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应用服务提供商模式外包关系的建立与协调

发布时间:2020-06-12 04:07
【摘要】: 近年来,应用服务提供商(ASP)模式已经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它为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新的途径,如何建立并协调客户与提供商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已成为目前国内ASP市场的重要课题,然而,学者们对此仍缺乏深入的研究,无法为实践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正是源于这种理论研究的缺失和实践经验的迫切需要。 基于客户与提供商期望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伙伴关系的基本假设,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关系的建立与协调问题,本文秉持系统性思维和权变思想,应用多学科的理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的途径,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研究ASP模式及其市场的基础上,分析外包关系中的相互依赖、机会主义与信任问题,并从客户的角度,研究如何构建一个成功的外包关系,最后研究伙伴关系的协调问题。 研究表明,ASP模式成长主要来自技术、经济、市场与管理等方面因素的驱动,复杂的ASP市场生态中存在着众多参与者,彼此间的相互协作、共同进化是维持健康市场生态的重要保证,同时,ASP模式中存在着种种风险因素,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缓解策略,因此,建立与协调客户与提供商外包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它涉及相互依赖、机会主义、相互信任以及协调机制的问题。其中,相互信任是双方合作的基础;恰当地管理相互依赖性、有效地治理机会主义行为,有利于改善关系绩效;而维持稳定的外包关系需要有效的协调机制,需要着重考虑协调方式、协调重点以及协调机制的演化。 本文的总体创新表现在对客户与提供商外包关系的建立与协调进行系统的分析。在具体研究中,通过对IT外包理论的全面梳理,在一定程度上确立ASP模式研究的理论框架,并揭示IT外包成功的关键因素;应用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研究ASP模式,并从风险因素和风险后果两个层面分析ASP模式的风险状况,提出相应的风险缓解策略;系统分析客户与提供商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以及机会主义行为的表现形式,提出机会主义行为的治理机制,并应用博弈理论分析这些治理机制增进相互信任的机理;系统地分析影响客户对提供商信任的主要因素,提出提供商如何赢得客户信任的五个途径;为客户如何建立和管理与提供商外包关系制定一个综合性指导框架,建立一个评价ASP提供商的指标体系,详细给出服务级别协议应涵盖的内容,提出设计ASP外包合同应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系统地分析影响客户与提供商协调方式选择的因素,提出关系协调应该关注的五个方面的重点,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借鉴软件工程中的能力成熟模型的思想,定义客户与ASP提供商之间五个层次的合作关系强度,并从合作关系强度和关系持续时间两个维度来考察协调机制的演化特性。
【图文】:

框架图,基本研究,框架,ASP模式


互信任、合作共赢的伙伴关系,以及如何有效地协调和维护这种关系的问题。.3.2研究重点本文的基本研究框架如图1.2所示。总体而言,为了实现本文的研究目标,需要重点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议题:首先,研究ASP模式的成因、风险与市场生态。不管是提供商还是客户,它们应该正确地理解和把握ASP模式的成因与价值所在、风险与市场生态。只有这样,它们之间才有可能建立一种成功的伙伴关系。其次,研究如何评价和管理相互依赖性,如何治理合作关系中的机会主义行为以及如何建立相互信任基础。信任是组织间合作的基础,相互依赖性和机会主义也是组织间关系建立与管理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在ASP模式中,客户与提供商伙伴关系的建立与协调也无法回避这三个基本的问题。第三

决定因素,依赖性,客户,成本


提供商依赖的脆弱性就越强。根据shaPiro和v硕an(1998)[z551印.103)对锁本的分类,可以进一步将切换成本分成有形与无形的成本,,有形成本偿或毁约损失;②相关专门性资产投资的损失;③重新培训的费用;据的移植成本;⑤失去原有提供商给予忠诚积分的利益;⑥寻找新的之建立外包关系的成本(或转为客户内部提供应用服务所需增加的基础应用软件的开发成本)等;无形成本包括:因应用服务中断可能导致业润或商誉损失、使用人员的重新适应过程等。切换成本实际上也受到重要性、复杂性、外包规模以及可供选择的提供商数量的影响。应用、越复杂、外包规模越大,切换成本就越高;如果没有可供选择的提户自身无法实现相应的rr应用服务,则意味着客户完全被提供商锁定,有非常大的切换成本。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407.6;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淑静;郝舒;;ASP取代国内传统ERP实施模式的理性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6年25期

2 林建宗;;论信息技术外包模式的演化[J];商业时代;2007年02期

3 流星雨;IT外包 需求大于行动[J];中国电子商务;2003年Z1期

4 易观;银行IT外包不容乐观 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是IT外包商最具希望的"救世主"[J];数字财富;2004年04期

5 唐晓辉;CIO怎样做好IT外包?[J];知识经济;2005年01期

6 ;大连,中国IT外包中心[J];中国科技产业;2005年02期

7 孙世杰;做IT外包 先修“内功”[J];软件世界;2004年10期

8 流星雨;IT外包 需求大于行动[J];中国电子商务;2003年Z2期

9 郑佳;如何看待IT外包[J];互联网周刊;2004年24期

10 ;外包服务进驻中小企业[J];电子商务;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桂荣;;基于ASP的网上人事管理系统[A];创新·融合·发展——创新型煤炭企业发展与信息化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席桂华;;基于ASP的网络办公系统[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信息化专委会2007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潘娟;王玉洁;刘莹莹;;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4 黄明迪;;利用ASP自行构建动态校园网[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5 黄明迪;;利用ASP自行构建动态校园网[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袁毅桦;黄耀威;周子凡;朱英q;;有机化学网络考试系统开发与应用[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莫岚;;基于ASP的查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广西图书馆学会2008年年会暨第26次科学讨论会论文评选集[C];2008年

8 金光华;黄大庆;陈桢铭;;在企业信息化环境中的会计信息化定位研究(续)[A];中国会计学会第四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9 牟琦;马宪民;;面向电子商务的企业网站建设方案[A];第十五届全国煤矿自动化学术年会和中国煤炭学会煤矿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鲁娆;;基于Web的图像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探索创新交流--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肖朝虎;伟库联手Intel在线服务 IT外包比ASP更可行[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2 记者 沈娟;银行业探索IT外包路[N];国际金融报;2004年

3 秦海波;IT外包,中国企业有多少机会[N];经济日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陈建辉;IT外包:中国市场正诱入[N];经济日报;2004年

5 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产品技术及专业服务集团管理服务部总经理 潘家驰;打破银行IT外包坚冰[N];金融时报;2005年

6 黄兴;中小企业需要个性化的ASP[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吴限;为中国ASP产业鼓与呼[N];计算机世界;2000年

8 IDG电讯;IT外包的商机来了[N];计算机世界;2001年

9 钟志敏;财务ASP从哪里入手?[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王宏;ASP接手企业信息化[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建宗;应用服务提供商模式外包关系的建立与协调[D];厦门大学;2007年

2 任怀飞;ASP模式下IT外包中的风险缓解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3 陈玮;基于ASP的国有林区区域信息化模式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4 吉建民;提高ASP效率的若干途径及服务机器人上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姜康;网络联盟企业生产管理关键技术及ASP支持平台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6 卢晓红;面向ASP的协同设计与车间生产物流精益规划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7 董新建;山东省信息产业竞争力评价及信息化推广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8 李林;蛋白质—蛋白质对接方法的研究和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唐国锋;不对称信息下应用服务外包合同与应用服务供应链风险分担合同[D];重庆大学;2011年

10 耿旭;马来酰亚胺聚谷氨酸天冬氨酸聚合物药物载体系统的建立及装载顺铂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苏嘉;基于ASP的高校网上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云南大学;2010年

2 李敏;网上考试系统[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3 刘培跃;基于Web的工艺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4 齐艳茹;贸易公司网上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05年

5 何峰;ASP技术设计在企业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5年

6 徐世河;高等院校电子商务模拟实验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苏州大学;2005年

7 陈辉;ASP模式下的多视图系统权限管理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6年

8 郝莉萍;电子商务教学实验模拟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吉林大学;2006年

9 周雪燕;在线考试系统的开发及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伟宇;基于WebGIS的旅游信息网站设计[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089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7089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0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