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平台运行与治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30 04:35
【摘要】: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活动具有研发投入大、失败风险高、研发周期长等特征,为此,生物医药企业不得不积极寻求新的创新模式,突破自身组织界限,从大学、研究机构、中小型企业甚至竞争对手处获取创新源,以弥补自身知识和能力的不足。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平台正是帮助产业链成员拓展外部创新网络、寻找合作创新伙伴、获取外部知识的有效工具。产业创新平台的关键主题包括创新网络、合作研发、开放创新及知识共享,本文正是基于开放创新、创新网络、合作创新及研发联盟等领域的相关文献,和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中现有创新平台的运行实践,讨论了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平台的内涵、功能和运行机理,并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平台的运行绩效评价及其治理机制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本文研究发现;1.“创新范式”发生转变的生物医药产业,需要平台性组织对产业链上的开放创新活动提供服务和支撑。药物研发活动的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特征,导致那些独自从事新药创新所有环节研发活动的企业在资金、技术和市场等方面面临巨大的压力和风险;生物医药研发的技术基础已发生重大改变,其方法、工具和原材料都已不可能由一家机构所完全掌握,在药物研发不同环节往往需要不同的知识和技术,并涉及到产业链上的不同成员,从而导致生物医药研发的“开放创新”特征十分明显。本文认为,在开放创新背景下,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亟待创新平台这一工具对产业链成员的开放创新活动提供服务和支撑,以更好整合产业链上的创新资源,提高产业创新效率。2.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平台对产业创新活动的支撑主要依靠合作研发伙伴开发系统、科技服务(成果)转让系统及知识共享系统等工具,其运行的基本原理在于通过在产业链上不同创新主体包括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中介组织甚至政府部门之间搭建一个动态稳定的创新网络,利用系统工具对分散在生物医药产业链中不同环节的各种创新资源进行有效集成和整合,并促进不同创新主体之间实现资源尤其是知识的共享、合作创新和科研技术服务或科技成果的转让。3.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平台的运行绩效可以通过服务绩效和网络绩效两个维度进行刻画,并受平台资源结构、信任水平、开放程度、契约治理机制及政策环境因素的正向影响。平台的契约治理机制不仅直接影响到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平台的运行绩效水平,而且还会对平台资源结构、平台开放程度和平台及成员间的信任水平与平台绩效之间的正向关系构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平台应吸收创新资源丰裕、声誉较好的产业成员加入平台,以优化平台的资源结构,并建立成员之间及成员与平台之间的常态化沟通和交流机制,建立成员高层会晤机制,增进成员之间的信任和了解,建立相关的激励机制促进成员之间的研发合作和知识共享,建立适当监督机制避免知识共享过程中的侵权行为等。4.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平台作为一种中间性组织,在促进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与合作创新过程中,必然面临着各方的利益博弈,在信息不对称、利益取向不一致的情况下,平台应对可能出现的机会主义行为设计合理的契约治理机制。对于平台的知识共享而言,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平台应通过制定一定的准入门槛和收费水平来调整各方利益,鼓励更多成员积极参与平台知识共享。对平台内的合作研发而言,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平台应选择那些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共性技术,促进成员之间的合作研发,并根据各成员潜在收益的大小来制定各方分摊研发成本的比例。5.对我国政府而言,应积极推进流通环节的税费改革,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通过税费改革,降低生物医药产业链成员利用创新平台进行合作的交易成本,促进产业链成员更好通过创新平台利用外部创新资源。通过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力度,尽量降低平台成员知识产权在合作中被恶意侵犯的风险。相对于创新网络、合作研发、开放创新等已形成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的领域而言,产业创新平台还是产业组织理论中的新兴领域,加之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活动的复杂性,导致产业创新平台在生物医药产业的应用还面临着许多理论问题和实际困难。因此,研究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平台本身就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基于这一认识,本文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小有贡献:1.本文从开放创新的视角界定了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平台的内涵和功能,本文认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平台的基本功能是在产业链成员之间搭建、拓展和深化创新网络,服务于生物医药产业链成员的开放创新,促进平台成员之间的创新资源整合和合作创新;2.提出了支撑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平台运行的三大系统工具,并讨论了它们的运行机理;3.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评估了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中部分代表性创新平台的投入产出效率,发现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平台存在明显的相对效率不足;4.构建了间接评估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平台运行绩效的指标体系,并对影响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平台运行绩效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平台的运行和治理提提供了实证方面的支持;5.拓展了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平台对知识共享和合作研发的治理机制的理论模型,认为平台可以通过准入门槛和收费机制促进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根据合作成员通过合作研发获取的潜在收益等因素制定各方的成本分摊机制,并通过适当门槛机制控制合作研发的成员规模。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426.72;F273.1
【图文】:

生物医药产业,研发投入,来源,美国


第一阶段主要是药物的研究与发现,第二阶段主要是早期临床试验,第H阶段主逡逑要是临床试验(包括第I、11、m期临床试验),第四阶段主要是药品注册,第逡逑五阶段主要是大规模临床试验和商业化(见图3.邋1),整个开发过程一般在10-巧逡逑年左右(IFPMA,2007;骆品亮,陈波等,20]3)。逡逑生物医药R&D的第一阶段即药物研究与发现阶段主要是确认药物标靴,通过逡逑高通量筛选选择最具前景的化合物。该阶段涉及的主要活动包括标{囊┪锏氖侗疱义嫌肴啡希鹊蓟衔锏姆⑾帧⒅票浮⒒楹陀呕取R豢畛晒σ┪锏目ⅲ谡忮义弦唤锥未蟾判枰矗赌辍e义弦┪镅星桑苠澹茉缙诹馘澹苠澹芰俅彩匝殄澹苠危苠澹桑制诹俅玻苠义嫌耄唬常掊澹危澹蓿ǎⅲ啥桑慑迤冢澹咤迤峰澹澹危义侠В常鄙镆揭﹣s过程逡逑第二阶段即早期临床试验阶段主要是按照良好试验规范(Good邋Laboratcxry逡逑Practice,简称"化P"),将选定的化合物用于动物试验,主要研究化合物的安逡逑全性、药代动力学和毒代动为学等特征,并为T邋一步的研究开发特定的分析王具。逡逑—款成功药物的开发,早期临床试验阶段大概需要1年左右时间。逡逑第H阶段即临床试验阶段主要是利用人体对前两阶段研巧和测试的化合物逡逑进行系统性研究,W证实或捐示试验化合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或试验化合物逡逑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圆圆;周明;袁泽沛;;封闭式创新与开放式创新:原则比较与案例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08年11期

2 唐晓帆;欧盟药品补充保护证书(SPC)制度简介[J];电子知识产权;2005年10期

3 张远征,骆品亮;具有学习效应的虚拟研发组织的激励效率分析[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4 潘镇;李晏墅;;联盟中的信任——一项中国情景下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4期

5 薛卫;雷家殨;易难;;关系资本、组织学习与研发联盟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4期

6 张化尧,万迪f ,史小坤;需求创造型和成本节约型R&D的联系[J];管理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7 骆品亮;殷华祥;;标准竞争的主导性预期与联盟及福利效应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2009年06期

8 王安宇;司春林;骆品亮;;关系契约与合作研发绩效[J];经济管理;2005年19期

9 王安宇,司春林,骆品亮;提升合作研发绩效的组织措施[J];科技导报;2005年10期

10 马仁钊;翟运开;;虚拟企业创新平台的运行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健聪;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律与政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阿丽塔;国内外医药产业创新体系对比分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348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7348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7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