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金融抑制与企业融资渠道选择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2 12:14

  本文选题:金融抑制 切入点:正规金融 出处:《经济评论》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利用2012年世界银行中国制造业企业调查数据,研究金融抑制对制造业企业融资渠道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金融抑制对制造业企业融资渠道选择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极大地提高了企业运营资本中非正规金融融资比例,降低了正规金融融资比例。对非正规金融融资组成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金融抑制显著提高了非正规金融中商业信用以及非正式民间借贷比例。分样本分析结果显示,金融抑制具有"所有制歧视"特征,其中拥有外资、国企成分的企业在融资渠道选择上不受金融抑制影响;此外,金融抑制导致正规金融融资成本上升,使得企业选择非正规金融渠道进行融资,其中大型企业趋向于选择非正规金融中的商业信用进行融资,小型企业选择非正规金融中的民间信贷进行融资,中型企业则是选择两种融资渠道,这体现了金融抑制的"规模歧视"特征。
[Abstract]:Based on the data of World Bank survey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 2012,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financial repression on financing channel selection behavior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financial repression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financing channel choice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mong them, the proportion of informal financial financing in the working capital of enterprises has been greatly increased, and the proportion of formal financial financing has been reduced. Financial repression h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proportion of commercial credit and informal private lending in informal finance. The results of sample analysis show that financial repression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wnership discrimination", in which foreign capital is owned. Enterprises with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re not affected by financial repression in their choice of financing channels; in addition, financial repression leads to an increase in formal financial financing costs, which makes enterprises choose informal financial channels for financing. Among them, the large enterprises tend to choose the commercial credit in the informal finance for financing, the small enterprises choose the private credit in the informal finance for financing, and the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choose two financing channels. This reflects the financial suppression of the "scale of discrimination" characteristics.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暨南大学伯明翰大学联合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社会网络与农民工群体收入分化动态机制研究”(项目编号:7147310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珠三角地区农民工城市融入与社会网络互动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4YJA79005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406.7;F8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崇明;李辉文;;我国金融抑制的测度及其对居民消费的影响[J];金融与经济;2011年02期

2 于玲,吕召兰;金融抑制下的风险控制[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3 李广众;金融抑制过程中政府收益的经验研究及国际比较[J];世界经济;2001年07期

4 孙家良;金融抑制与消费需求[J];商业研究;2003年12期

5 曾康霖;;关于金融抑制论的再审视[J];经济学动态;2004年05期

6 李锐;朱喜;;农户金融抑制及其福利损失的计量分析[J];经济研究;2007年02期

7 李峰;;金融抑制下缅甸金融发展困境与自由化展望[J];东南亚研究;2009年05期

8 罗娜;;浅析发展中国家金融抑制[J];时代金融;2011年30期

9 斯特凡·朔伊雷尔;俞晓帆;;金融抑制:减少债务于无声[J];银行家;2013年06期

10 吴敬琏;我国金融市场形成的两个问题:金融抑制与经济气泡[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伍艳;黄煦凯;;西藏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抑制问题[A];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海楠;增长预期下调属正常须解除金融抑制[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2 紫凌 黎昌政 张琴;以“金融深化”破解农村“金融抑制”难题[N];中国信息报;2006年

3 严婷;警惕“金融抑制”复活[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4 林采宜 国泰君安高级经济学家;破题金融抑制 利率市场化拉开序幕[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5 李锐 朱喜;农户借贷行为、金融抑制及其福利损失[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6 李晓美;金融抑制催生金融创新[N];金融时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张婧 方方;汇丰银行:金融抑制抬升全球经济成本[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8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 匡国建 林平 何伟刚;县域经济滞后和金融抑制的双重困境与出路[N];金融时报;2006年

9 赵江;金融抑制影响中小企业融资[N];金融时报;2005年

10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季晓莉;金融抑制政策要抓紧改[N];中国经济导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康;金融抑制与产业结构演变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田珊;中国金融抑制与劳动收入份额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6年

3 李正江;金融抑制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4年

4 张溯;金融抑制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D];浙江工商大学;2017年

5 王新靖;中国金融抑制问题研究:成因、影响及解决途径[D];山东大学;2013年

6 安美娜;基于金融抑制与垄断分析框架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5年

7 Alfred Hickey;中国金融抑制对汇率和利率低估影响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8 姜丽雅;农户金融抑制及其福利损失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9 赵明勋;中国金融抑制与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10 张柏杨;金融抑制、产业结构与收入差距[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015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16015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b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