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区生态文明驱动机理与测度研究
本文选题:煤矿区生态文明 + 驱动机理 ; 参考:《中国矿业》2017年S1期
【摘要】: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在拉动矿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打破了矿区生态环境的原始平衡。矿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追求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的并行。本文在系统分析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矿区生态文明建设双重影响的基础上,研究煤矿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因子及驱动机理,构建了煤矿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煤矿区特色生态文明测度方法体系,以期为煤矿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帮助。
[Abstract]: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coal resources not only promote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mining areas, but also break the original balanc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mining area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mining area, the parallel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must be pursued.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dual influence of coal resources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n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coal mining area, the driving factors and driving mechanism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coal mining area a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and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oal mine area is constructed.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measuring method system of characteristic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oal mine area in order to provide help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oal mine area.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环境与测绘学院;
【分类号】:F426.21;X3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内蒙古建成世界首个年产逾亿吨煤矿区[J];江西煤炭科技;2006年03期
2 王广玲;;煤矿区队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煤炭企业管理;2006年04期
3 祁光伟;;浅谈如何准确把握煤矿区队干部的执行力[J];技术与市场;2011年06期
4 万先远;王诚;;煤矿区队安全管理工作探讨[J];河南科技;2012年04期
5 潘国平;浅谈煤矿区队科学管理的基本内涵[J];江苏煤炭;1995年03期
6 李瑞明;尹淮新;;煤矿区地质勘查总结报告编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J];中国西部科技;2009年19期
7 高乐红;;我国煤矿区开发的趋势分析[J];山西煤炭;2010年08期
8 熊佩凤;;开展煤矿区队干部中专学历教育的实践认识[J];江西煤炭科技;2010年04期
9 ;北方煤矿区矿井水“排供结合”初探[J];煤炭科学技术;1991年03期
10 赵书田,李伟敏;澳大利亚煤矿的安全管理[J];中国煤炭;1998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世界十大煤矿区[A];2005中国煤炭企业100强分析报告[C];2005年
2 王华东;;基于质量标准化煤矿企业区队建设研究[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3 ;四川省盐源县干塘沟煤矿区南段地质勘查[A];2009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9年
4 史兴民;;环境感知对煤矿区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以陕西省韩城矿区为例[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安全学术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王健;;煤矿精细化管理标准区队建设的探索[A];全国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优秀论文集[C];2008年
6 吴永贵;戴敬儒;;四川省盐源县干塘煤矿区煤变质成因探讨[A];四川省煤田地质局论文集[C];2010年
7 成江明;;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在隐伏煤矿区的应用[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论坛文集[C];2008年
8 张凤武;;危困煤矿区状况及成因分析[A];第五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4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黄盛初;徐会军;;煤矿区煤层气资源条件及开发前景分析[A];瓦斯地质新进展[C];2001年
10 姜升;方军;马和平;;煤矿区用地特点与规律分析[A];全国矿山测量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静辉;3年内至少提交3个亿吨煤矿区[N];中国矿业报;2012年
2 孙佳岩;黑龙江非煤矿区资源整合迈出坚实一步[N];中国矿业报;2007年
3 曹永龙;新田湾矿棚改启动216户职工盼安居[N];中国煤炭报;2009年
4 叶心;监测煤矿区 寻找致污源[N];中国水利报;2009年
5 胡小渝;重庆沙坪坝区关闭非煤矿山[N];人民政协报;2011年
6 李美娟;江西发现储量2亿吨煤矿[N];中国矿业报;2010年
7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张德江;弘扬先进 爱岗敬业 全面加强煤矿班组安全建设[N];中国煤炭报;2011年
8 王作华;煤矿区队安全生产管理之我见[N];经理日报;2009年
9 记者 谭志文;三十四个督查组进驻重点产煤矿区和乡镇[N];郴州日报;2009年
10 马永福;再表政府整治小煤矿决心[N];中卫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渠俊峰;煤矿区水土资源配置型复垦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2 王志芳;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3 陈国良;煤矿区“一张图”建设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4 康_g;煤矿区中砷的环境生物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5 陈涛;神府煤矿区环境遥感监测与评价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6 张慧;压煤矿区和谐发展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婧;陕北煤矿区环境影响回顾调查及生态修复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董丽丽;区域生态环境背景下煤矿区水土资源协调利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吴则鑫;废弃矿区环境再设计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4 李炳意;黄土高原煤矿区土地生态环境评价与动态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5 褚涵;徐州煤矿区村庄内生发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6 郭春明;煤矿区可持续发展评价及预警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3年
7 罗柏言;我国非法煤矿治理对策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华;坊子煤矿区建筑保护、改造与再利用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4年
9 赵紫鹏;煤矿企业班队长素质能力模型及提升路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10 张明盼;生态批评视域下的新时期煤矿小说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356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035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