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中华民族传统医药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8 13:10
【摘要】:从民族特性来看,中华民族传统医药产业不仅是对汉族人使用的中医药的开发和经营,而且包括对藏药、蒙药和瑶药等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的开发和经营。为了叙述的方便,本文以“中医药”的大概念来统称我国各民族的传统医药,以“中药”来统称我国各民族的传统药物。 我国的中药产业基本定位是以中药农业为基础、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商业为枢纽和中药知识产业为动力的大中药产业,这正是本文研究的对象。目前,我国中药工业和商业企业虽有了一定规模,但产业化程度不高;以中药材专业化生产为特点的中药农业,还没有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作为以科研、教育、信息、技术服务、技术转让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医药知识产业则刚刚兴起。另外,根据中医药理论和临床诊疗需求,研究开发中医药的诊断、治疗、康复以及保健等方面的仪器、设备与器械等,也有望成为一个新兴产业。本文是从民族经济学的视野,研究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精粹的中医药学的产业化发展问题。本文的选题意义是: 其一,中医药的现代化开发关系到占中国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脱贫致富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问题。2004年2月29日来自《中国青年报》(警惕我国农村新的致贫因素)的一组数据显示,中国农村医疗保险享有率仅有12%,而且多是商业保险而不是社会保险。“因病致贫、返贫”在农村已不是个别现象。即使在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江苏省农村,在贫困户中,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也占60%以上。据调查,我国农村每年因常见和重大疾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已高达400多亿元,农村贫困人口中50%左右为因病致穷或因病返贫。当前,以西医为主的医疗体系费用高昂,如果不实行中西医结合的医疗体系,农民就越难以承受,就越贫困。这就是说,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医药学体系,对于中国这个巨大的农村市场,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是要达到经济和社会、城市和乡村、文明和生态、人与自然共同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其二,加入WTO以后,我国已成为国际上一个巨大的传统医药市场。以现代科技手段开发中药是我国“入世”后可以取得药品自主知识产权的主攻方向之一,是我国参与国际药品市场竞争、扩大出口的重要手段。当前,我国中医药行业市场运营绩效表现不够理想,中药工业效益增长弱于行业平均水平,产品科技化发展的速度缓慢,增长乏力。这一状况如不能得到迅速改善,不仅我国在国际现代植物药市场上与西方国家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大,而且在国内市场上也将面临发展后劲不足、市场份额不断地被蚕食的困境。 其三,开展传统医药产业化的研究,是人类医疗模式由单纯治疗转向预防与保健相结合的模式的需要,是创新药物研究开发的需要,是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是由传统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一项重要战略资源的禀赋决定的,是民族经济学研究的题中之义。 中华民族传统医药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 中医药产业正处在由传统生产方式向产业化方式转换的过渡之 中。之所以说过渡是因为它的规模还不够大,标准尚不完整,规范化 程度也不高。要真正实现产业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共分 九章,第一章通过简要考证中华民族传统医药学形成和传播的历史, 论述中华文化传播对于开拓中医药产业的重要性,介绍了笔者对于建 立现代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华民族传统医药学体系的思路。第二章在 对中医药学科特点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医药产业化的基本条件及 推进战略。第三章结合最新数据资料,对我国初具规模的中医药产业 结构体系作了分析,并进行了与整个医药行业的比较,明确了己取得 的成绩与尚存在的不足。第四章对我国传统医药的供需状况、市场培 育策略与市场管理模式作出探讨。第五章按照经济发育的不同层面, 对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的传统医药开发利用状况作了介绍,以冀对中华 民族传统医药产业化发展有所帮助。第六章从理论上论证了传统医药 产业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优势产业,并根据西部地区的传统医药发育基 础对西部地区传统医药产业运作模式作出探讨。第七章对中医药产业 核心竞争力作出判断,结合我国医药经济发展的实践,对中医药产业 国际经营理论进行研究。第八章对中关村科技园区最大的现代中药企 业—北大维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在传统中药现代化诸方面走在 了全国同行前列、创下单一品种销售额超过10亿元纪录的天津天士 力集团作了介绍。第九章根据文献资料,以同仁堂为标杆,分析了创 建于明、清两代的目前尚在经营的中药老字号企业经久不衰的经验。 本文力求在理论研究、研究方法和主要论点观点有所创新: ①本文从民族经济学提供的独特的“民族”视角,而不局限于“民 族区域”的空间范围,根据翔实的史实,钩稽了中华民族传统医药 学在各民族的优秀文化荟萃中形成、在交流中发展的轨迹;围绕着整 个传统医药体系的创新思路,分别探讨了传统医药的现代化发展、产 业结构与发展战略、科技创新与投资重点、实施步骤及成功案例。认 为我国的传统医药各具鲜明的民族特色,传统医药理论深深打上了民 族文化的烙印,传统医药的开发与营销不仅仅是产品的开发与营销, 也是文化的开发与营销。 ②中
【图文】:

出口总值,商品结构,中成药,出口额


占出口总值的25.42%;中成药出口1.12亿美元,同比增长1.75%,占出口总值的14.2%4。现将1993年一2003年我国中药出口额状况图示如下(见图3一2)。O甘OLJ行r产DS乙一朽J口白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图3一21993一2003年中药出口额(亿美元)3.中药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出口结构,中成药,中药材


222003337120666111811115.777180200025.333420055559.0002003年中药出口总值,三者的比重为5%9、25.%3和15.%7,中药材占中药出口的最大份额,中成药所占比重较小。见图3一3。图3一32003年中药出口结构图分析近5年的数据,中药出口商品构成没有大的变化。按照出口商品形态和国际市场用途,中药材和植物提取物属于天然植物药原料,中成药可以归为天然植物药制品,目前我国的中药出口以天然植物药原料为绝对主导,所占比例在80%以上,,天然植物药制品的比例较小。表3一6数据提示我国中药出口产品层次不高,低附加值产品多。2003年中药出口总值同比增长6.1%1,其中中药材增长7.7%5;提取物增长5.18%;中成药增长1.75%。中药出口整体增长速度不快,远低于中药产业的增长速度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F42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建峰;;献给祖国六十华诞的礼物——“鼎立壶”、“神龙吐绣壶”诞生记[J];江苏陶瓷;2011年04期

2 牧歌;;食草与食肉的民族[J];食品与健康;2001年05期

3 钟漫天;;传统童装的形制及其民俗事象[J];艺术设计研究;2011年02期

4 ;凯恩特3D硬千足金 龙翔天下 2012年凯恩特珠宝新品·生肖龙系列[J];中国宝玉石;2011年04期

5 牧歌;;别忘了你属于食“草”民族——谈自然的选择性对人类生物功能的影响[J];食品与健康;2002年07期

6 施云峰;;谈谈壶品与壶德[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1年05期

7 王衍丽;;闹市适雅地,茗香静宜心[J];茶世界;2011年08期

8 ;八百里皖江在行动[J];江淮法治;2011年13期

9 岳逢春;;神采飞扬的中国七月——献给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J];都市生活;2011年19期

10 王坤;;红星:国酒之尊[J];中国酒;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诸国本;;民族医药与文化自觉[A];2005全国民族民间医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刘婷婷;时杰;鲍彦平;陆林;;传统医药治疗阿片类物质依赖急性戒断综合征的系统评价[A];第十届全国药物依赖性学术会议暨首届中美药物滥用和HIV/HCV共病专题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王执中;;乙肝的民族传统医药治疗[A];全国民族医药专科专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1年

4 黎己贤;;民族传统医药八法论治风湿性心脏病临证心得[A];2003全国苗医药学术研讨会特辑[C];2003年

5 黄玉烨;;试论中国传统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策略[A];中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姜振坤;;防衰抗癌话绿茶[A];茶与健康生活主题征文选[C];2004年

7 曾宜镇;;传统医药能治现代病[A];2005全国首届壮医药学术会议暨全国民族医药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5年

8 姜再增;;世界传统医药热与濒危中药资源保护利用[A];濒危中药资源保护利用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黄鑫;;现代生物技术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A];2005全国首届壮医药学术会议暨全国民族医药经验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赵育松;;中药制剂现代化是传统医药发展的必由之路[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育宁;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N];宁夏日报;2005年

2 康韧 步雪琳;绿色崛起是中华民族最为迫切的选择[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5年

3 韦以宗 张伦;美国将立法承认传统医药[N];医药经济报;2001年

4 记者陈晨;WHO制订传统医药策略[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5 诸国本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尊重民族自治权利 振兴民族传统医药[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6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传统医学部官员 陈恳;什么是传统医药[N];中国民族报;2001年

7 李建平;抗战精神:凝聚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N];中国文化报;2005年

8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 刘华为;传统中医药立法势在必行[N];陕西日报;2006年

9 马骏;中埃签订传统医药友好协议[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10 厉秀昀;传统医药立法势在必行[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江;中华民族传统医药产业化发展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胡孝红;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3 林峰;对外开放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臧小丽;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赵刚;社会主义制度在延边地区的确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花永兰;当代世界民族主义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7 祁进玉;不同情景中的群体认同意识[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兰文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现代建构的双重文化进路[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高翠莲;清末民国时期中华民族自觉进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蔡旭群;国民教育体系中的民族精神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君超;中印传统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周芳;新时期中华民族凝聚力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孔凡瑜;统一战线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张传锋;传统医药的国际保护及我国的可行性选择[D];吉林大学;2007年

5 陈凌;传统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6 田晟;传统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王璐;传统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8 杨永苹;我国传统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问题探讨[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杜丽;传统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方式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10 曾中华;论传统医药的专门法保护[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031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7031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e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