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中国鞋业竞争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0 12:48
【摘要】:鞋业是轻工业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产业链从业人员高达500万以上,产生的贸易顺差占全国贸易顺差的10%左右,是与“三农”关联度高、吸纳劳动就业多的富民优势行业。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鞋业发展呈现明显阶段性变化,鞋业生产、消费仍保持一定增长,但增长速度趋势性回落;出口增速大幅下滑,部分年份出现历史少见的负增长;进口连续多年逆势高速增长,在不断满足国内消费升级带来的新需求的同时,对国内鞋业传统供给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有效替代。与此同时,鞋业绿色发展进入快车道,在逐渐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培育长期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的同时,短期之内对行业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整体看,鞋业发展进入增长动力转换期,中国鞋业竞争力的持续提升面临较大挑战。本文从产业组织理论角度出发,将绿色发展(green)因素引入“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范式”(简称SCP范式),提出了G-SCP范式,并据此对中国鞋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进行了研究。市场结构方面,对多个角度的市场集中度以及市场需求结构和行业壁垒等进行了研究,对国内需求总量进行了预测,同时将绿色发展对市场结构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市场行为方面,对技术创新行为、成本控制行为以及其他竞争行为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梳理,对绿色发展和政策环境对市场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市场绩效方面,除经济效益外,全面考虑出口、进口以及国内消费等鞋业的所有贸易流向对应的数量与金额6个方面,建立了综合市场占有率模型和综合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模型,对鞋业市场绩效进行了研究,同时通过绿色发展绩效指数,对鞋业的绿色发展绩效进行了考察。在G-SCP范式研究基础上,选择鞋业经济运行中的员工人数、资产、负债、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利息支出等指标,将其综合分为员工人数、人力资本、营业费用、资金成本4类,同时选择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中的市场集中度、研发投入强度指标,共同作为投入指标;选择市场绩效中的行业利润、综合显示性比较优势以及绿色发展绩效共同作为产出指标,通过生产前沿分析法对鞋业的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同时,将鞋业与鞋业所在的皮革行业、皮革行业各细分子行业(含鞋业细分品类)进行了对比研究,将不同区域、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的鞋业竞争力进行了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效率作为被解释变量,将市场结构中的垄断程度、区域集中度、出口市场集中度,市场行为中的研发投入强度、专利授权量,以及市场绩效中的绿色发展绩效等指标作为解释变量,选择GDP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作为核心变量,利用受限因变量模型(即Tobit模型),进一步对中国鞋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补充研究。研究发现,本文创建的G-SCP范式适用于中国鞋业竞争力研究。从市场结构看,鞋业市场集中度较低,绿色发展在推动行业升级发展的同时,可能提升行业壁垒,提高市场集中度;国内消费市场潜力巨大,绿色发展将带来绿色消费等新需求,优化鞋业供给结构,缓解国内鞋类消费有效供给不足的短板,推动国内消费市场进一步扩大。从市场行为看,以研发投入、专利为代表的技术创新行为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成为优化供给的重要发力点;要素成本尤其是劳动力成本持续快速上涨,以及结构性用工荒导致的产业境内外转移成为中国鞋业重要的市场行为,一方面倒逼了行业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对中国鞋业的国际市场份额造成了直接的负面影响,但过程中部分企业向国内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造就了多个新生的产业集群,延伸了行业发展的空间布局,为鞋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提供了新的空间增量。同时,绿色发展与各类产业政策正在改变鞋业的市场行为,企业能耗、固体废物产生量等众多指标逐渐量化,绿色工厂开始创建,绿色发展的正向推动效应逐渐显现。从市场绩效看,中国鞋业与国际主要竞争对手相比仍然具有较大的优势。全面考虑鞋业出口、进口以及国内消费的数量与金额等6项指标建立的综合国际市场占有率模型,全面反映了近年来中国鞋业国际市场份额的变化情况。从中发现,综合市场占有率增速呈回落趋势,2015年有较大幅度下降,中国鞋业处在新旧动力转换的时间节点。综合考虑出口、进口、本国消费因素建立的综合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模型表明,中国鞋业综合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在2011年均达到最大值,而后开始持续下降。但与越南和意大利相比,中国鞋业的综合显示性比较优势下降速度最慢。鞋业绿色发展绩效积极向好,单位能耗、单位废气产生量、单位废气减排量等开始从峰值持续下降,绿色发展绩效指数自2015年开始持续下降。中国鞋业竞争力呈现先降后升趋势,由于各项效率数值基本未达到有效,鞋业竞争力提升空间大。采用生产前沿分析法中的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和随机前沿分析法(SFA)对比研究,选定DEA模型对中国鞋业整体、不同细分品类、不同区域、不同规模及不同控股类型群体的效率进行研究发现,鞋业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呈现大致相同的趋势,即2010-2017年间整体呈现V型发展趋势,2014年开始逐年回升。细分品类角度看,纯技术效率方面,塑料鞋纯技术效率历年均为有效,其他细分鞋业跟鞋业整体基本呈现类似规律;规模效率方面,纺织面料鞋一直高位运行,橡胶鞋基本呈现上升趋势,塑料鞋提升速度快。从技术效率平均值看,纺织面料鞋最高,其次为皮鞋,橡胶鞋最低。不同区域角度看,鞋业的规模效率差异较大,中部地区效率明显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不同企业规模角度看,大型企业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有效,而中型企业、小型企业三方面效率均无效;不同企业所有制类型角度看,国有企业技术效率最高,港澳台商控股企业规模效率角度最高。由于民营企业在鞋业中占比最大,但目前技术效率最低,未来效率提升空间大。鞋业结构组成方面的不同细分品类、区域、企业规模、控股类型等成为影响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为未来鞋业竞争力提升提供了相应的发力点。Tobit模型进一步研究发现,市场集中度、区域集中度、研发投入强度、专利授权量、绿色发展绩效以及宏观经济中的GDP增速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等因素,对鞋业竞争力提升具有显著正相关性,同样成为提升鞋业竞争力的重点关注方向。内销市场与竞争力提升紧密相关。基于鞋业出口、进口及国内消费的增速、各自对应的国际市场份额及其增速对比,鞋业综合国际市场占有率、综合显示性比较优势优势的定量分析,结合基于投入产出的竞争力定量分析及其他定性分析均可发现,出口和国内消费对于竞争力提升为正相关指标,进口为负相关指标。在当前中国鞋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之后,国内面向消费升级新需求的有效供给不足,进口长期逆势高速增长,对国内鞋业供给形成一定挤占。但由于国内消费市场的持续较快增长,以数量和金额计的鞋业国内消费及其国际市场占有率增速均大幅高于出口及其占有率增速,国内消费市场的支撑事实上有力减缓了中国鞋业国际竞争力的下降趋势。面向未来,基于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人均鞋类消费量仍然大幅低于发达国家,国内传统鞋类供给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对鞋类的新需求两者之间不匹配的矛盾突出,鞋业绿色发展积极向好等因素,国内消费带来的新增量将成为鞋业竞争力提升的最大市场空间。绿色发展将成为竞争力提升的优质增量空间。绿色发展一方面作为市场绩效中效率产出指标的组成部分,即直接因素,通过绿色发展绩效指数对鞋业竞争力产生直接影响;另一方面通过不断提升集中度等市场结构,优化技术创新等市场行为,提升绿色发展等市场绩效,作为间接因素,提升了鞋业竞争力。当前鞋业绿色发展基础依然薄弱,制约绿色发展绩效提升的标准、治理技术等众多问题亟待解决,但针对这些领域的补短板行为将成为未来行业竞争力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增量空间。
【图文】:
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中国鞋业竞争力研究 31 日,共有 130 条记录与检索式相匹配,检索结果基本情况见表 2-1。表 2-1 中文文献整体情况Tab. 2-1 General information of the papers published in China类目文献数总参考数总被引数总下载数篇均参考数篇均被引数篇均下载数下载被比数量130 10935 1326 186768 84.12 10.2 1436.68 140.8以频次大于等于 3 次为界制作关键词共现网络图,从图 2-5(知网自动生成)可见频关键词包括:集中度、市场结构、市场绩效、产业组织、竞争力理论、SCP 范式际竞争力、产业发展政策、影响因素等,本文后续研究也基本从这些高频关键词方开。从各自之间相互连线看,集中度、市场结构、市场绩效、竞争力理论等关键词之前连线多,反映相互之间关系密切,这对指导本文的研究方向具有积极的意义。体产业方面,银行业、中医药产业、医药行业、旅游产业等出现频次较高,鞋业出次较低。
陕西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有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竞争面常用的分析模型包括国际市场占有率、口商品比较优势是评价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优势进行测度最普遍使用的方法是显提出了比较优势与产业竞争力的理论模型选择与比较优势原则的变动情况。如果相密集型产业有利于获得比较优势和竞争力此时选择资本密集型的产业,,有利于获得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426.86;F271
本文编号:2591801
【图文】:
基于产业组织理论的中国鞋业竞争力研究 31 日,共有 130 条记录与检索式相匹配,检索结果基本情况见表 2-1。表 2-1 中文文献整体情况Tab. 2-1 General information of the papers published in China类目文献数总参考数总被引数总下载数篇均参考数篇均被引数篇均下载数下载被比数量130 10935 1326 186768 84.12 10.2 1436.68 140.8以频次大于等于 3 次为界制作关键词共现网络图,从图 2-5(知网自动生成)可见频关键词包括:集中度、市场结构、市场绩效、产业组织、竞争力理论、SCP 范式际竞争力、产业发展政策、影响因素等,本文后续研究也基本从这些高频关键词方开。从各自之间相互连线看,集中度、市场结构、市场绩效、竞争力理论等关键词之前连线多,反映相互之间关系密切,这对指导本文的研究方向具有积极的意义。体产业方面,银行业、中医药产业、医药行业、旅游产业等出现频次较高,鞋业出次较低。
陕西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有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竞争面常用的分析模型包括国际市场占有率、口商品比较优势是评价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比较优势进行测度最普遍使用的方法是显提出了比较优势与产业竞争力的理论模型选择与比较优势原则的变动情况。如果相密集型产业有利于获得比较优势和竞争力此时选择资本密集型的产业,,有利于获得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F426.86;F271
本文编号:25918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591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