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东北老工业基地碳排放与能源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22 10:49
【摘要】:基于东北老工业基地2006—2015年的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碳排放与能源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煤炭能源消费与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关联度最高,依次为石油、天然气、一次电力。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创新煤炭利用技术,利用清洁能源区域优势,加大节能减排科技投入力度,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作者单位】: 东北石油大学石油经济与管理研究所;大庆油田创业腾飞建筑安装公司第四工程处;
【基金】: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2BJY076)的阶段成果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4BJY028)的部分成果
【分类号】:F426.2;X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凌云;吴梦;尹芳;;可再生能源投资总量和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2 陈盈;李函昱;田立新;;江苏省能源消费结构对碳排放影响的效应与趋势——基于LMDI和Logistics模型的实证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6年21期

3 李绍萍;李悦;;东北老工业基地高碳产业节能减排效果与税收政策关联关系[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2期

4 程淑;;云南省工业能源结构和碳排放的灰色关联分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6年08期

5 彭旭;崔和瑞;;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对碳强度的影响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6 孙建;;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行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年11期

7 李绍萍;郝建芳;王甲山;;东北地区碳排放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1995—2012年数据分析[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8 曹丽华;徐皎瑾;李勇;;基于灰色关联度的火电厂节能减排效果评价方法研究[J];环境工程;2014年06期

9 赵慧娟;;基于EAP的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评价与选择研究——以青岛市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18期

10 田文宠;;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J];财政监督;2013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迎;基于碳排放的湖北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绍萍;柳光明;张学敏;;东北老工业基地碳排放与能源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年08期

2 邓荣荣;陈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否降低了中国的碳排放强度?——基于IO-SDA模型的分析[J];科学决策;2017年05期

3 甄伟;秦全德;匡耀求;黄宁生;;广东省种植业能源消费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7年07期

4 王彩明;李健;;一次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对京津冀碳强度目标的贡献力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7年07期

5 徐路;;稠油热采井防砂筛管冲蚀损坏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7年03期

6 张玉锋;李旭圆;王金鹏;;火电厂锅炉节能减排技术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7年02期

7 吕庆天;;火力发电厂热动节能方法的分析与探讨[J];现代国企研究;2016年24期

8 朱婧;张静;付云鹏;;“绿色经济”视域下黑龙江省碳排放量空间计量分析[J];科技通报;2016年11期

9 龙如银;陈迪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对碳强度影响的灵敏度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企业经济;2016年10期

10 王海静;刘楠楠;;安徽省碳排放与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的关联性实证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16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陈冠华;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的中国废气排放问题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6年

2 薛云霞;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D];武汉轻工大学;2015年

3 朱张杰;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实证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徐敏;基于碳排放的江苏省工业结构优化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4年

5 江三益;能源约束下的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6 李军龙;碳排放约束下四川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7 徐香勤;产业结构优化对河南省“十二五”节能目标的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8 贾君君;西安市产业结构高级化驱动下的碳排放空间格局与动态[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伯强;李江龙;;环境治理约束下的中国能源结构转变——基于煤炭和二氧化碳峰值的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09期

2 何立华;杨盼;蒙雁琳;孔渊;;能源结构优化对低碳山东的贡献潜力[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06期

3 车亮亮;武春友;;我国能源绿色转型对策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4 王常凯;谢宏佐;;中国电力碳排放动态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04期

5 柳亚琴;赵国浩;;节能减排约束下中国能源消费结构演变分析[J];经济问题;2015年01期

6 王俊杰;史丹;张成;;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的影响——基于全球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管理;2014年12期

7 涂红星;肖序;许松涛;;基于LMDI的中国工业行业碳排放脱钩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8 董娟;;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及投资趋势分析[J];当代石油石化;2014年08期

9 曹丽华;徐皎瑾;李勇;;基于灰色关联度的火电厂节能减排效果评价方法研究[J];环境工程;2014年06期

10 张国兴;高秀林;;我国节能减排政策措施的有效性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4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杜鸥;我国碳排放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2 顾正兴;低碳经济下云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谢链锋;低碳约束下湖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韩钰;能源约束下湖北省工业结构调整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于娜;基于节能目标的辽宁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左叶;上海产业结构变动与能源消费协调发展的相关性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7 齐颖超;四川省制造业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8 王力;环境约束下江苏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立英;创新开展环境保护工作 为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做贡献[J];中国环境管理;2003年06期

2 孙大光,范伟民;老工业基地中小企业清洁生产审核[J];环境科学动态;2005年04期

3 巩宗强;;国家973项目“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污染形成机理与生态修复研究”动态[J];地理学报;2006年06期

4 张德四;胡晓军;;关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环境保护问题[J];理论探索;2006年04期

5 魏颖伦;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环境保护[J];中国环保产业;2004年06期

6 刘毅杰;;从环境伦理学视角论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可持续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04期

7 常春元;;打造绿色生态新环境[J];吉林人大;2011年10期

8 李绍萍;王倩;刘洋;;基于LMDI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9 刘瑞超;丁四保;慕晓飞;;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机制研究——基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案例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年01期

10 张成友;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环保工作的思考[J];中国环境管理;2003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荣伟东;;老工业基地的生态城区创建之路——以沈阳市铁西改造为例[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哲;;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环境发展方向论——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领导者的思考[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黄集华;马文成;;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水污染问题及其对策[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马文成;韩洪军;黄集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环境保护的战略思考[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赵凯;四大政策支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N];自贡日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丁冬;蓝天是老工业基地的奢望?[N];中国环境报;2014年

3 记者 张s,

本文编号:25516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5516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b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