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产业集聚、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

发布时间:2018-04-24 08:47

  本文选题:产业集聚 + 环境污染 ; 参考:《工业技术经济》2017年09期


【摘要】:本文从产业集聚引发的外部性出发,通过EG系数精确计算了中国2000~2016年中国20个制造类产业的集聚度,并构建联立方程组综合考察了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正U型关系,且当前绝大多数行业处于产业集聚系数转折点的左半段;(2)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间亦呈现环境库兹涅茨U型曲线,并且生活水平的提高能使人们有更强的意愿和投资来改善环境;(3)能源结构和能源强度对环境污染均有显著正影响,环境污染程度高的行业也是产业集聚度高的行业。因此应降低地方保护主义,促进企业专业化生产和鼓励各地区分工协作,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从而优化产业结构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Abstract]:Based on the externality caused by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this paper accurately calculates the convergence degree of 20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n China from 2000 to 2016 through the EG coefficient, and constructs a set of simultaneous equations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positive U-typ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most industries are in the left half of the turning point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coefficien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 can make people have stronger willingness and investment to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The energy structure and energy intensity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The industries with high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level are also the industries with high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Therefore, we should reduce local protectionism, promote enterprise specialized production and encourage region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cooperation, improve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energy use efficiency, so as to optimize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order to achieve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北京服装学院语言文化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企业的转型升级战略及其竞争优势研究”(项目编号:71332007)
【分类号】:F424;X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涛,蔡九菊,程吉宏,张玉明;城市能源消耗和结构对大气环境的影响[J];黄金学报;2001年04期

2 张颖;宋敏;贾媛媛;陈晶;卢语荒;;日本 白领阶层身穿便服保护环境[J];明日风尚;2011年07期

3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下达“十一五”期间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指标计划的通知[J];郑州市人民政府公报;2008年02期

4 秦小茅;;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年05期

5 ;环保悖论:越是节能燃油消耗越大[J];黄金时代;2009年09期

6 刘伟;鞠美庭;邵超峰;于敬磊;;中国能源消耗趋势与节能减排对策[J];环境保护;2008年17期

7 金颖;周伟国;阮应君;任建兴;;钢铁行业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量的分析[J];上海节能;2002年01期

8 王美红;孙根年;康国栋;;中国工业发展的能源消耗、SO_2排放及行业类型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年20期

9 纪建悦;于晓黎;方景清;;能源消耗对环境污染的冲击响应模式分析——基于青岛市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10期

10 本刊编辑部;;迅速果断转变“两高”[J];中国石油和化工;2007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刘浩;宋阳;;建筑生命周期能源消耗的环境压力评价方法探讨[A];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C];2013年

2 ;今年节能环保工作的八个方面[A];2007年中国镁盐行业年会暨节能·降耗·环保技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钱圆;袁建辉;姜慧勤;宋天野;;我国能源消耗、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关联研究——以华东地区为例[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庞文保;刘宇;张海东;;西安市气候变暖与冬季供暖的能源消耗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5 张洪果;;统计指数体系和回归分析在鲁南矿业公司中的综合应用[A];鲁冀晋琼粤川六省金属学会第十四届矿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美国2008年二氧化碳排放下降2.8%[A];2009年中国镁盐行业年会暨节能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王磊;;关于中国二氧化碳的排放及减排目标的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早报记者 姜丽钧;上海能源消耗远超纽约东京[N];东方早报;2013年

2 刘洪;中国更环保还是美国更浪费?[N];经济参考报;2010年

3 梁毅 张丽君 王林芳;鞍钢新轧一炼钢厂实现负能炼钢[N];中国冶金报;2003年

4 辛华;环保好似拔河赛 心齐方得蓝天多[N];中国环境报;2006年

5 记者 赵伟;减少能源消耗对环境不利影响[N];长春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何建成;我区工业生产和节能降耗喜中有盼[N];铜仁日报;2009年

7 班杨 编译 关平;亚洲城市建设攸关全球碳减排[N];中国能源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何其伟 罗永林;打造绿色“防护层”[N];安徽经济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汝勇;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北京市能源消耗碳排放系统仿真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2 魏银丽;甘肃省生活能源消耗及其节能减排效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3 赵霄伟;新疆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影响的实证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09年

4 张琳翌;城市交通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分解及SD仿真预测[D];浙江财经大学;2015年

5 解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二氧化碳减排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D];重庆大学;2015年

6 霍炜红;我国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量关系的实证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7 胡燕平;辽宁省能源消耗及CO_2排放规律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959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17959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b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