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能源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6 18:12
【摘要】: 能源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现代经济是建立在煤、石油、天然气、水电和核能等能源基础之上的。对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中国而言,能源对支撑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我国人均石油储量只有世界人均值的1/10,人均天然气储量是世界人均值的23%,我国每发一度火电要比别人多消耗20%的煤,每年燃煤排放的硫和每年生产硫酸的用硫量一样大。面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我国如何实现能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挖掘储量,提高能源开采效率和各环节利用效率,大力开发核电、风电等新能源和再生能源,才能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创新主体,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只有加快技术进步和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才能解决我国能源发展的瓶颈问题,保证能源的可持续供给。因此,找出影响能源企业技术能力和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研究它们对能源企业的作用机理,采取有效途径和措施来促进能源企业技术创新,提升创新绩效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因此,本论文以能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因素作为研究对象,借鉴技术经济学、系统工程等理论对各关键因素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剖析,并运用模型推导、实证分析、系统仿真等方法,研究了各因素对能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路径和强度。研究主要有以下内容: 首先,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影响能源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创新文化、网络能力、产权激励、市场结构、政府政策制度、技术能力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们,他们洞察市场机会、制定创新决策、组织实施创新并通过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来促进技术创新;创新的文化氛围对企业、员工具有导向、约束、激励、凝聚功能;以利用创新网络整合资源的能力和企业组织学习的能力为核心的网络能力对技术创新至关重要;技术创新活动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归于产权激励功能的发挥和激励机制的不断完善;技术能力包括研发能力、营销能力、技术学习能力是技术创新得以实现的基础。市场对创新具有自组织的机制,是一个实施费用低,效率高的激励制度,最有利于实现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是以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协作共生的市场结构;能源企业关键技术的开发政府起着关键作用;技术创新离不开必要的制度条件,技术创新步伐的加快,要以制度创新为前提。 其次,根据影响能源企业技术创新关键因素分析,以技术创新绩效为结果变量,技术能力和创新意愿为中介变量,构建了能源企业技术创新关键影响因素作用机理的概念模型,提出了12个研究命题。对不同能源行业的361个企业进行了能源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相关研究命题进行了实证研究,11个研究命题得到验证。研究表明这些关键因素通过技术能力、创新意愿对能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产生影响;技术能力对能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具有直接正向影响,创新意愿对能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 然后,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SD),构建了能源企业技术创新作用机理系统动力模型,利用仿真模型中影响因素变量,通过测试函数模拟了不同因素变化对系统的冲击效应。研究表明:能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在不采取任何政策调控或其它促进措施情况下,在可预期的未来时期内呈缓慢增长趋势。提高政府政策制度的影响力后系统发展趋势变化幅度最大,其次为加强市场环境和寡占型的市场结构的促进作用、提升企业网络能力、改善产权激励合理性及提高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文化水平。 最后,提出提升能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策略途径。提升能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建立创新文化,营造自主创新氛围;完善市场环境和寡占型的市场结构;以产权激励为核心,实施积极有效的人才激励政策;加强政府对技术创新的引导;利用创新网络,提升能源企业的网络能力几个方面有机融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273.1;F426.2;F224
【图文】:

正外部性,成因,效率,边际收益


而a又没有向b索取补偿(负外部性)或提供报酬(正外部性)。对于正外部性来说,如图1-2所示,产生外部性的一方并没有得到全部收益,其私人边际收益(MPR)小于边际社会收益(MSR),MSR与MPR两者的差额就是边际外部收益(MER)。由于私人边际成本(MPC)不发生变化,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实际所生产的产量QP小于社会最优生产量QS(如图1-2所示),即私人生产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这样,从社会福利的角度来看,资源配置出现低效率状态,帕累托最优没有实现。第04期 赵红梅:能源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 J152-27-27

态度,道德观,价值观,企业


而行为意愿(BI)则受到态度(A)与主观规范(SN)两者的共同影响。如图1-5所示。态度是企业在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是行为主体对外界事物的内在感受、情感和意向。感受、情感和意向这三个要素具有协调一致性,激发态度中的任何一个表现要素,都会引发另外两个要素的相应反应。情感是和企业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评价和体验,它包括道德感和价值感两个方面;感受是指企业对事物存在的价值或必要性的认识,它包括道德观和价值观,价值观以得可偿失为条件来影响人们的行为,而道德观则能使企业不惜任何代价来达到一些目标目的;意向是指企业对待或处理客观事物的活动,是欲望、愿望、希望、意图等行为的反应倾向。本研究中企业技术创新意愿是指:企业愿意为技术创新的实施付出一定的代价,主动进行技术创新。这个意愿受企业的态度和主观规范影响,而企业的态度又受制于企业内部因素(产权激励、网络能力、创新文化、技术能力)和外部因素(政府政策制度、市场环境和寡占型的市场结构)的影响。技术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2011年 第04期 经济与管理科学辑 J152-27-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新严 ,吴添祖;影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总体绩效水平的因素和对策[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03期

2 黄艳红;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实现途径[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许皓,严鸿和;国企技术创新绩效不佳的分析与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2000年10期

4 唐晓华,唐要家,苏梅梅;技术创新的资源与激励的不匹配性及其治理[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11期

5 孙春晓;周彦;;网络组织技术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分析立法经验的启示[J];北方经济;2008年19期

6 孙春晓;周彦;;基于网络环境的技术创新绩效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分析[J];未来与发展;2008年12期

7 曲永义;;不同规模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与政府的政策导向[J];求索;2009年02期

8 高建;汪剑飞;魏平;;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指标:现状、问题和新概念模型[J];科研管理;2004年S1期

9 夏伟怀;秦桂香;陈治亚;;基于层次灰色模型的铁路技术创新绩效综合评价[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5期

10 熊鹏;江苏技术创新绩效“南北差异”的实证分析[J];唯实;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跃华;苏翔;;企业创新采纳决策实证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盛亚;单航英;;利益相关者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关系——基于高度平衡型利益相关者的实证研究[A];浙商创新——从模仿到自主[C];2008年

3 胡鞍钢;;2013中国:世界最大技术创新国[A];国情报告第十六卷2013年[C];2015年

4 王冬梅;;论技术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价值定位[A];中国当代教育文集(十二卷)[C];2003年

5 李胜兰;麦景琦;张一帆;;企业经营环境、产业扶持与企业技术创新[A];市场经济与创新驱动——2015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分会场文集[C];2015年

6 刘s

本文编号:27163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7163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5e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