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转型经济背景下本土品牌成长方式选择机理研究——以郁美净为例

发布时间:2018-05-23 08:03

  本文选题:本土品牌 + 成长方式 ; 参考:《经济管理》2017年04期


【摘要】:本文以郁美净集团为例,探究了本土品牌企业如何通过知识整合,实现相应的技术创新与市场创新,从而以相应的成长方式适应外部环境,实现本土品牌的成长。研究发现,在变化的环境中,本土品牌企业应选择与外部环境适配的成长方式,在市场竞争相对激烈、技术环境动荡的情境下,企业宜进行开发式市场创新与探索式技术创新,选择技术主导型的品牌成长方式;在市场环境动荡、技术竞争相对激烈的情境下,企业宜进行探索式市场创新与开发式技术创新,选择市场主导型的品牌成长方式;在市场环境与技术环境都处于高度动荡和竞争激烈的情境下,企业宜同时进行市场与技术的开发式与探索式创新,选择管理主导型的品牌成长方式。同时,本土品牌企业内部知识相对匮乏,还应以相应的知识整合形式实现技术创新与市场创新的组合双元或平衡双元,从而形成相应的品牌成长方式。
[Abstract]:Taking Yumeijing Group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local brand enterprises can realize corresponding technological and market innovations through knowledge integration, so as to adapt to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realize the growth of local brands in a corresponding way. It is found that in the changing environment, the local brand enterprises should choose the suitable growth mode to adapt to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Under the situation of the market competition is relatively fierce and the technological environment is turbulent, the enterprises should carry on the development market innovation and the exploratory technology innovation.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turbulent market environment and relatively fierce technology competition, enterprises should carry out exploratory market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oriente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choose market-oriented brand growth mode. Under the situation that both the market environment and the technological environment are in a highly volatile and competitive situation, enterprises should develop and explore the market and technology at the same time, and choose the management-oriented brand growth mode. At the same time, the internal knowledge of local brand enterprises is relatively scarce,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market innovation should be realized in the form of corresponding knowledge integration, so as to form the corresponding brand growth mode.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商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企业营销探索与开发战略及其对国际市场适应性的影响研究:基于能力—战略匹配视角”(7147209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品牌评价技术标准研制与应用示范”(2015BAK46B01)
【分类号】:F273.2;F426.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作满;戴幼青;卢绘;;一年翻三番——中国童装“嗒嘀嗒”品牌成长纪事[J];大市场(广告导报);2007年07期

2 高玉冰;;自主镜架品牌成长,缘何如此之难?[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0年09期

3 Christopher Rosica;兰苓;;西班牙之美——发现品牌成长的新机会[J];中国化妆品;2004年07期

4 李婷婷;李艳军;;我国农资品牌成长机理模型[J];江苏农业科学;2014年05期

5 彭显琪;;舒蕾品牌成长与发展问题初探[J];中国市场;2012年52期

6 赵志军;刘剑虹;;中国服装品牌成长[J];大众文艺;2013年10期

7 常青;;工商联手 共筑品牌成长[J];时尚北京;2008年10期

8 ;竹叶青——一个品牌成长的历程[J];茶博览;2012年12期

9 胡婧;;以“主动”赢得“互动”——看“二保”品牌成长的生命力[J];国家电网;2007年02期

10 任俊;;来自Levi's Strauss&co.的兄弟品牌 Denizen汶中国区总经理朱士英谈品牌成长与蜕变[J];中国制衣;2011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晓梅 吴明 张骅;江淮回应锈蚀事件:自主品牌成长阵痛[N];中国企业报;2013年

2 蓝朝晖;捷恩斯过于迷恋销量不利于品牌成长[N];北京商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修霄云;上汽彰显自主品牌成长与自信[N];政府采购信息报;2014年

4 本报车市观察员 谌正钟;从模仿到创新 自主品牌成长壮大[N];东莞日报;2013年

5 ;做好工商协同营销 助力“金圣”品牌成长[N];东方烟草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赵媛媛;客观描述品牌成长[N];中国服饰报;2007年

7 利郎总裁 王良星;品牌成长需要团队进步[N];中国企业报;2006年

8 记者 潘琼英 通讯员 沈峰 蒋立刚;为特色产业品牌成长“号脉开方”[N];绍兴日报;2013年

9 梁栋;圣地欧:15年积累换得3年品牌成长[N];中国纺织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刘伟兵;融资渠道受阻 品牌成长缓慢[N];民营经济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晨;基于分销渠道的超威品牌成长研究[D];中山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239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19239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b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