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提升能源效率的分析与对策
本文选题:钢铁 + 能源效率 ; 参考:《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7年01期
【摘要】:面对残酷的国内外竞争环境,寻求生存之道是所有钢铁企业所面临的共同任务。钢铁工业是高度依赖资源,且高能耗、高排放的行业,提高能源效率是中国钢铁由大转强、摆脱困境的方法之一,这也符合节能减排、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国际大趋势。钢铁企业的物质流包括物料流、能源流及排放流。能源流驱动物料流在制造商品钢材的同时产生排放流(形成环境问题),可见能源流在物质流之中起着中介的重大作用。能源管理包括能源制造、能源传输与转换、合理用能,而贯穿能源管理的核心指标是能源效率,钢铁企业的能源效率是与物料流结构、企业效益高度相关的。通过对钢铁企业能源效率的分析,从强化能源流与物料流及排放流的协同、加强余热余能利用等方面提出了钢铁企业提升能源效率的具体方向与路径。
[Abstract]:Facing the cruel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at home and abroad, it is a common task for all iron and steel enterprises to seek the way to surviv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is a highly resource-dependent, energy-consuming and high-emission industry. Improving energy efficiency is one of the ways to get rid of the predicament of China's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which is also in line with the international trend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green and low carbon, and recycling economy. Material flow in iron and steel enterprises includes material flow, energy flow and emission flow. The energy flow drives the material flow to produce the emission flow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commodity steel (forming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 it is obvious that the energy flow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edium of the material flow. Energy management includes energy manufacturing, energy transmission and conversion, and rational use of energy. The core index of energy management is energy efficiency. The energy efficiency of iron and steel enterprises is highly related to the structure of material flow and the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energy efficiency of iron and steel enterprises, the specific direction and path of improving energy efficiency of iron and steel enterprises are put forward from the aspects of strengthening the coordination of energy flow, material flow and emission flow, and strengthening the utilization of residual heat energy.
【作者单位】: 首钢总公司;
【分类号】:F426.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1999年世界钢铁企业排列[J];冶金经济与管理;2000年02期
2 刘毅民,陈锦;地方钢铁企业质量管理初探[J];新疆技术监督;2000年04期
3 ;日本钢铁企业进军能源领域[J];东北电力技术;2001年05期
4 ;入世对钢铁企业意味着什么?[J];新疆钢铁;2001年01期
5 顾厚淳;全国钢铁企业动力节能促进会年会在海口召开[J];冶金动力;2001年04期
6 邹红 ,刘慧 ,李淑好;我国钢铁企业的管理创新[J];冶金管理;2001年11期
7 徐海;降低钢铁企业成本探析[J];冶金经济与管理;2001年03期
8 薛利钊;世界大型钢铁企业的钢产量排序变化[J];冶金经济与管理;2001年04期
9 于宝君;钢铁企业创新科研机制的基本思路[J];冶金信息导刊;2001年04期
10 马玉春;关于我区钢铁企业应对入世挑战的思考[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符新;;关于钢铁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工作的几点建议[A];2010年全国能源环保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10年
2 刘全金;阎国荣;王其;;《钢铁企业节水设计规范》发布实施对钢铁企业建设的重要意义[A];2010年全国能源环保生产技术会议文集[C];2010年
3 袁晓慧;;钢铁企业如何制定重、特大设备事故应急预案[A];第三届全国现代设备管理及应用技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4年
4 程明;姜春梅;;中国钢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路文亮;;从钢铁企业安全现状出发强化教育培训的几点思考[A];2012年全国冶金安全环保暨能效优化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6 金亚飚;;钢铁企业雨水资源应用及主要问题浅析[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大会论文集(中)[C];2009年
7 邹红;;我国钢铁企业迎接“入世”的几点看法[A];中国金属学会冶金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8 侯海云;;钢铁企业逆向物流管理[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李文兵;;流程模拟在钢铁企业中的应用[A];冶金企业MES和ERP技术实践论文集[C];2005年
10 廖美春;;对我国中央直管钢铁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思考[A];冶金技术经济学术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秦学;国内钢铁企业面临技术瓶颈[N];现代物流报;2007年
2 马忠普;中国钢铁企业重组将现新局面[N];现代物流报;2008年
3 ;世界级钢铁企业竞争力排名(2009年11月)[N];世界金属导报;2009年
4 包斯文;民营钢铁企业屡遭生存之困[N];上海证券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于萍;钢铁企业投资应精打细算[N];中国证券报;2012年
6 记者 吴勇;钢铁企业“走出去”应“借船出海”[N];中国冶金报;2012年
7 记者 王翔;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N];邯郸日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张强 通讯员 杨梦名 朱元洁;钢铁企业的拥军情[N];科技日报;2012年
9 首席记者 蔡立军;天津三特电子助钢铁企业建立产品 “数字名片”[N];中国冶金报;2012年
10 毕英杰;从宝钢的实践看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途径和方向[N];中国冶金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祝丽云;资源和环境约束下中国钢铁企业两阶段效率评价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
2 曾玉娇;钢铁企业电力系统有功和无功优化调度问题的研究[D];钢铁研究总院;2015年
3 冯兰刚;钢铁企业生态经济绩效测度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4 胡瑜;集团化钢铁企业信息系统整合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5 王宏亮;钢铁企业多粒度分型生产计划管理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于宏民;基于资源利用效率的中国钢铁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融资评价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7 伍景琼;多期决策下钢铁企业采购与生产库存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8 胡劲草;钢铁企业设备备件分类评估及库存优化算法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9 倪子靖;转型经济中的分层俘获[D];浙江大学;2011年
10 肖文伟;基于战略的钢铁企业竞争力分析及其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洋;我国大型钢铁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汪义平;我国钢铁企业重组:动因、现状、对策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1年
3 吕纪永;中小型钢铁企业发展战略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4 尹景燕;钢铁企业事故共性诱因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5 段天玉;武安市钢铁企业用地布局优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6 秦海燕;我国钢铁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7 李玉芳;企业社会责任暨评价体系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8 陈桂玲;钢铁企业空分制氧节能优化的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9 高琨;基于Petri网理论的钢铁企业生产过程能效分析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10 胡敢;宝钢发展过程的政府干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8898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1889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