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电力系统恢复控制的协调优化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5 11:29
【摘要】: 现代电力系统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而日趋复杂。日益增长的负荷需求与设备的相对老化之间的矛盾导致系统接近其运行稳定极限,易在级联故障条件下引发大停电事故。因此,如何在事故发生后快速、高效地恢复系统运行是电力系统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学习和借鉴已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一套全新的现代电力系统恢复控制的优化体系,着重从模型建立、求解策略、协作优化、整体寻优、时步概念、以及交互策略等方面进行研究。提高恢复控制的智能水平,改善总体优化效果,促成由传统的经验性决策方式向规范化、标准化决策方式的转变。论文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 (1)按照优化对象的不同,将恢复控制划分为机组启动的优化、网络重构的优化和负荷恢复的优化,研究各自的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提出电力系统恢复控制协调优化策略的总体框架,为恢复控制的优化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2)提出机组启动的优化模型和求解策略。模型以优化时间段内机组发电量最大为全局优化目标,同时计及各种约束条件。通过采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模型的相对有效性评估的定性方法与利用回溯算法求解背包问题的定量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求解。所提方法能较好地权衡对所求解问题的快速性和正确性要求。 (3)提出最优送电路径的通用模型和相应的智能优化算法解算模式。以寻找最短加权送电路径为优化目标,将网络重构建模为一个寻找图的Steiner树问题。利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并对算法本身进行优化以提高求解速度、稳定性和寻优效率。 (4)将传统意义的负荷恢复扩展到网络框架还未完全恢复的阶段,提出该阶段负荷重要性评价模型和负荷恢复优化模型,以及相应的求解策略。优化模型在数学上构成一个多属性决策问题,利用基于偏好数据包络分析(DEA)的评价方法对负荷进行相对重要性评估,采用基于价值密度的贪心算法确定优先恢复的负荷点。 (5)研究机组启动、网络重构和负荷恢复之间的协作机制。以恢复控制优化策略的总体框架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短期目标网的交互式恢复控制策略。利用离散化技术,将恢复控制这一整体问题分解为每一时步的子问题。在恢复过程的每一时步,以前一时步已经恢复的系统为基础,通过整体寻优,确定当前时步优先恢复的机组、线路和负荷点,由此构成综合指标最优或次最优的若干目标网络,逐步引导恢复控制过程。采用交互式技术,保证决策过程与实际恢复控制过程的结合。提出多智能体恢复控制优化决策体系的设计思想,研究各智能体之间的协作机制,提出恢复控制优化决策体系的协作模型。
【图文】:

示意图,机组出力,函数,机组


为机组 i(i=1, …, n)的启动时刻;Ts,i′是机组从启动率所需的时间;Ts,i″是机组从开始爬坡到达到最大大出力;Kpi是机组的最大爬坡速率。由图 3-3 可以,,0 (0 )( )1 ( )s iis it TC tt T ≤ <= ≥ 出力会按一定的曲线由空载到满载。系统的恢复过如图中虚线所示。机组实际的爬坡过程与恢复过程优化的角度,,机组的最大爬坡能力是对机组进行评件下机组能够带负荷的能力。某一机组并网后,其启动曲线来得到,如图中实线所示。有( ), ,p s, s, , , , , ,0 0( )s i s ii i i i s i s i s i s i s it T TP t K t T T T T t T T T ≤ < +′ = ′ + ′ ≤ < + ′ +′′ 图 3-3 机组出力函数示意图

初始状态,节点,无功,校验计算


E-30 节点标准系统为算例[107],节点和线路编号示于路长度参数和线路的单位充电无功参数。按照 110容为 8.7×10-9F/km,线路每公里充电无功 QC=输出优化结果是潮流计算,连通性校验,过电压以及自励磁校验计算适应度函数值以及约束条件的满足情况迭代判据If G ≤ 300否进行选择变异交叉操作G = G+1图 4-4 优化算法主流程图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224;F426.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建成;董志乾;王丽霞;;单排翅片管直接空冷机组运行防冻措施[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1期

2 李钟城;;推进节能改造 优化经济运行[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1年13期

3 胡延海;黑鹏;尹全胜;潘洪;;发电机组启动过程中高压缸上下缸温差大的原因分析与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09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赤夫;;国产300MW机组无旁路运行研究探讨[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2 韩巍;;基于Multi-Agent的电力系统重构优化算法[A];2006电力系统自动化学术交流研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刘连志;顾雪平;;不同黑启动方案对系统后续恢复影响的研究[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王焕麟;;昆钢25MW机组启动调试故障处理[A];2007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丁旭春;;西屋600MW机组的安装调试及消缺[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6 高景辉;杨寿敏;伍刚;李续军;骆贵兵;;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冷态启动上下缸温差大原因分析[A];2009年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透平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李续军;高景辉;骆贵兵;;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启动调试[A];2009年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透平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陈涛;邱光富;朱晖;;大方电厂快速恢复三台机组运行发电[A];2008年抗冰保电技术论坛论文集(一)[C];2008年

9 李宏伟;李继伟;刘为民;;220MW汽轮机组高加随机启动[A];山东省石油学会油田电力、通信及自动化技术研讨会优秀工程技术论文集[C];2009年

10 殷志龙;;汽机节能降耗分析与经济运行初探[A];2010江苏省“能源计量与节能减排”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西 劳尔;解除恢复控制台限制我有招[N];电脑报;2005年

2 记者 韩乐;秦电60万千瓦机组启动建设[N];渭南日报;2009年

3 广西 钟唯;使用WinXP命令恢复控制台不可不知的命令[N];电脑报;2003年

4 ;用恢复控制台修复WIN2000[N];电脑报;2002年

5 鲁承国 本报记者 谢q;廖坊水利枢纽工程首台机组正式发电[N];抚州日报;2006年

6 通讯员 蔺肖军;新源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首台机组启动[N];中国电力报;2006年

7 记者  刘双英;晋能公司2×135MW#2机组进入启动验收程序[N];大同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杨飞;华东琅琊山抽水蓄能电站首台机组启动[N];中国水利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邓小进;廖坊水利枢纽工程2号机组通过验收[N];抚州日报;2006年

10 特约记者 张海啸;元宝山发电公司4号机组正式移交投产[N];东北电力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刘强;电力系统恢复控制的协调优化策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2 胡朝阳;成本分摊理论和竞价博弈方法在电力市场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3 程改红;交直流电力系统恢复控制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徐兆红;腿式跳跃机器人运动规划与稳定性恢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张志明;汽轮机启动过程中安全经济优化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6 李希南;小型爆炸磁流体发电机实验装置研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工研究所);2006年

7 瞿寒冰;大停电后的负荷恢复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敏;机组启动时间的不确定性对系统后续恢复影响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2 罗宗杰;系统恢复中机组启动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燕华;电力系统恢复辅助决策系统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0年

4 韩巍;故障诊断与恢复控制在线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07年

5 徐德丰;区域电网安全保护技术的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6 徐婧R

本文编号:26285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6285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9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