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中国铁资源物质流和价值流综合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31 01:40
【摘要】:近二十年来我国钢铁的生产与消费的规模和结构都发生了剧烈而快速的变化,在导致巨大的资源环境问题的同时也对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定量地分析研究社会经济系统中铁元素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存量和流量变化对于促进铁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文构建了铁的国家尺度物质流分析框架,首次系统地对我国社会经济系统中铁的生命周期过程进行了定性的解析,,为接下来的物质流和价值流定量分析提供了一个指导性的分析框架。 基于存量与流量模型,论文探索性地在中国国家宏观层面上对铁资源循环开展物质流和价值流的综合分析研究,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定量地刻画出中国国家尺度上的铁物质流图景,核算了1991年-2011年我国铁的全生命周期流量规模及其结构变化情况,并绘制出了2011年中国铁流图。研究发现:2011年总共有91194.1万吨铁通过各种形式进入我国经济社会系统,其中国产铁矿石供应占51%,49%是通过国外进口铁矿石、粗钢、废钢、生铁等形式供应。2011年,我国3469.7万吨铁以钢材的形式净出口到国外,还有36890万吨铁在采选、生铁和粗钢冶炼以及废钢回收利用过程中被损耗掉。扣除以各种形式出口到国外的铁以及在生产等过程中损耗掉的铁,2011年我国铁的社会库存量净增加52978.3万吨。从1991年到2011年,我国各种含铁产品的产量和进出口量经历了一个逐年持续增长的过程。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我国是一个铁的净进口国而且总净进口量不断增长。对物质流分析结果进行进一步的熵分析,得出了2011年我国铁循环的统计熵的变化曲线图。研究发现:2011年我国整个钢铁生命周期过程中的相对熵的变化率为-38.69%,这意味着经过一个生命周期,含铁物质的聚集度在不断提高。 本文以物质流路线为基础,跟踪、描绘铁元素的价值运动循环,结合资源占用的来龙去脉转化路径,从中发现了改善的潜力环节与价值的转化情况,从而为开展工艺流程与技术创新的“废物减量化”的决策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图文】:

框架图,论文研究,框架,铁资源


论文研究框架

流程图,分析框架


间也包括时间边界)并明确研究目的,另外在有必要的情况下也要系统进行界定;②识别需要分析的过程单元和流股;③确定需要量,并收集数据进行指标的核算;④最后对结果进行讨论,发掘出其此可见,SFA 研究是对进出某一经济实体(区域、国家或全球)或的某种物质的迁移路径绘制流程图,建立分析模型,并进行结果计个过程。SFA 的一般性研究框架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426.1;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岳强,陆钟武;中国铜循环现状分析(Ⅱ)——具有时间概念的产品生命周期物流分析方法[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5年05期

2 葛晓梅;王京芳;孙万佛;;基于生命周期的产品环境成本分析模型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年05期

3 刘征,胡山鹰,陈定江,沈静珠,李有润;我国磷资源产业物质流分析[J];现代化工;2005年06期

4 徐明,张天柱;中国经济系统的物质投入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05年03期

5 陆钟武;论钢铁工业的废钢资源[J];钢铁;2002年04期

6 黄和平;毕军;张炳;李祥妹;杨洁;石磊;;物质流分析研究述评[J];生态学报;2007年01期

7 习岗,王国栋;广义熵在现代农业研究中的应用[J];大学物理;1998年02期

8 毛建素,陆钟武;物质循环流动与价值循环流动[J];材料与冶金学报;2003年02期

9 戴铁军;陆钟武;;钢铁生产流程铁资源效率与工序铁资源效率关系的分析[J];金属学报;2006年03期

10 刘毅;陈吉宁;;滇池流域磷循环系统的物质流分析[J];环境科学;2006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鲁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2 卜庆才;物质流分析及其在钢铁工业中的应用[D];东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其慎;中国铁矿石供需形势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本文编号:26890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6890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4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