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企业的科技进步——与近代外国工业企业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9 03:01

  本文选题:民族工业 + 西方经济学 ; 参考:《中国经济史研究》2017年06期


【摘要】:正本文以鸦片战争为起点,研究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企业科技进步的历史进程。认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企业的科技进步的路径,是一条自上而下,即由上自中央、省级,下至地方府州县的国有企业全能担当的路径。它既不同于英国的完全从民营企业开始的模式,也不同于日本的先从国有企业开始示范,然后将经过"孵化"的企业交由民营资本的模式。西方经济学认为,国有性质的企业存在着国家产权虚置的问题。由于国有企业中国家出资主体的缺位,所
[Abstract]:Taking the Opium War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is paper studies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f modern Chinese national industrial enterprises.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path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f modern Chinese national industrial enterprises is a path from the top to the bottom, that is, from the central, provincial, and local prefectures and counties. It is different from the British model which starts entirely from the private enterprises, and the Japanese model from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then transfers the incubated enterprises to the private capital. According to western economic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have the problem of state-owned property rights. Due to the absence of the state capital contributors in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作者单位】: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分类号】:F4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集纳;“民族工业”提法已经过时?[J];民族论坛;2000年01期

2 庄威;台资企业也是民族工业[J];海峡科技与产业;2000年05期

3 宋卫军;日本保护民族工业的措施及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2000年03期

4 逄征虎;保护我国民族工业的标准化对策[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0年02期

5 于梅;“民族工业”不宜再提[J];中国橡胶;2000年01期

6 杨庆林;;发展民族工业的战略措施[J];改革先声;2001年07期

7 杨杰;入世与保护民族工业[J];经济论坛;2001年13期

8 黄瑾;开放市场与保护民族工业的辩证分析[J];经济评论;2001年05期

9 ;“入世”是否意味着“民族工业”衰退?[J];政工研究动态;2001年21期

10 何东云;浅议新民族工业的发展对策[J];商业经济文荟;200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刘晔;;以科技为先导 振兴民族工业[A];2002年黑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罗清和;史建民;;我国“入世”与民族工业发展[A];2001中国经济特区论坛:WTO与特区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挺起民族工业的脊梁[A];物流工程三十年技术创新发展之道[C];2010年

4 郑亚辉;;引领行业技术进步 推动民族工业发展[A];物流工程三十年技术创新发展之道[C];2010年

5 ;矿车行业的龙头 民族工业的骄傲——内蒙古北方重型汽车股份有限公司[A];第十八届川鲁冀晋琼粤辽七省矿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6 ;走进亚太——德州亚太集团专访[A];2007年山东省制冷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走进亚太——德州亚太集团专访[A];山东制冷学会2008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入世”会不会带来“民族工业”衰退?[N];工人日报;2001年

2 黄明清;省中小企业局领导考察我州民族工业发展[N];甘孜日报(汉文);2006年

3 本报记者 苗福生;入世,,如何看待民族工业?[N];中国财经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王丹云;共铸民族工业的辉煌[N];中国冶金报;2006年

5 邱林;民族工业整体提升品牌才会出彩[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6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秘书长 吉林大学教授 李晓;民族工业的是是非非[N];国际商报;2001年

7 记者 胡亚莉;用创新擎起民族工业的旗帜[N];组织人事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刘加军;燕相彪:抱团合作,维护民族工业[N];中国冶金报;2013年

9 南方日报记者 李培 杨逸 实习生 杨向巾;东亚烟厂旧址:民族工业重要遗存[N];南方日报;2013年

10 实习生 黄雪梅 记者 偠思;振兴民族工业 填补市场空白[N];自贡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吴旭东;福州“电光刘”企业集团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2 王方勤;印度民族工业的发展研究(19世纪中叶—一战前)[D];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

3 张晓霞;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战略[D];天津大学;2004年

4 王姗;1895-1927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5 杨芳芳;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大连民族工业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642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18642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6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