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业服务业是为工业企业提供生产性服务的产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工业服务业的地位、功能、细分行业及其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工业服务业在生产性服务业中,地位重要,作用巨大,功能多元,行业细分复杂,服务创新模式多样,但在服务提供商与客户的服务创新中,具有技术、能力、市场三个共同要素特征,对服务创新的进程和绩效会产生重要影响,这使得工业服务业企业的服务创新研究,既有复杂困难的一面,又有深入研究可行的一面。 通过对SP-C(SP指服务提供商service provider,C指客户client)互动的理念和模型研究和界定,深入分析SP-C互动的内涵、模式及平台,发现SP-C互动的本质及不同模式平台下互动的共性,对SP-C互动的特征进行提炼和总结,对服务业的SP-C互动模型进行了拓展,将互动特征,由技术、能力两大特征拓展为技术、能力、市场三大特征,并将客户企业的技术特征纳入技术特征的研究范畴,使得SP-C互动模型可以更好地应用到工业服务业企业的服务创新中。深入探析了工业服务业企业与客户在技术-能力-市场三特征,在互动过程中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 运用Stackelberg主从博弈模型,对SP-C互动过程中技术-能力-市场三个方面的特征对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了数学分析。把技术特征、能力特征、市场特征逐次加入工业服务业企业与客户企业互动过程中的博弈均衡分析。加入客户技术特征变量改变了客户企业在互动中的地位与作用,发现了互动双方在只考虑技术条件下的提高博弈收益的博弈策略。把能力特征、市场特征逐次加入博弈分析后,进一步发现能力特征、市场特征与技术特征的复杂关系,从而提出了复杂条件下提升服务创新绩效的互动对策。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工业服务业企业与客户的互动与工业服务业企业服务创新的绩效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合互动强度研究的结论,构建了工业服务业企业与客户互动创新的测量模型。对12家工业服务业企业进行了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利用SPSS13.0对263份有效问卷进行了处理,对样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检验了测量模型的信度和效度。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关分析、方差分析、结构方程分析对技术-业务-市场三维互动与工业服务业企业服务创新绩效关系的假设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支持了提出的假设。贡献与创新点如下: (1)结合工业服务业企业服务创新的特点,扩展了服务业创新的互动模型理论,把市场特征加入到互动模型中,并把客户企业的技术特征作为技术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之更贴近工业服务业企业服务创新的过程及企业与客户互动的实际。 (2)以技术-能力-市场三个特征对SP-C互动进行了深入剖析,构造了以技术-能力-市场三特征为基础的SP-C互动扩展模型,,分析了在博弈中三个特征之间的复杂关系,给出了双方在博弈中提升服务创新绩效的对策策略。 (3)把新建的SP-C互动扩展模型与互动强度的测量模型相结合,构建了测量SP-C互动扩展模型中的特征与服务创新绩效关系的测量模型。在模型中进一步分析了SP-C互动扩展模型,通过服务创新轨道推动服务创新,最终提升服务创新绩效的关系路径。 (4)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工业服务业主要行业的企业服务创新特征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工业服务业主要行业企业的服务创新过程中的互动特点。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73.1;F425;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治平;李慎杰;;知识创造与知识创新的内涵及相互关系[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杨奎;蔡小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企业竞争优势[J];当代经济管理;2006年03期
3 杨兴宪;刘毅;牛树海;;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的进展及展望[J];地理科学;2006年02期
4 段杰,阎小培;粤港生产性服务业合作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03期
5 郭韬;企业组织创新活动的一般流程[J];北方经贸;2004年06期
6 尹义省,方淑芬;当代制度创新理论与我国企业制度创新[J];管理工程学报;1996年02期
7 许庆瑞;郑刚;陈劲;;全面创新管理:创新管理新范式初探——理论溯源与框架[J];管理学报;2006年02期
8 谢洪明;王成;吴隆增;;知识整合、组织创新与组织绩效:华南地区企业的实证研究[J];管理学报;2006年05期
9 高鹏;;设计咨询企业的技术创新之路[J];中国工程咨询;2006年12期
10 付宏,苏晓燕;企业家社会网络与中小企业成长——结合华中地区的实证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攀枝花市科委 潘德均;[N];科技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黄维兵;现代服务经济理论与中国服务业发展[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2 韦影;企业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3 李建军;硅谷模式及其产学创新体制[D];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
4 邹蔚;技术有效需求与供给的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鲍华俊;非正式创新网络影响因素及其作用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史海锋;R&D项目组技术知识创造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3 邓丹;研发团队的知识共享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
26244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624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