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认知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9 22:49
【摘要】: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国内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认知的特点及其形成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国内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认知实证研究结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开展讨论。采取问卷调查方法,对消费者食品购买决策的风险认知、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认知、食品安全风险认知的影响因素、消费者信息需求、消费者信任与风险认知之间的关系、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信任及食品厂商信任的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研究。采用控制实验方法,就信息内容、信息源信任、信息偏向、知识水平、初始态度等因素对食品安全信息沟通效果的影响展开了研究。研究表明,国内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风险认知及其形成机制具有以下特点。首先,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消费者食品购买决策风险认知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消费者的食品购买决策风险认知具有相似的组成结构。其次,消费者夸大与忽视食品安全风险的现象同时存在,对同一食品安全问题还可能存在认知矛盾。第三,国内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认知由严重后果与无能为力两类因素决定,国内外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风险认知由完全不同的因素决定,两者存在性质上的差异。第四,本文研究结果支持联想论者的观点,即消费者信任与风险认知都由消费者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的更一般态度决定,信任与风险认知之间不存在直接相关关系。第五,消费者信任能够影响正面信息的沟通效果,只有信任度水平超过一定界限的信息源发布的信息,才能有效降低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风险认知水平,但信息源信任对负面信息的沟通效果不产生显著影响。第六,负面偏向与极端偏向同时影响食品安全风险沟通的效果,负面偏向受极端偏向的制约,但初始知识水平不影响食品安全风险沟通效果。第七,证实偏向不存在,反而可能存在反证实偏现象。第八,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及食品厂商的信任,受该组织实际行为的影响较大,受组织本身的特征的影响小。第九,低风险认知消费者信任厂商主导信息,高风险认知者信任个人主导信息及中性信息源。本文实证研究结论对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认知理论提出了补充和修正意见,对政府的食品安全宣传工作及厂商基于食品安全心理的市场营销策略都具有现实政策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203;F426.82
本文编号:2590835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203;F426.82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闫振宇;基于风险沟通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管理完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蒋凌琳;公众视角的浙江省食品安全监管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908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590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