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省间差异的区域电力市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8 17:00
【摘要】: 我国部分区域普遍存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省间发展不平衡、省间经济差异较大的问题。在区域电力市场建设中,该问题将引起区域内省际失衡、省间分配不公平和社会整体福利损失,不利于调动相关省参与区域电力市场的积极性和区域经济社会的均衡、协调发展。本文基于经济学原理和电力市场基本理论,全面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省间差异问题,提出基于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省间差异的区域电力市场机制。取得如下主要成果: (1)评价了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省间差异。以省为节点,分别从电力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进行了评价:一方面,基于成本分析法,以单位发电成本作为指标,评价了发电成本及其省间差异;另一方面,基于“投入-产出”原理的“电力费用-生产成本”分析法和BP神经网络技术,分别评价了工业和居民生活用电的电价承受能力及其省间差异。 (2)分析了我国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的相关问题。针对我国区域电力市场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描述了建设思路、基本原则和“路线图”,建议采取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健全法律法规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和完善技术支持系统等对策。 (3)提出了区域电力市场调节新机制。基于福利经济学和差异性电力租金理论,运用“庇古税”方案的“税收-补贴”措施对区域电力市场进行调节和修正,并分别以发电侧竞争和批发竞争两种市场模式为案例,分别建立了采取市场调节措施前后的单时段竞价上网和市场交易模型,实现了市场主体之间的“省间”公平竞争,解决了市场失灵问题。 (4)提出了区域电力市场电价新机制。将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省间差异的评价结果作为影响因素纳入电价制定和形成过程:一是上网电价。发电机组被征税后,税收“内部化”为机组发电成本,实现了对发电成本的“省间”折扣;二是销售电价。电网公司(或供电企业)获得补贴后,需要履行的第一项义务就是制定基于用户电价承受能力的销售电价。因此,本文以省为节点,建立了基于用户电价承受能力及其省间差异的销售电价模型,提高了电网公司(或供电企业)利润、用户效用和社会整体福利。 (5)提出了区域电力市场监管新机制。电力监管机构在做好电力市场常规监管工作时,还需要运用“庇古税”方案,建立区域电力平等基金的税收和补贴机制。向低成本省的发电机组征税,向低电价承受能力省的电网公司(或供电企业)提供补贴,获得补贴后,其需要履行的第二项义务就是开展电力普遍服务。因此,本文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结合电力普遍服务的公共物品特性和信息不对称性,从电力监管机构的角度出发,考虑个人理性和激励相容约束条件,建立了一种激励相容的电力普遍服务实现机制,实现了对电网公司(或供电企业)的成本补偿和经济激励,克服了单纯成本补偿机制的激励力度不足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426.61
【图文】:

对比图,区域电力市场,基金,发电机组


5一1发电机组出力对比图从表5一2可以看出,根据政府事先设定的金税的征税规则,在参与区域电力市场竞价的8台机组中,需要向3、4省)的4台发电机组(3,1)、(4,1)、(3,2)、(4,2)征收基金的基金税总额为11971.85元,区域电网公司总购电费用增加了1242

电力系统,节点,区域电力市场,华北电力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博十学位论文采用文献「92」中修改的IEEE一57节点电力系统作为区域电力市场交易的网络架构,用以模拟5个省的区域,如图5一2所示。54吸辱飞凰,,厂厂厂 厂\口 口 ,,犷 犷 犷 11144444月月月月月 月.月 月 /’ ’ i\\\\\\/’ ’ ...lll46.../////////月 月月 47....卜 /////////。。, ,久妙 妙_丫 ;;;;;;;;;, ,,、 、、、、、、、、、、、、、、、、、、、、、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沙’ ’.们 们/尸 尸 尸____二二 二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麻永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江苏省小城镇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区域差异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5期

2 高志刚;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及区域经济差异研究述评[J];当代财经;2002年05期

3 J.-J.拉丰,张昕竹;发展中国家普遍服务义务的经济分析[J];当代财经;2004年01期

4 宋永华;孙静;;欧洲的电力市场发展及对我国的启发[J];电力技术经济;2008年03期

5 王建新,彭巨,吴战江;电力市场营销分析中的两类建模问题[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1年02期

6 张福伟;闫璐明;赵怡明;;电力普遍服务补偿机制研究[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7年02期

7 曾鸣,刘敏;我国区域性电力市场中电价及其相关问题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03期

8 柏瑞,刘福斌,李灿,魏萍,李扬,唐国庆;考虑网络约束的区域电力市场交易计划[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年22期

9 言茂松;当量电价体系及相关制度设计(二)发电上网的实用当量电价法及其市场特性[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08期

10 姚建刚;区域电力市场竞价交易结构与模式的探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2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启仿;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2 梁文潮;我国区域电力市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3 井志忠;电力市场化改革:国际比较与中国的推进[D];吉林大学;2005年

4 宋燕敏;适应分层分区电力市场发展的新电力交易市场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5 韩冰;水电站参与市场竞争的代理机制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本文编号:27195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7195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d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