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研究的能源政策探讨
发布时间:2020-06-09 18:36
【摘要】: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能源消费已成为人类社会经济得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的源动力之一。近几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消费量也越来越多,所产生的废弃物已经严重的影响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由于碳排放过多而引起的“温室效应”对人类的发展所起到的阻碍作用最为明显。因此,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协调发展问题已成为了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中国做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己成为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第一大国。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在发展低碳经济发展的道路上协调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已经成为我国如何更好更快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选取了1978-2010年间我国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碳排放数据,并结合Eviews7.0软件对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 (1)我国能源消费和实际经济互为因果关系。在1%显著水平下,能源消费每增加1%,相应的将带动实际经济增加1.66%。在短期内,我国能源消费每增加1%,则相应的带动我国实际经济增长0.54%,而滞后的能源消费却对我国实际经济的影响起到了相反的作用。 (2)我国能源消费是引起碳排放增长的原因。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能源消费每增加1%,相应的将带动碳排放增加1.03%,而在短期内却高达1.13%。 (3)分析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三者关系,,我国能源消费每增1%,则相应的我国碳排放量会增加0.78%,而在短期内,我国能源消费每增加1%,则相应的带动我国碳排放增长高达1.19%,实际经济每增长1%,则相应的会使我国碳排放量速度降低0.11%。 (4)为了实现我国的碳排放目标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政策措施来促进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之间的协调发展。
【图文】:
8 图 1-1 本文研究框架结构图 1.5 创新点经过充分的文献研读和科学研究,本文主要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对我国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以及碳排放问题进行逐步的分析,选用文献分析法、计量经济学方法、比较研究法、交叉研究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既研究了三者之
图 3-1 能源分类1.2 我国能源消费的总体特点(1)能源消费总量大,增长迅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经济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近年来的经济增长速度平均达到了 10%,导致了我国能源消费的总量增长迅速。如3-1 所示,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从 1978 年的 5.71 亿吨标准煤迅速攀升到 2011 34.8 亿吨标准煤,1978 年到 2011 年间共增加了 29.09 亿吨标准煤,特别是0 年至 2011 年短短的 11 年中共增长了 20.25 亿吨标准煤。可以清晰地看出,能源消费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而逐年增加,并且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剑锋,2012)。为了保持我国高速的经济增长,能源消费量的迅速增长给我国的能源供应系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426.2;F124;F205;F224
本文编号:2705085
【图文】:
8 图 1-1 本文研究框架结构图 1.5 创新点经过充分的文献研读和科学研究,本文主要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对我国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以及碳排放问题进行逐步的分析,选用文献分析法、计量经济学方法、比较研究法、交叉研究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既研究了三者之
图 3-1 能源分类1.2 我国能源消费的总体特点(1)能源消费总量大,增长迅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经济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近年来的经济增长速度平均达到了 10%,导致了我国能源消费的总量增长迅速。如3-1 所示,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从 1978 年的 5.71 亿吨标准煤迅速攀升到 2011 34.8 亿吨标准煤,1978 年到 2011 年间共增加了 29.09 亿吨标准煤,特别是0 年至 2011 年短短的 11 年中共增长了 20.25 亿吨标准煤。可以清晰地看出,能源消费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而逐年增加,并且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剑锋,2012)。为了保持我国高速的经济增长,能源消费量的迅速增长给我国的能源供应系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426.2;F124;F205;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熙保,王翊;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历程[J];当代财经;2001年04期
2 韩智勇,魏一鸣,焦建玲,范英,张九天;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分析[J];系统工程;2004年12期
3 蔡云;;我国天然气消费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硅谷;2011年13期
4 张明慧,李永峰;论我国能源与经济增长关系[J];工业技术经济;2004年04期
5 王海建;耗竭性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本积累内生经济增长[J];管理工程学报;2000年03期
6 陈首丽;马立平;;我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效应的统计分析[J];管理世界;2010年01期
7 魏一鸣,吴刚,刘兰翠,范英;能源-经济-环境复杂系统建模与应用进展[J];管理学报;2005年02期
8 郑博福,邓红兵,严岩,赵景柱;我国未来能源消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分析[J];环境科学;2005年03期
9 陈操操;张妍;刘春兰;王海华;李铮;;北京市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检验分析[J];环境科学;2012年06期
10 王志轩;潘荔;张晶杰;杨帆;;我国燃煤电厂“十二五”大气污染物控制规划的思考[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吴明明;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赵芳;基于3E协调的能源发展政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3 霍宗杰;能源结构与粗放型经济增长[D];兰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050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705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