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技术与民用技术双向转移和转化机制研究
[Abstract]:I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two-way transfer of defense technology and civil technology in China, the legislation and regulation construction of the two-way transfer of national defense technology and civil technology are put forward through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he analysis model of the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is put forward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西南石油大学法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271162)
【分类号】:E25;F426.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素梅;宋彬;;迎接挑战 把握机遇——加快推进民用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06年04期
2 ;把民用技术学习纳入部队教育训练[J];青年研究;1983年06期
3 葛永智;侯光明;;国防与民用技术研发趋势及其双向溢出研究[J];国防技术基础;2008年08期
4 刘先中;;时代所迫:美国军工体系实行大转轨[J];国际展望;1993年14期
5 罗宝强;;本世纪,日本人必找美国复仇[J];当代军事文摘;2005年12期
6 傅晓棣;;对当前部队“求知热”的调查与思考[J];国防;1993年1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典宏 通讯员 黄玟茗;民用技术破解装备保障难题[N];解放军报;2014年
2 孔杰峰 吴国成 特约记者 李永鹏;百余项民用技术服务部队战斗力[N];中国国防报;2009年
3 艾如良;重视民用技术的军事化运用[N];中国国防报;2010年
4 于超 岳胜军;吸纳民用技术强化“用户意识”[N];解放军报;2006年
5 柯言;走军民融合路[N];科技日报;2003年
6 中国社科院 亚太所学者 叶海林;日太空军事化 有多远走多远[N];东方早报;2009年
7 记者 张晓祺 特约记者 王世忠;多项民用技术将用于装备研发[N];解放军报;2012年
8 国家发改委国防动员研究发展中心 孙丽燕;双向互动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9 余涛 但金城;“民技军用”:外军信息化的“秘笈”[N];中国国防报;2004年
10 华山;日本欲抢占军事制高点[N];解放军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立秋;当代民用技术军事转移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951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195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