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低温挤压添加淀粉酶的脱胚玉米生产糖浆的糖化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5 07:54
【摘要】: 目前国内外传统的双酶法制取淀粉糖浆的工艺为:玉米→浸泡→分离胚芽→分离蛋白质→淀粉洗涤→淀粉浆调制→喷射液化→糖化→灭酶→过滤→脱色→离子交换→糖浆。此工艺中使用的淀粉是采用湿法生产的。湿法生产淀粉有其优点:全部工序是物理加工过程,能获得纯度较高的淀粉。但湿法加工淀粉的缺点是:(1)流程长、投入大;(2)用水多,废水处理负荷大;(3)喷射液化工序耗能高。针对以上情况,Linko等提出了高温挤压淀粉制取糖浆的研究,但是糖化时间长,糖化液过滤速度非常慢。本文进行了低温挤压添加淀粉酶脱胚玉米制取葡萄糖浆的试验研究,以干法生产的脱胚玉米为原料,并省去传统双酶法淀粉糖浆工艺中的喷射液化工序,提高糖化液过滤速度,缩短糖化时间,提高糖浆收率,并能大幅度降低生产投资、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能耗。在发明专利《挤压蒸煮淀粉糖浆原料的加工方法、加工装置和糖化方法,专利号:ZL200510045327.1》和《挤压加酶淀粉糖浆原料的加工方法、装置和糖化方法,申请号:200710015601.X》及其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了本文研究添加酶制剂脱胚玉米挤出物的液化、糖化方法,以获得脱胚玉米制取葡萄糖浆的新工艺,为葡萄糖浆及其深加工制品生产提供综合经济效益较好的技术支持。 (1)探讨了挤压-糖化系统参数(挤压时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酶量、挤压机螺杆转速、液化时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酶量、液化时间和糖化时葡萄糖淀粉酶添加量)对添加耐高温α-淀粉酶脱胚玉米挤出物制取葡萄糖浆各项考察指标的影响。对各考察指标的分析与优化处理,得到较优挤压-糖化系统参数组合,经过验证试验表明,挤压添加耐高温α-淀粉酶脱胚玉米制取葡糖糖浆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而且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试验。通过正交试验和验证实验结果,得到了较优挤压-糖化系统参数:挤压时耐高温α-淀粉酶添加酶量为0.80L/t、挤压机螺杆转速140r/min、液化时高温α-淀粉酶添加酶量0.60L/t、液化时间20.0min、糖化时葡萄糖淀粉酶添加量1.50L/t。 (2)探讨了挤压-糖化系统参数对添加中温α-淀粉酶脱胚玉米挤出物制取葡萄糖浆各项考察指标的影响。对各考察指标的分析与优化处理,得到较优挤压-糖化系统参数组合,经过验证试验表明,挤压添加中温α-淀粉酶脱胚玉米制取葡糖糖浆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而且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试验。 通过正交试验和验证实验结果,得到了较优挤压-糖化系统参数:套筒温度75℃、挤压时中温α-淀粉酶添加酶量为10.0L/t、液化时中温α-淀粉酶添加酶量4.6L/t、液化时间28.0min、糖化时葡萄糖淀粉酶添加量0.9L/t。采用上述较优参数,得到糖浆的考察指标与挤压添加耐高温α-淀粉酶对比,可以看出,糖化液过滤速度、糖浆DE值、比重、出品率、淀粉转化率等指标相当。 (3)传统双酶法制取葡萄糖浆生产工艺中,淀粉原料经过调浆后经过糊化、喷射液化、糖化、精制等工序,得到葡萄糖浆。采用挤压加酶脱胚玉米制取糖浆时,省去了喷射液化,而且糖化时间有传统的36~40h缩短至12h。同时使用的原料为脱胚玉米,不是商品淀粉,省去了淀粉湿法生产工艺,节约用水,而且环保。 (4)脱胚玉米主要的化学成分为淀粉、脂类、蛋白质等。在挤压过程中这些物质发生了复杂物理、化学变化。 采用“急停法”—将挤压机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即刻停止螺杆的转动,迅速打开套筒,在5min内将挤压机沿螺杆中轴线左右打开,沿螺杆分段采集样品。测试每段物料的相应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取料部位向挤压模孔方向推进,淀粉含量降低,淀粉的糊化度和降解程度增大,尤其在添加酶制剂后降解程度更大,还原糖含量增加,添加的酶制剂活性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和脂类含量降低,抗性淀粉含量增加。 (5)研究挤压过程中淀粉-脂类、淀粉-蛋白质复合物产生规律。通过CI、DSC、红外光谱和X-射线分析淀粉与脂类和蛋白质发生复合的情况。 CI分析结果表明,淀粉/胚芽混合挤出物、淀粉/蛋白粉混合挤出物的CI表明,淀粉与脂类、蛋白均发生复合反应,产生新的物质,使直链淀粉结合碘的能力降低。随着胚芽或蛋白粉添加比例的增加,CI增大。添加中温α-淀粉酶和高温α-淀粉酶脱胚玉米挤出物CI值较高,均大于55。但是淀粉-脂类复合物结够不稳定,可以分离。 DSC分析结果表明,淀粉与十六酸混合挤出物的熔融焓变也随着十六酸添加比例的增加而升高。表明在挤压过程中淀粉与十六酸发生复合,产生复合物的数量多,在升温过程中就需要吸收更多的热量,因而导致吸热峰焓变升高。而且复合物的熔融吸热峰尖峰温度均100℃。 FT-IR分析结果表明,淀粉-脂类复合物的红外图谱表明没有新官能团特征吸收峰出现,说明挤压淀粉/胚芽没有基团产生。原淀粉与挤压淀粉的红外谱图可以看出没有官能团特征吸收峰出现和消失,说明挤压淀粉没有新物质生成,仅可能发生晶型的改变,而非化学结构改变。原淀粉与蛋白粉挤出物红外图谱可以表明挤压纯蛋白可能发生降解,进而催生较多酯基。 X-射线分析结果表明,原淀粉经过挤压处理以后,大部分的微晶消失,只有少量的微晶存在,亚微晶数量增多,同时相对应的衍射峰强度降低,并产生了一个具有高强度的特征衍射峰,这表明在挤压过程中产生了具有较强衍射特征峰的新物质。在挤压过程中,添加中温酶的脱胚玉米结晶结构破坏程度比添加高温酶的脱胚玉米的稍大。添加酶制剂脱胚玉米挤出物的X-射线图谱与原脱胚玉米的X-射线图片相比较,可以看出,挤出物的衍生峰强度低,在挤压过程中淀粉的结晶结构破坏,有淀粉-脂复合物的衍射峰出现。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426.82;F224
【图文】:

直链淀粉,螺旋结构,分子结构


图 1-1 a 直链淀粉的分子结构;b 直链淀粉的螺旋结构Fig.1-1 a Molecule structure of amylose; b Double helix of amylose in starch

支链淀粉,结构模型,分子结构,葡萄糖残基


图 1-2 a 支链淀粉的分子结构;b 支链淀粉结构模型Fig.1-2 a Molecule structure of amylopectin; b Model of amylopectin struc直链淀粉是一种线性多聚物,由α-D-葡萄糖通过α-1,4糖苷键链接而成的链状螺旋,每六个葡萄糖残基组成螺旋的一个节距,节距内部只含有氢原子,呈疏于螺旋外侧(见图1-1b)。直链淀粉除了除了直链分子外,还有一种在长直链上的分枝的分子,分枝点是α-1,6糖苷键连接,平均每180~320葡萄糖残基有一个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正军,申德超;用挤压脱胚玉米生产酒精的试验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2年04期

2 韩颖;;利用脱胚玉米酿制超干基酒的研究[J];酿酒科技;2009年04期

3 申德超,解铁民,魏敬冕;以挤压膨化脱胚玉米作啤酒辅料的试验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2年05期

4 王志坚;以脱胚玉米为辅料酿制淡爽型啤酒的研究[J];山东食品科技;2004年05期

5 涂俊铭,邱昌恩,陈阿扣,顾国贤;啤酒专用麦芽糖浆的生产及应用[J];酿酒;2002年02期

6 王志华;申德超;王国庆;刘尼亚;;挤压对脱胚玉米啤酒辅料中抗性淀粉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10期

7 翟瑞文,李雁群,陈子林,佘世望;玉米面筋的酶水解[J];食品工业;1997年03期

8 关正军,申德超,刘远洋;挤压膨化对玉米淀粉糊化程度影响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3年01期

9 关正军;申德超;;挤压膨化工艺参数对玉米淀粉出酒率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9年S1期

10 张福维,张维华,侯冬岩,肖德宝;多次添料酶法提取菊花挥发油的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申德超;奚可畏;马成业;王国庆;张春野;;低温挤压加酶淀粉质原料及应用[A];纪念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成立30周年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CSAE 2009)论文集[C];2009年

2 申德超;肖志刚;;量纲分析的函数理论建立挤压脱胚玉米生产淀粉糖浆的经验公式[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分册[C];2005年

3 孙清瑞;谷克仁;仁卫东;;大豆磷脂酶改性实验[A];中国粮油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下册)[C];2004年

4 杜雪;李保国;历博文;曲东平;李铁军;黄丽华;田景振;张孝卫;;水牛角粉酶解提取方法探讨[A];药用植物化学与中药有效成分分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5 胡婷;陆文清;;豆粕多菌种固态发酵条件的初步优化[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6 肖作兵;孔淑华;;酶法水解鸡肉蛋白的研究[A];第七届中国香料香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侯林;田景振;;水蛭酶提取工艺的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制剂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刘杰模;李先文;;酶解罗非鱼下脚料制备降血压肽[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9 熊善柏;赵思明;刘友明;席文博;;大米蛋白的酶水解动力学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蓓;马海乐;;马铃薯渣蛋白抗氧化肽酶法制备技术研究[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工程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总院;酶法生产低聚木糖[N];中国化工报;2002年

2 魏公铭;酶法生产低聚木糖开发成功[N];粮油市场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成业;低温挤压添加淀粉酶的脱胚玉米生产糖浆的糖化试验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2 孙尚德;酶法合成阿魏酰基脂肪酰基结构酯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3 任健;葵花籽水酶法取油及蛋白质利用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4 章绍兵;水酶法从油菜籽中提取油和生物活性肽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5 陈善峰;低温挤压加酶大米作啤酒辅料的试验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6 周俊清;酪蛋白肽及其苦味肽功能特性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7 刘亚轩;超声作用下脂肪酶催化豆油水解反应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8 金青哲;红花籽苯丙烯酰5-羟色胺提取纯化及活性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9 何东平;水相酶法同步提取冷榨花生饼中蛋白质和花生油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10 万会达;甜菊苷的酶促糖基化和水解反应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玉玲;低温挤压添加淀粉酶脱胚玉米生产超高麦芽糖浆的试验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关正军;挤压膨化脱胚玉米生产酒精的试验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3 叶向库;用挤压膨化脱胚玉米生产酒精的试验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4 张绪霞;加酸挤压膨化脱胚玉米制备酒精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5 朱丽梅;鸭胚蛋白酶解工艺优化及酶解多肽功能性评价[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6 许雄;鸡骨渣的酶解及其应用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

7 杨永芳;贻贝酶解多肽制备工艺及抗前列腺癌活性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1年

8 汤海鸥;酶解提取松针粉挥发油和葛根黄酮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6年

9 王大海;磷脂酶A_1催化水解大豆浓缩磷脂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汤华成;多烯磷脂的制备技术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141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7141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a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