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航空企业也不例外。对于处在经济发展变革中的我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来说,实施技术创新、研究技术创新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的条件、发展的基础和提高竞争力的源泉与手段,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依靠有效的技术创新,必须建立规范完善的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因此,如何构建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选题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在分析我国航空企业技术创新所面临的技术环境及其技术创新现状的基础上,借鉴系统的分析方法,综合运用技术创新理论、产业演进理论、企业竞争理论、绩效理论和数据包络分析控制投影模型等相关理论,对我国航空企业技术创新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揭示了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构建了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促进我国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这一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重点研究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全文除绪论和总结展望外共有六章。其中第二章提出并分析了技术创新、竞争优势理论、绩效理论、企业持续创新理论等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从而为本文的研究奠定相应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对我国航空制造业企业的发展现状、技术创新情况以及存在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对中外航空制造业企业竞争力作了比较分析,指出需要依靠建立技术创新长效机制来提高企业及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第四章至第六章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揭示了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所需的创新环境;第七章通过对西飞的实证研究验证和分析本文构建的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及其评价体系。 航空制造业企业通过基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学习机制、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规划、企业家精神、组织模式创新、创新文化建设等来实现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建构。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是指在企业使命和创新战略指导下,为主动响应市场动态性变化,通过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有关的各种因素、环节、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动调节与控制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功能和过程,及时有效地为市场不断提供新的价值,从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的经济效益和持续发展的多层次综合性能力体系,其内生于企业独特资源、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以及一系列激活机制,以有效满足或引导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或新服务来体现。 论文将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划分为七个衡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维度,即学习能力、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资源配置能力、组织创新能力和战略计划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是一种方法、结构和工具,用来组织和创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各种指标。系统、科学、有效地评价企业创新能力,对于航空制造业企业科学地定位自身的技术创新状态,采取有效的技术创新战略,保持和提高航空制造业企业竞争优势,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此外,改善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创新环境,对于加快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进程,提高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效,推动航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273.1;F42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庄炯涛;;关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几点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1期
2 孟范祥;张文杰;杨春河;;西方企业组织变革理论综述[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王钢林,武哲;可持续发展与中国航空工业[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徐晨;张蔚;冯学东;王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研究[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吴友军;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商业研究;2004年11期
6 汪方胜,蒋馥;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若干思考[J];商业研究;2005年01期
7 曾蓓;;中国制造产业技术追赶模式选择[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8 王少君;尚欣欣;;基于产业集群下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9 陆翠萍;;论技术创新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效应[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10 易显飞,林慧岳,田富俊;技术创新主体论:哲学视野下的技术创新研究[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王迎春 贾学颖;[N];中国财经报;2006年
2 侯三省;[N];中国航空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泓明;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杜伟;企业技术创新激励制度论[D];四川大学;2002年
3 杨卫;高技术企业的区域产业生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4 范黎波;跨国公司技术转移与中国企业学习战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5 何骏;技术创新的国际互动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周剑;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张凌;基于DEA的企业技术创新项目评价与决策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8 陈军;企业组织绩效评估模型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9 杨栩;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10 谢志卿;企业战略与供应链管理策略匹配之绩效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
本文编号:
26075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607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