈进,成为又一值得关注的领域。本文首先梳理了产融结合、融资约束与研发投入的研究成果,依托现有的理论基础分析其作用机理,纵观各行业研发活动的特点进而选取制造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基于2011-2015年的相关企业财务数据,通过线性回归模型检验了产融结合、融资约束对高新技术制造业的研发投入产生的影响。实证检验发现,融资约束严重制约了我国制造业中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产融结合模式则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中。再进一步深入分析发现,由于我国企业在产融互动的深度上还远远不够,这一发展模式还不能够缓解融资约束对研发投入的抑制作用。最后本文就本次研究得出的结论提出相关启示,并反思由于一些原因造成的研究局限性。
[Abstract]: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which is the mainstay of our national economy, after several years of great brilli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brought about by the factor driving has gradually disappeared. 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innovation to drive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Change the label from "made in China" to "made in China." but even if many companies are willing to embark on the path of innovation, R & D activities are risky and costly. In recent years, som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 our country have embarked on the road of combination of production and finance, while som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 our country have embarked on the road of combination of production and finance. The government also pointed out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financial support policy to build a powerful manufacturing country through mutual penetration with financial capital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its own industrial capital.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using more financial capital to help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ransform and upgrade their industrial capital, Relevant policies have been issued to encourage conditional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o actively carry out pilot projects of combination of production and finance. The mode of combination of production and finance has been used to improve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hus promoting the whole industry to advance towards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his paper first combs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combination of industry and finance, financing constraints and R & D investment, and analyzes its mechanism based on the existing theoretical basi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 & D activities in various industries, hi-tech enterprises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re selected as research samples. Based on the financial data of relevant enterprises from 2011-2015, the combination of industry and finance is tested by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The empirical test shows that the financing constraint has seriously restricted the R & D investment of high-tech enterprises in our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the combination of industry and finance can play a certain role in promoting it. But it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Further in-depth analysis shows that because the depth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roduction and finance is far from enough, This development model can not alleviate the restraining effect of financing constraints on R & D investment. Finall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enlightenment on the conclusion of this study, and reflects on the limitations of research caused by some reasons.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406.7;F4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艳艳;刘金伟;杨汉明;;融资约束、超额现金持有与企业价值[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2 孙德美;;社会责任视角下的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研究[J];经济论坛;2013年10期

3 马广奇;南茜;;基于融资约束的现金持有与企业价值关系研究[J];会计之友;2014年06期

4 杨军,郑震龙;西部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特点、原因和出路[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景玉琴;中小企业融资约束与政策性金融体系的构建[J];经济评论;2004年06期

6 朴松花;金庆浩;;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及政策建议[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4期

7 章晓霞;吴冲锋;;融资约束影响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政策吗——来自现金-现金流敏感度的分析[J];管理评论;2006年10期

8 李延喜;杜瑞;高锐;李宁;;上市公司投资支出与融资约束敏感性研究[J];管理科学;2007年01期

9 陈旭辉;崔丽霞;;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及对策思考[J];经济前沿;2007年12期

10 张桂军;;用发展的眼光谋求银企共赢——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分析[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延喜;李鹏;;融资约束是否影响了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政策——来自现金与现金流波动性敏感度的经验证据[A];当代会计评论(第1卷第2期)[C];2008年

2 何贤杰;肖土盛;陈信元;;企业社会责任与融资约束[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吴红军;;融资约束是上市公司间收购的动机力吗?[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徐寿福;;地区法律环境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5 段一群;戴稳胜;;考虑所有权性质的国内装备制造企业融资约束[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许志伟;薛鹤翔;罗大庆;;融资约束与中国经济波动——新凯恩斯主义框架内的动态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1期[C];2010年

7 易奉菊;黄志忠;谢军;;企业融资约束的外部环境因素分析——基于宏观经济和政府调控的视角[A];当代会计评论(第6卷第2期总第12期)[C];2013年

8 郭丽虹;马文杰;;融资约束与企业投资——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9 魏锋;;基于融资约束和不确定性的公司最优投资时机选择模型[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万伟;曾勇;李强;;融资约束、代理成本与外部董事治理的有效性[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谈儒勇 上海财经大学与上海农商银行小企业融资研究中心副教授;求解通胀背景下县域私企融资约束[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0年

2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李焰 福建兴业银行 陈才东 中国银行黄磊;企业集团融资模式及其风险[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李科 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合理金融创新可提高经济效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童光荣 马宏;融资约束与企业投资[N];光明日报;2006年

5 吴冠学;融资约束关系企业投资[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6年

6 侯利;民企的融资约束和解决思路[N];经理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原;激励性金融合约设计、金融发展与企业融资约束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2 武磊;融资约束对中国企业实质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况学文;中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政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高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投资支出的关系研究——融资约束视角[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兰强;金融发展、融资约束与能源产业投资效率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6 秦峰;具有融资约束的企业投资理论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7 窦炜;融资约束、代理冲突与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8 李国俊;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行为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9 潜力;宏观条件、融资约束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10 夏梓祥;银行监督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晴;市场化进程、会计信息质量与融资约束[D];石河子大学;2013年

2 陈峰;融资约束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及绩效的影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3 于佳卉;市场化进程、融资结构与上市中小企业融资约束[D];石河子大学;2015年

4 谢广霞;产品市场竞争、融资约束与公司现金持有价值效应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5 高扬;银企关系、会计稳健性与企业融资约束[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5年

6 马丽云;营改增对上海交通运输企业融资约束影响的实证研究[D];集美大学;2015年

7 宋佳玲;金融发展、融资约束与企业研发投资:理论与实证[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8 张磊;融资约束对高技术产业R&D投资周期性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4年

9 许慧志;融资约束对公司股份回购后股东财富的影响[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10 李想;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现金持有因素与持有表现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5128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15128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2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