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资源的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研究
本文选题:创新 + 煤炭资源型城市 ; 参考:《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6期
【摘要】: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日益提高,煤炭资源型城市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产业转型成为众多研究人员日渐关注的话题。为探究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与创新资源之间的联系,本文利用因子协整、Granger因果检验及脉冲响应函数,对创新资源与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的内在主导驱动力是创新投入资源,且有利于创新资源的积聚;创新组织和创新产出资源的汇聚为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创造了条件,但最终仍需要创新投入资源的汇聚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是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实力增强的关键。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attention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al resource-based cities are facing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has become a topic that many researchers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innovative resources in coal resource-based cities, this paper uses factor cointegration Granger causality test and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to quantitatively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novative resources and economic growth of coal resource-based cities.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the main driving force of economic growth in coal resource-based cities is innovation input resources, and is conducive to the accumulation of innovative resources; The convergence of innovative organizations and innovative output resources creates conditions for economic growth in coal-resource-based cities, but in the end, the convergence of innovative investment resources is still needed to better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The improvement of enterprise innovation ability is the key to strengthen the economic strength of coal-based cities.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分类号】:F299.27;F426.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明国,秦德先,杨学善;云南煤炭资源经济评价分析[J];中国煤炭;2005年04期
2 ;煤炭资源前景不容乐观[J];建材发展导向;2005年02期
3 汪应宏;郭达志;张海荣;申宝刚;;我国煤炭资源势的空间分布及其应用[J];自然资源学报;2006年02期
4 本刊通讯员;;十一部委联合出新规明确煤炭资源整合六原则[J];煤炭工程;2006年04期
5 ;规范煤炭资源整合工作[J];安全与健康;2006年11期
6 李新春;;煤炭资源最佳开采时期研究[J];经济数学;2006年03期
7 刘继伟;罗芳;;煤炭资源非法开采问题博弈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01期
8 臧绍磊;巩岩;庄玉良;李强;;我国煤炭资源税收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煤矿安全;2007年11期
9 严红卫;;煤炭资源整合中一些问题的思考[J];中国矿业;2007年12期
10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在京召开煤炭资源整合工作汇报会[J];煤矿安全;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金本;;福建省煤炭资源可供性及对策研究[A];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能源分会专刊[C];2007年
2 李恩柱;接民;;浅析煤炭资源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3 彭正奇;;关于湖南实现寻找煤炭资源大突破的战略思考[A];创新推动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建设和安全健康发展——2010年湘赣皖闽苏等多省(市)煤炭学会学术交流暨湖南省煤炭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刘宝生;;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合理开发我省煤炭资源[A];福建省科协第四届学术年会能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林秀萱;;福建省煤炭资源可供性分析与政策研究[A];福建省煤炭资源可供性研讨会专辑[C];2005年
6 何仲秋;;龙岩市已探明煤炭资源状况及远景资源区预测[A];福建省煤炭资源可供性研讨会专辑[C];2005年
7 ;河北省煤炭资源有效供给能力评价[A];河北省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林金本;;福建省煤炭资源可供性及对策研究[A];2007年赣皖湘苏闽五省煤炭学会联合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传礼;叶水泉;;江苏煤炭资源供需形势和对策[A];地球科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10 陈泉霖;;福建煤炭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A];地球科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涛 见习记者 李扬;省煤炭资源整合督导组莅安[N];安阳日报;2007年
2 田建军;湖北逐步淘汰低产能小煤矿[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
3 记者 赵志伟;全市煤炭资源整合成效明显[N];洛阳日报;2006年
4 魏广军;云南省煤炭资源整合组莅平考察[N];平顶山日报;2007年
5 胡全基;省政府核查我市煤炭资源整合和小煤矿整顿关闭情况[N];武威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戈清平;煤炭资源税或将上调 行业面临重考[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7 记者 卢文军 见习记者 石明顺;专家聚郑研讨煤炭资源整合[N];郑州日报;2010年
8 刘旭;辽宁煤炭资源或许只够用20年[N];中国矿业报;2011年
9 梁正仁;落实责任强化措施 坚决打击非法盗采煤炭资源行为[N];黔西南日报;2011年
10 记者 赵恒;抓住重点全力推进煤炭资源整合[N];广元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柴杨;基于多条件约束的煤炭资源有效供给能力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2 胡文国;煤炭资源产权与开发外部性关系及我国资源产权改革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3 安歌军;煤炭资源价值及其延伸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4 韩景敏;基于工作流的煤炭资源管理信息模型研究与实现[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5 孙祥斌;山东省煤炭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6 赵震宇;中国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杨伟民;基于煤炭资源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晓蒙;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中利益主体关系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谭梅;低碳经济背景下煤炭资源整合效果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3 刘晓伟;基于山西省可持续发展的最优煤炭资源税率研究[D];山西大学;2016年
4 宋介燕;山西煤炭资源管理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5 陶俊辉;我国煤炭资源管理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7年
6 袁碧玉;陕西省煤炭资源投入产出分析[D];西安科技大学;2003年
7 李宁;贵州省煤炭资源可持续开发与利用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晶;我国煤炭资源立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9 吴彦;煤炭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10 黄金鑫;基于可持续发展观下的煤炭资源管理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520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052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