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中国新能源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4 21:24
【摘要】:能源是现代经济的重要支撑,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作用。进入工业化以来,以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类为主要燃料的能源更成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能源消耗大幅增加、传统能源资源日益减少,已经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此外,能源消耗所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日益显现,随着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中国未来能源使用问题也受到了来自外部压力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迫切需要新能源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能源消费需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建设环境友好型国家。目前,传统石化能源的日益短缺与社会经济发展对能源的旺盛需求之间的矛盾更显尖锐,如果不改变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加快推进能源供给的多元化,那么社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将严重受限于传统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同时中国的能源短缺和能源依赖势必无法得到改善。如果不重视和有效发展新能源,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也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正如成思危所言“世界前三次产业革命分别由蒸汽机、电力和电脑引领,第四次产业革命将是新能源引领的能源革命。”前三次革命中国没有抓住机遇,第四次我们绝不能错过。然而,就目前中国新能源发展来看,虽取得一定成果,但依靠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探索仍曲折艰难,新能源发展任重道远。中国必须抓住新能源与中国复兴和崛起的契机,大力发展新能源,做足新能源这篇文章、下好新能源这盘棋,将新能源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解决好新能源问题,排除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让中国的经济在新能源经济带动下继续快速发展。 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核能、页岩气、氢能等。中国的新能源资源比较丰富,在这种现实的大背景下,大力发展新能源对国家能源安全、环境改善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新能源能够代替传统化石类能源,弥补石油、天然气资源的短缺问题,增加能源供给,满足能源需求,保障能源安全。其次,新能源的广泛应用有利于改变中国目前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的能源结构,减少由化石类能源利用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和大气污染等问题。 对于发展新能源产业,中国同发达国家在发展动机上有着部分共同的出发点。同时,中国在资源构成、经济现状、科技水平上有着自己独特的国情特征。因此,对于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需要因地制宜,研究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思路。 新能源产业是体现国家战略的新兴产业,对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以及在国际产业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新能源产业是目前还处于初创期的新兴产业;同时,新能源产业是国际产业竞争的重要领域,也是产业技术快速发展的领域。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这些特征,决定了需要选择与其他产业不同的战略路径。 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国宝在2014年3月22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年年会”上指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1]。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以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为主,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辅的多元化能源生产供应体系。但目前,中国的能源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时期,以石油、天然气为代表的能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进口量不断加大,能源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效开发新能源,建立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体系,减少碳排放,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能源安全刻不容缓。 论文正是在这样的国际经济、政治和能源大背景以及中国能源的现实条件和战略机遇下,开展了中国新能源发展层层递进式的研究与分析。本文共分九个章节。第一章绪论,从能源政治、能源安全以及新时期中国崛起等方面进行了选题的思考;从环境保护、低碳经济、经济发展、能源结构和理论体系创新等视角进行了选题目的及意义的阐释;从国内外研究综述中有效选取了自己的研究切入点。第二章理论基础,主要对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内涵界定、中国发展新能源的意义、哈伯特能源论、经济增长理论、生命周期理论、权力变迁理论、权力转移理论、“中国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并界定了本文研究的新能源主要边界。第三章人类能源发展史,通过人类能源史四个阶段的研究,提出了“新能源与中国复兴”的新时代与新机遇;并对能源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特点进行了归纳、梳理和研判。第四章国内外新能源政策研究,分析了美国和欧洲新能源的法律、政策、主要内容、演进过程和中国新能源政策演进进程。第五章中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及问题,分门别类地分析了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六章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效率研究,通过数据挖掘,从几个不同维度对新能源进行建模并对结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七章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博弈分析,分析了中国与不同能源进口国和出口国间博弈,得出能源尤其是新能源发展一定要采取合作而非对抗的方式。第八章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政策研究,从宏观政策和微观行业细分层面给出了明确、科学、合理、具体的政策建议。第九章结论与展望。论文研究实现了理论创新和研究方法创新。 基于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的需要,本论文采取了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全面分析与典型研究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阐释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演绎和比较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力求在研究方法上适应研究问题的“个性”要求,形成综合集成特点,使本论文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426.2;F224.32
【图文】:

变化预测


第一章 绪论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新能源技术创新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低碳经济”发展形态[6]。从而达到对国家能源安全、环境质量改善和拉动经济的多重目的。2004 年,欧洲联合研究中心(JRC)根据各种能源技术的发展前景及其能源蕴藏量,对 2000-2100 年 100 年间的能源需求总量和结构变化做出预测(如图 1.1 所示):新能源的比重将不断上升,于 2020、2030、2040、2050 和 2100 年将分别达到 20%、30%、50%、62%和 86%[7]。其中,传统化石能源消耗量在 2030 年后会出现下降。

对外依存度,国石


图 1.2:2006—2013 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16]世界经济发展规模的不断壮大,世界的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长,在源消费增长中,有超过 75%的增长来自于中国,并且这一格局在缺口将逐渐扩大。从 2000 年开始,中国的能源消费年均增长率都 年的能源消耗总量更是达到了 36.2 亿吨标准煤,要实现到 2020 番的目标,即便是考虑到结构化调整与科技进步等诸多因素,采排措施,能源消耗也将达到 40 亿吨标准煤,仅仅依靠常规能源供展的需要,发展新能源将有助于增强中国的能源实力。光伏产业发展,将会使新能源在能源产业供给中的地位显著提高,到 2020 贷地承担起补给中国能源供应缺口的重担;生物质液体燃料与煤利于优化中国现有的能源结构,以期来解决石油供应缺口巨大所的矛盾。因此,清洁且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将会巩固中国的能源更加牢固,降低中国能源的对外依存度,为传统的能源产业注入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新力量。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庆一;能源效率及其政策和技术(上)[J];节能与环保;2001年06期

2 刘钢;黄明皎;;秸秆发电厂燃料收集半径与装机规模[J];电力建设;2011年03期

3 迟永宁;刘燕华;王伟胜;陈默子;戴慧珠;;风电接入对电力系统的影响[J];电网技术;2007年03期

4 董月;;生物柴油现状与发展[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9年06期

5 杨仕品;;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J];贵州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6 杜国功;杜国用;;中国核电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广东经济;2008年09期

7 田春荣;2003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J];国际石油经济;2004年03期

8 田春荣;2004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J];国际石油经济;2005年03期

9 萧芦;;2006-2011年中国天然气产量[J];国际石油经济;2012年04期

10 张定宇;;中国页岩气产业发展对策建议[J];国际石油经济;2012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常军乾;我国能源安全评价体系及对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程荃;欧盟新能源法律与政策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416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7416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3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