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制造企业在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面临着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内外市场变化而带来的一系列挑战,保持中国制造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是无数企业家、政府官员和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大规模定制被认为是一种企业有效应对市场变化、提高竞争力的一种运营模式,可以有效提高中国制造企业的竞争力。这是一种综合利用大规模生产技术、柔性技术和先进生产技术,用接近大规模生产的成本、产量和交货周期实现一定范围的产品定制,并通过不断拓展定制范围来满足不同客户定制需求的一种运营模式。研究企业大规模定制能力的形成机理,即企业如何用接近大规模生产的成本生产定制产品,并且同时满足交货周期、成本控制和产量规模的能力,有助于企业成功地实施大规模定制,从而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 本研究支持以下观点,即中国制造企业是在内生增长因素先天不足的条件下,通过不断学习掌握市场上较为先进的技术和管理,从而不断提升企业能力,最终获得竞争优势。基于以上认识,本研究以中国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外部学习的研究视角,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分析中国制造企业的大规模定制能力形成路径,研究和分析企业的客户、供应商和竞争对手等利害相关者对企业大规模定制能力建设的影响,以此揭示中国制造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从国内外现有研究来看,目前尚未发现有相关的实证研究,因此,研究成果既有助于丰富相关的管理理论,也有助于指导中国制造企业的实践。 本研究采用理论研究、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研究工作。案例研究采用双案例研究的方式;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的结果用于构建研究模型,作为实证研究的基础。实证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作为数据收集的手段,以珠三角地区制造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企业为分析单位,共发放了745份问卷,回收有效答卷204份,最终回收率为27.4%;有效回收问卷中,88%的答卷人具有总经理或部门经理的头衔;在此基础上利用结构方程对概念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外部学习——无论是客户学习、供应商学习还是竞争对手学习——对大规模定制能力都没有直接的显著作用;(2)定制知识应用在客户学习、供应商学习、竞争对手学习与大规模定制能力之间起到显著的完全中介作用;(3)生产流程改进在供应商学习、竞争对手学习与大规模定制能力之间起到显著的完全中介作用;(4)模块化对大规模定制能力并没有直接显著的调节作用,模块化对内部学习实践的调节作用也有限,对生产流程改进也没有直接显著的作用,模块化的作用仅表现在对定制知识应用的正相关作用;(5)企业的规模、成立时间的长短、企业的所有制、企业所在的行业以及企业的市场分布等的差异对大规模定制能力都没有呈现出显著的调节作用。 与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比较,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1)提出并检验了外部学习、内部学习实践和大规模定制能力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将外部学习和内部学习实践作为重要的战略实施手段引入概念模型,揭示了大规模定制能力的形成机理;(2)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了客户学习、供应商学习和竞争对手学习在企业大规模定制能力建设中的作用,揭示了三者在作用机制上的异同点;(3)、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了中国制造企业大规模定制能力的形成机理,弥补了现有研究成果主要以工业发达国家的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的局限性;特别地,对于许多采用OEM、ODM生产模式的中国制造企业而言,建设大规模定制能力有助于企业进一步提高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4)、通过实证研究,揭示了模块化在大规模定制能力建设中所起作用的深层次原因,有助于纠正学术界和企业界实践大规模定制所存在的认识误区。这些研究成果丰富了资源基础观、知识基础观、动态能力观等相关运营管理理论,也为企业的管理实践提供了新的启示。
【图文】:
图4-2概念模型4.3研究假设4.3.1外部学习与大规模定制能力根据资源基础观、知识基础观和动态能力观理论,知识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力、取得较高绩效的决定因素(Wernerfelt,1984;Nonaka,1991,2007;Grant,1996;Teece et al.,1997),组织学习是企业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重要手段,因此,组织学习已经成为绝大多数的企业实现能力建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应对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所采取的重要手段(彭赓等,1999),而组织间学习被认为是企业从外部获取知识以实现能力建设最主要的方式之一(Schroeder et al,2002;许学国等,2004)。组织间学习的方式很多,目前学术界研究成果比较丰富的有市场学习(Sinkula,1994;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73.1;F4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岳平;促进我国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研究──以家用电器和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例[J];宏观经济管理;2001年06期
2 ;全球制造业发展趋势及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宏观经济管理;2004年10期
3 许学国,彭正龙,尤建新;全球化背景下的组织间学习模式研究[J];管理科学;2004年04期
4 王毅,陈劲,许庆瑞;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溯源与逻辑结构剖析[J];管理科学学报;2000年03期
5 刘志彪;张杰;;我国本土制造业企业出口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9年08期
6 王海军,孙宝元,王吉军,魏小鹏;面向大规模定制的产品模块化设计方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4年10期
7 吴隆增;许长青;梁娉娉;谢洪明;;吸收能力对组织学习和组织创新的影响——珠三角地区高科技企业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5期
8 疏礼兵;;网络视角下集群企业知识转移和学习路径[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12期
9 韩睿,田志龙;延迟制造:供应链管理下的大规模定制技术[J];科学管理研究;2002年02期
10 赵黎明,郑江波;大规模定制模式下供应链的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饶凯;大规模定制环境下供应链实施延迟生产的优化决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罗妤;大规模定制下基于实例的产品族配置实现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王海军;面向大规模定制的产品模块化若干设计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4 夏德;面向大规模定制的供应链机理与运作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5 郑江波;大规模定制模式下供应链战略联盟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孙靖;面向大规模定制供应链的企业协作模型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7 夏欣跃;面向大规模定制的延迟策略及其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李燕;基于大规模定制的第三方物流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
26896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689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