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融合、竞争协同与新兴产业绩效提升——基于全球生物芯片产业的实证研究
本文选题:技术融合 + 竞争协同 ; 参考:《科研管理》2017年08期
【摘要】:跨产业间的技术融合已成为诱发新兴产业形成并提升其绩效的重要因素。利用EPO-PATSTAT数据库搜索出生物芯片产业13101项专利数据,利用Datastream、Osiris、Amadeus企业数据库搜集335家生物芯片企业财务数据。运用N指数、辛普森多样性指数和香农-维纳指数方法,依据专利数据,测算生物芯片产业技术融合宽度和深度。采用面板数据的GLS回归方法,依据2001-2013年间生物芯片产业20个样本企业专利数据和财务数据,实证分析技术融合引发新型竞争协同关系最终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的机理。研究表明:技术融合度对产业绩效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同时提高技术融合的宽度与深度更能带动产业发展;产业融合创新对产业绩效的作用机制随着产业的成长趋势呈现一条开口向下的"倒U型"曲线。这一研究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放松产业管制,加强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促进跨产业间的技术融合,强化跨产业间的新型竞争协同关系,更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扩大和绩效提升。
[Abstract]:Cross-industry technology integr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to induce the formation of emerging industries and improve their performance.13101 patent data of biochip industry were searched by using EPO-PATSTAT database, and financial data of 335 biochip enterprises were collected by Datastreamm Osiris Amadeus enterprise database.Using N index Simpson diversity index and Shannon Wiener index the width and depth of technology convergence in biochip industry were calculated based on patent data.According to the patent data and financial data of 20 sample enterprises in biochip industry from 2001 to 2013, the GLS regression method of panel data is used to analyze empirically the mechanism that technology convergence leads to a new type of competitive synergy relationship and ultimately improves the performance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gree of technology integration has a signific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industry, and the width and depth of technology convergence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With the trend of industry growth, the function mechanism of industrial convergence and innovation on industrial performance presents a downward "inverted U-shaped" curve.This research has the important policy enlightenment: to relax the industrial regulation, to strengthen the cross-industry common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o promote the cross-industry technology integration, to strengthen the cross-industry new competition synergistic relation.More conducive to the expansion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and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湖北省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江苏大学财经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1AZD081):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理论与政策(2012.1-2016.12)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6SJB790035):基于融合创新的新兴产业发展机制研究(2016.7-2018.6)
【分类号】:F416.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军;;新兴产业,别这么干[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1年19期
2 ;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洽谈会取得丰硕成果[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1年04期
3 万载斌;长春 发展新兴产业 提升传统产业[J];科技成果纵横;2004年02期
4 ;深圳扶持三大新兴产业[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0年09期
5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0年11期
6 ;我国将重点发展七大新兴产业[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0年10期
7 ;战略性新兴产业决定国家未来[J];自动化与仪表;2010年11期
8 周民良;;新兴产业如何因地制宜[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0年24期
9 ;国务院决定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J];科技与出版;2010年12期
10 冯飞;;新兴产业的三个创新[J];中国经济和信息化;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浙;;加快天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韩影;贝绍军;赵亮;;辽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2年
3 赵瑾璐;李梓伊;;北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经济学分析[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于刃刚;;河北打造环京津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的意义、条件与对策[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郑春东;张露露;;区域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识别与评价[A];2010年度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张海涛;田东山;陈龙;;武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A];“两区”同建与科学发展——武汉市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赵延年;;关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若干问题的思考[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郭小波;;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思考[A];2011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黄学仁;范益民;;加快培育和发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议[A];2010当代海南论坛文集(上)[C];2011年
10 丁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娟;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N];大庆日报;2009年
2 江苏省科技厅厅长 朱克江;依靠科技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践与思考[N];科技日报;2009年
3 童海华;期待战略性新兴产业之花新年绽放[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宋时飞;新兴产业撬动新增长点[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王世玲 王晓明;刘峰:新兴产业是否过剩,资本会自行选择[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6 郑英;市政协举行新兴产业发展情况政情交流会[N];江阴日报;2010年
7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郭铁成;从新兴产业的规律出发制定有效政策[N];科技日报;2010年
8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 蔡兵;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有国际视野[N];南方日报;2010年
9 中山大学教授 王s,
本文编号:17423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1742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