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区域格局时空演化研究
[Abstract]:By collecting the data of total manufacturing output in China from 2003 to 2014, this paper makes a horizontal comparative study of 31 provinces, municipaliti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excluding Hong Kong, Macao and Taiwan) in China. The relative Gini coefficient is constructed to measure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gional patter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China.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degree of spatial agglomeration of various industries in China had a downward trend in the past ten years, the phenomenon of obvious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industries appeared because of resource dependence or technology diffusion,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ach industry also appeared east, middle, and so on. The pattern of the west is different.
【作者单位】: 广东科技学院财经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2016年度青年项目(GD16CYJ10) 广东省财政厅2015年度会计科研项目(2015A02) 广东省教育统计学会2015年度项目(15TJ0006)
【分类号】:F4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建华;程文;;中国地区产业专业化演变的U型规律[J];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2 樊福卓;;地区专业化的度量[J];经济研究;2007年09期
3 王业强;魏后凯;;产业特征、空间竞争与制造业地理集中——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7年04期
4 贺灿飞;潘峰华;;产业地理集中、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测量与辨识[J];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02期
5 贺灿飞;谢秀珍;;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与省区专业化[J];地理学报;2006年02期
6 范剑勇;市场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趋势——兼谈对地区差距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超;李小帆;;我国制造业区域格局时空演化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7年04期
2 李世杰;宦梅丽;韦开蕾;;公共政策影响中国地区工业集聚了吗?——来自省级数据的证据[J];科学决策;2017年02期
3 周海波;胡汉辉;谢呈阳;戴萌;;地区资源错配与交通基础设施: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产业经济研究;2017年01期
4 蔡之兵;;北京带动周边区域发展了吗?[J];北京社会科学;2017年01期
5 徐维祥;张凌燕;刘程军;李露;张一驰;;绿色城镇化的空间演化特征及动力机制——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6 薛莹;应uQuQ;刘婷;;广东省旅游产业广域空间集聚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16年06期
7 赵宏波;冯渊博;余涤非;郑辉;;老工业基地产业区域专业化与集聚分析——基于吉林省中部的实证研究[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6年04期
8 刘军辉;安虎森;;欠发达地区开放政策取向研究:一体化还是差别化?——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年12期
9 郑蔚;林添福;王知桂;;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融效应的区域比较与启示——基于沪、津、闽、粤投入产出表的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6期
10 祝树金;钟腾龙;赵玉龙;;我国地区产业多样化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施平;郑江淮;;创新与产业专业化变迁:江苏例证[J];产业经济研究;2010年06期
2 刘生龙;胡鞍钢;;基础设施的外部性在中国的检验:1988—2007[J];经济研究;2010年03期
3 万广华;范蓓蕾;陆铭;;解析中国创新能力的不平等:基于回归的分解方法[J];世界经济;2010年02期
4 樊福卓;;中国工业地区专业化结构分解:1985-2006年[J];经济与管理;2009年09期
5 万广华;;不平等的度量与分解[J];经济学(季刊);2009年01期
6 曹吉云;;技术进步对产品多样化的影响——基于CES和反正切效用函数的比较[J];经济科学;2008年01期
7 黄新飞;舒元;;贸易开放度、产业专业化与中国经济增长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7年12期
8 樊福卓;;地区专业化的度量[J];经济研究;2007年09期
9 林秀丽;;中国省区工业产业专业化程度实证研究:1988~2002[J];上海经济研究;2007年01期
10 薄文广;;外部性与产业增长——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开忠,甘颖进,沈体雁;改革后中国经济的宏观区域格局变动[J];中国软科学;1999年07期
2 欧阳慧;中国未来二十年城镇化区域格局展望[J];南方人口;2004年03期
3 蒋满元;;我国对外贸易的区域格局及其波动特征探讨[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11期
4 丁学智;张文宣;;金融危机对我国区域格局调整的影响研究[J];商业时代;2010年14期
5 陈印军;我国种植业区域格局变化分析[J];农业信息探索;1999年05期
6 毕博;;“掘金十一五”之区域格局 区域与产业谋求和谐[J];投资北京;2006年02期
7 尹晓波;刘姝姝;黎小花;;中国企业“走出去”区域格局变化的影响因素与产业选择分析[J];发展研究;2013年03期
8 范虹;滕清安;;关于中国宏观区域格局划分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02期
9 钟甫宁;胡雪梅;;中国棉花生产区域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08年01期
10 汉森;李晓帆;;区域格局中的发展极理论[J];开发研究;198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吴佳明;李若帆;于红;;区域格局下的城乡统筹发展策略——以廊坊市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小城镇与城乡统筹)[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付洪军;在粤港澳区域格局中实现珠港合作新突破[N];珠海特区报;2012年
2 徐黎一 侯静 崔锦明 蔡浩林;立体交通网打破区域格局[N];连云港日报;2010年
3 聂丛笑;“不唯GDP”时代区域格局变换[N];西部时报;2013年
4 珠三角问题政经评论员 金心异;高铁锁定的区域格局[N];深圳特区报;2010年
5 记者 李建平;沿边联手昆明 区域格局谋变[N];昆明日报;2011年
6 李传营;理性正视存在差距[N];莱芜日报;2013年
7 记者 胡菁 通讯员 王旭伟;沿海蔬菜成冬种亮点[N];宁波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刘晓午;经济重心“北上西进”中国区域格局重构[N];中国经营报;2011年
9 定军;沪汉蓉客运专线将改变全国区域格局[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年
10 高春兰;全自动米线生产线的市场优势[N];中国食品报;2009年
本文编号:21581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158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