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美国工业化的演进研究与启示

发布时间:2019-04-22 19:18
【摘要】:美国的工业化完成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自20世纪五十年代起,美国本土就已经开始了“去工业化”的历程了,总体上来说去工业化后的美国经济依旧保持着持续的增长,但其间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如失业率增加,产业发展失衡等,其中过分依赖金融行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导致的产业空心化和虚拟化极度耗损着美国经济的健康。2008年,美国本土爆发了一场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股市剧烈震荡而引起的金融危机,这场危机席卷了全球,照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虚拟泡沫与过度“去工业化”的探讨。在此背景下,发达国家相继提出了“再工业化”的战略。在美国以奥巴马为核心的新一届联邦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战略计划,如《先进制造伙伴计划》等政策文件。这些文件的颁布都在于振兴美国本土的制造业,促进经济增长和解决失业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并不是单纯地提升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也不是单纯的投资现有的传统制造业,而是将主要精力投放于发展先进制造业与新兴产业。我们知道传统的理论认为,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会由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但现如今美国却开始实施相悖的“再工业化”战略,这就意味着传统的产业结构演变理论已经无法解释现今出现的这一种状况。通过研究发现,自2009年起美国实施的“再工业化”战略成效并不显著,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相关学者也提出无效论,受限论等观点,但通过分析我们了解到美国工业出现这种交替呈现的现象是符合当时的经济状况的,工业与服务业除自身具有自增强的能力外彼此还具有相互增强的外部效应,从而影响到它们彼此的生产效率,进一步影响到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而且通过分析1985-2015年的GDP增长率与工业就业人数占比增长率之间的关系,足以证明美国两次相悖的工业化道路是正确的,只是本次政策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显现出效果。而我国工业化现今也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压力。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424;F4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俊江;孟勐;;美国“再工业化”的路径选择与启示:创新驱动增长[J];科技管理研究;2016年02期

2 王展祥;;发达国家去工业化比较及其对当前中国的启示——以英国和美国为例[J];当代财经;2015年11期

3 张彬;桑百川;;美国人力资本结构与再工业化的需求矛盾[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年05期

4 潘锦云;姜凌;丁羊林;;城镇化制约了工业化升级发展吗——基于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的视角[J];经济学家;2014年09期

5 王秋石;王一新;;去工业化、经济发展与中国产业路径选择[J];当代财经;2014年03期

6 林珏;;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研究:措施、难点、成效及影响[J];西部论坛;2014年01期

7 林继扬;张换兆;;美国“再工业化”战略成效及对中国的影响[J];中国科技论坛;2013年06期

8 黄永春;郑江淮;杨以文;祝吕静;;中国“去工业化”与美国“再工业化”冲突之谜解析——来自服务业与制造业交互外部性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3年03期

9 范小云;孙大超;;实体产业空心化导致发达国家的高主权杠杆?——基于发达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3年03期

10 丁志国;赵宣凯;苏治;;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基于资源配置效率的产业升级方向与路径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成林;去工业化的发生机制及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2 景跃军;战后美国产业结构演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雨;美国再工业化战略效果分析[D];南京大学;2014年

2 楚钰;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及其影响分析[D];辽宁大学;2014年

3 侯芙蓉;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4 周院花;美国去工业化与再工业化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631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4631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1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