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竞争下我国铜进口贸易市场势力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选题:铜矿产资源 + 剩余需求-供给 ; 参考:《商业研究》2017年07期
【摘要】:中国在国际有色金属进口市场拥有较大市场份额,却缺乏定价能力。本文选取10个主要铜进口市场为研究对象,采用修正的SMR模型对2000-2015年间中国有色金属进口贸易的国际市场势力进行了测度,考察影响国际市场势力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中国铜进口市场是典型的非完全竞争市场,铜进口贸易不具有买方市场势力同时面临强大的卖方市场势力;在十个主要进口市场中,加拿大、美国、智利、秘鲁、澳大利亚等五个国家对出口价格具有额外加成能力,并依次占据卖方市场势力前五位;较高的进口依存度、进口结构单一以及较低的产业集中度是导致中国铜进口贸易买方国际市场势力缺失的主要原因。据此,我国应通过优化进口结构、加强对外投资、提高行业集中度来增强在铜资源国际进口贸易中的市场势力与定价话语权。
[Abstract]:China has a large market share in the international nonferrous metal import market, but lacks pricing power. In this paper, ten major copper import markets a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 modified SMR model is used to measure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power of China's non-ferrous metal import trade from 2000 to 2015, and to investigat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pow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China's copper import market is a typical incomplete competition market, copper import trade does not have buyer market power and faces strong seller market power; in ten major import markets, Canada, the United States, Chile, Peru, Canada, the United States, Chile and Peru, Five countries, such as Australia, have extra additive capacity to export prices, and occupy the top five in the seller's market power in turn. The single import structure and low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are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lack of power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of the buyers of China's copper import trade. Therefore, China should strengthen the market power and pricing power in the international import trade of copper resources by optimizing the import structure, strengthening foreign investment and increasing the degree of industry concentration.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13&ZD169 湖南省智库专项课题项目,项目编号:16ZWA14 中南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项目编号:2017zzts243
【分类号】:F426.32;F752.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池仁勇;胡淑静;;技术先进性、品牌、网络化水平与市场势力:浙江产品实证[J];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24期
2 曾次玲,张步涵,王大光,林因;电力市场中的市场势力问题初探[J];水电能源科学;2002年02期
3 刘志彪;产业的市场势力理论及其估计方法[J];当代财经;2002年11期
4 刘志彪,石奇;竞争、垄断和市场势力[J];产业经济研究;2003年04期
5 曾勇红,权先璋,余波,季林奎;互联电力系统中发电市场势力刍议[J];华中电力;2003年02期
6 牟春艳;影响企业自身的市场势力的因素探析[J];理论界;2004年01期
7 郭海涛;;市场势力理论研究的新进展[J];经济评论;2006年03期
8 徐振宇;;跨国零售集团的市场势力:扩展与制衡[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张小蒂;朱勤;;论全球价值链中我国企业创新与市场势力构建的良性互动[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5期
10 陈伟光;;银行垄断及其市场势力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丹萍;;基于双边谈判理论的零售商市场势力产生原因分析[A];首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王丹萍;;零售商市场势力与纵向限制[A];首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王明夫;正视市场势力的存在[N];证券时报;2004年
2 记者 张晶;在国际市场中我国企业的市场势力严重缺失[N];科技日报;2010年
3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 詹小洪;朝鲜币改剑指“市场势力”[N];中国经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陈挺 综合整理;产生垄断的原因[N];中国农机化报;2002年
5 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副局长 卢永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推进乡企产业集聚[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5年
6 王明夫;正视市场势力的存在[N];证券时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马强;网络时代最大挑战是知识产权[N];深圳商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连海霞;转轨条件下电信业竞争政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单姗;平台厂商的市场势力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3 朱勤;国际竞争中企业市场势力与创新的互动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占明珍;市场势力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徐鸣哲;锰产业的市场结构与市场势力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6 贾钰哲;企业家创新与市场势力提升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兴珍;平台厂商市场势力的获取、维持与中国银联的垄断、规制[D];山东大学;2015年
2 何柏元;中国纺织服装业国际市场势力测量及影响因素分析[D];武汉纺织大学;2015年
3 潘勇;产品市场势力、公司内部治理与盈余管理关系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彭t,
本文编号:19214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1921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