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节能服务发展管理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426.92;F206
【图文】:
图 1—1 节能服务综合投资和总产值增展趋势图图 1—2 国内节能服务行业结构如图1—1所示,2006年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就突破80亿元大关,达到82.55亿。综合节能投资达到63.3亿元,分别比2005年同期增长74.5%和106.9%。节能服务公司对“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普遍能够正确理解,能够熟练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公司比例超过80%。
图 1—1 节能服务综合投资和总产值增展趋势图图 1—2 国内节能服务行业结构如图1—1所示,2006年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就突破80亿元大关,达到82.55亿。综合节能投资达到63.3亿元,分别比2005年同期增长74.5%和106.9%。节能服务公司对“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普遍能够正确理解,能够熟练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公司比例超过80%。
从EPC项目三种商务模式的投资分布来看,节能效益分享型19%、节能量保证型76%、能源费用托管型5%;从EPC项目三种商务模式的项目分布来看,节能效益分享型46%、节能量保证型49%、能源费用托管型5%,见图1—2。从2003年以来,过去服务于工业节能领域的能源服务公司开始进入建筑节能领域,据节能服务协会2006年对100多家能源服务公司的调查显示,建筑节能服务项目占这些公司全部项目数的58%,建筑节能服务投资占到全部项目投资的21%,如图1-3所示。虽然节能服务公司开始向建筑节能领域偏移,但相对于我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巨大需求来看,建筑节能服务市场远未形成。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筑节能服务公司的整体实力相对偏弱。注册资本低于500万元的公司约占70%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新;续振艳;陈涛;;我国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EPC模式选择研究[J];建筑节能;2011年01期
2 曹小琳;张森;;我国建筑节能服务公司发展的障碍及对策研究[J];建筑经济;2010年10期
3 刘继仁;郭汉丁;崔斯文;魏兴;;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发展机理研究综述[J];建筑经济;2014年09期
4 王f[;;基于有效单位能耗的合同能源管理激励机制设计[J];建筑经济;2014年12期
5 陈剑;吕荣胜;;节能服务企业成长动力机制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年05期
6 刘宁;王琼;;中国第三方节能审核机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能源与节能;2014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韩青苗;我国建筑节能服务市场激励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张卫华;城镇住宅建筑能耗指标分级标准体系的基础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3 张海文;德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研究—经济学视角的分析[D];吉林大学;2014年
4 田小平;基于生态位理论的节能服务企业成长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玉洁;我国建筑节能服务扩散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2 孟凡雪;基于低碳理论的零售企业运营模式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3 陈志兴;国内外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模式研究及对上海的启示[D];复旦大学;2011年
4 曹晓丽;我国北方采暖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5 陈美江;基于灰色综合评价法的节能服务公司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6 朱清岭;建筑节能服务产业运作管理机制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2年
7 乔宇;面向融资的我国节能服务公司信用评价体系探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8 刘俊青;基于Partnering模式的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服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9 杨欣圆;基于EPC模式的高校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管理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2年
10 马兴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主体行为策略与保障体系研究[D];天津城市建设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7547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754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