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停矿井转型升级战略构想与关键技术
本文选题:关停矿井 切入点:转型升级 出处:《煤炭学报》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煤炭是我国主导能源,随着洁净、绿色、低碳理念的践行,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将逐步下降,关停的矿井将越来越多,对关停矿井的认知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必须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建立新的资源理念,即关停矿井不只可以遏制生态破坏,还可以提供宝贵的地下空间资源。关停矿井的资源化利用和转型升级,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科学问题。解决好这个问题,将对我国未来矿业生态、城乡建设以及能源战略产生深远影响。提出了关停矿井科学转型升级应遵循的6个基本原则,强调了关停矿井转型升级的立体化和生态化开发理念、关停矿井空间资源化利用的国家战略思维以及关停矿井开发利用的历史文化观,系统阐述了关停矿井资源化转型升级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如地下生态城市、井下抽水蓄能发电、竖井地下停车场、地下医学和地下疗养院、地下农业种植、地下生态景观、深地科学探索等,同时建议部分富有特色和历史内涵的矿井申报工业遗产。以上战略构想和相应关键技术有望为未来关停矿井的资源化利用、立体式开发和全面转型升级提供解决思路。
[Abstract]:Coal is the leading energy source in China. With the practice of clean, green and low-carbon concept, the proportion of coal in the primary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 will gradually decrease, and more and more coal mines will be clos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t is necessary to break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thinking pattern and establish a new concept of resources, that is, closing the mine can not only curb ecological destruction. It can also provide valuable underground space resources. The utiliz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closed mines is not only an economic problem, but also a scientific problem. A good solution to this problem will be beneficial to the future mining ecology of our countr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ix basic principles for scientific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losed mines and emphasizes the idea of three-dimensional and ecological development of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losed mines. The national strategic thinking on the utilization of space resources and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iews on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 closed mine are discussed systematically. The key technologies involved in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mine are systematically expounded, such as underground ecological city, underground pumped storage power generation, etc. Underground parking lot, underground medicine and nursing home, underground agricultural planting, underground ecological landscape, deep scientific exploration, etc. At the same time, it is suggested that some special and historical mines should be declared for industrial heritage. The above strategic ideas and corresponding key technologies are expected to provide solutions for the future utilization of closed mines, three-dimensional development and overal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YFC0600701)
【分类号】:F426.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和平;高峰;鞠杨;葛世荣;王国法;张茹;高明忠;吴刚;刘见中;;深地煤炭资源流态化开采理论与技术构想[J];煤炭学报;2017年03期
2 谢和平;;“深部岩体力学与开采理论”研究构想与预期成果展望[J];工程科学与技术;2017年02期
3 谢和平;高峰;鞠杨;张茹;高明忠;邓建辉;;深地科学领域的若干颠覆性技术构想和研究方向[J];工程科学与技术;2017年01期
4 吴越;赵延凤;王云;;采石类矿坑花园景观评价和模型建构[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6年03期
5 苗苗;;英国将地下防空洞变为农场[J];科学大观园;2015年23期
6 谢和平;高峰;鞠杨;;深部岩体力学研究与探索[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年11期
7 谢和平;侯正猛;高峰;周雷;高亚楠;;煤矿井下抽水蓄能发电新技术:原理、现状及展望[J];煤炭学报;2015年05期
8 林祖锐;杨思;常江;;工业遗产保护背景下徐州新河废弃矿区转型规划设计研究[J];工业建筑;2015年04期
9 谢和平;高峰;鞠杨;高明忠;张茹;高亚楠;刘建峰;谢凌志;;深部开采的定量界定与分析[J];煤炭学报;2015年01期
10 Ilkka Vhaho;;Underground space planning in Helsinki[J];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2014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张金山;;国外工业遗产旅游的经验借鉴[N];中国旅游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毅;与城市发展共融[D];重庆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义;;地应力及其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综述[J];西部探矿工程;2017年07期
2 李占金;杨美宏;孙文诚;郝家旺;;基于FLAC~(3D)的深部大规模开采围岩稳定性分析[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7年06期
3 谢和平;高明忠;高峰;张茹;鞠杨;徐恒;王勇威;;关停矿井转型升级战略构想与关键技术[J];煤炭学报;2017年06期
4 李夕兵;周健;王少锋;刘冰;;深部固体资源开采评述与探索[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7年06期
5 来兴平;孙欢;蔡明;陈建强;常博;;急斜煤层浅转深综放开采煤岩动力灾害诱发机理[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7年03期
6 杨建锋;马腾;王尧;张翠光;;2016年我国地质勘查形势与展望[J];国土资源情报;2017年05期
7 王猛;王襄禹;肖同强;;深部巷道钻孔卸压机理及关键参数确定方法与应用[J];煤炭学报;2017年05期
8 莫有堂;周翠英;刘镇;陆仪启;;岩石高压三轴试验机的液压加载系统关键技术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7年02期
9 张付全;;煤矿地下开采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7年07期
10 李鹏;苗胜军;;中国大陆金属矿区实测地应力分析及应用[J];工程科学学报;2017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璐;中俄典型城市对比下大庆市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6年
2 李旭旭;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城市旧工业地段更新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3 张雪;青岛胶济线工业遗产廊道保护再利用与城市互动发展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4年
4 汤莹瑞;文化遗产展示规划与设计初探[D];重庆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和平;高峰;鞠杨;张茹;高明忠;邓建辉;;深地科学领域的若干颠覆性技术构想和研究方向[J];工程科学与技术;2017年01期
2 谢和平;张泽天;高峰;张茹;高明忠;刘建锋;;不同开采方式下煤岩应力场-裂隙场-渗流场行为研究[J];煤炭学报;2016年10期
3 谢和平;高峰;鞠杨;谢凌志;杨永明;王俊;;页岩气储层改造的体破裂理论与技术构想[J];科学通报;2016年01期
4 李鹏波;王金安;;煤层上覆岩层力学性质随赋存深度变化试验[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5年12期
5 谢和平;高峰;鞠杨;;深部岩体力学研究与探索[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年11期
6 谢和平;侯正猛;高峰;周雷;高亚楠;;煤矿井下抽水蓄能发电新技术:原理、现状及展望[J];煤炭学报;2015年05期
7 张朝鹏;高明忠;张泽天;张茹;李果;;不同瓦斯压力原煤全应力应变过程中渗透特性研究[J];煤炭学报;2015年04期
8 顾大钊;;煤矿地下水库理论框架和技术体系[J];煤炭学报;2015年02期
9 谢和平;高峰;鞠杨;高明忠;张茹;高亚楠;刘建峰;谢凌志;;深部开采的定量界定与分析[J];煤炭学报;2015年01期
10 Yang Ju;Heping Xie;Zemin Zheng;Jinbo Lu;Lingtao Mao;Feng Gao;Ruidong Peng;;Visualization of the complex structure and stress field inside rock by means of 3D printing technology[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14年3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燕;基于土地置换的旧工业区城市更新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曹振江 ,董树印 ,周勤生 ,王俭;关于退役矿井问题的探讨[J];煤炭经济研究;1990年11期
2 吴祖源;;衰老矿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焦作矿业学院学报;1992年03期
3 王嘉国;;改扩建是矿井技术改造的重要途径[J];煤炭经济研究;1987年04期
4 毛之应,席鸣,王克珍,张兴志;从唐村矿看安置退役矿井职工的问题与对策[J];煤炭经济研究;1991年09期
5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杨光;王家岭矿难:谁制造了“国家队”悲剧[N];经济观察报;2010年
,本文编号:16492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1649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