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建筑节能服务发展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4 09:21
【摘要】: 建筑节能服务是建筑节能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以其专业化、技术集成化的优势服务于建筑节能改造,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推行。发展建筑节能服务以推进我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是我国整体推进建筑节能的必然趋势,对我国实现“十一五”建筑节能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对建筑节能服务发展管理进行了全面深入地研究,提出了建筑节能服务发展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1、系统分析了建筑节能服务发展的外部环境及发展障碍,建立了潜在的建筑节能服务公司之间、业主和建筑节能服务公司之间的进化博弈模型,分析了模型对建筑节能服务发展的指导意义。 2、在总结分析国外政府推动建筑节能服务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政府与建筑节能服务发展的相互作用机理;运用机制设计理论设计了我国政府推动建筑节能服务发展的激励约束模型,分析了该模型对政府扶持建筑节能服务的指导作用;设计了政府推动建筑节能服务发展的主要政策以及配套措施。 3、运用经济学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对建筑节能服务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问题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基于信息成本的博弈模型,分析了模型对于建筑节能服务发展的指导意义;建立了资质管理的基本制度框架。 4、分析了对建筑节能服务间接融资障碍;设计了四种适合节能服务项目的融资模式,阐述了不同的建筑节能服务企业选择融资模式的主要思路;提出有利于我国建筑节能服务项目融资的政策建议。 5、界定了建筑节能服务合同的概念;通过与其它相关合同的比较,从法律的角度界定了建筑节能服务合同的类型;运用委托代理理论设计了建筑节能服务合同的激励与约束模型,深入分析了该模型对政府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规范建筑节能服务发展的指导作用。 6、分析了建筑节能服务的特征,界定了建筑节能服务质量以及建筑节能服务质量评价的概念、内涵;提出了建筑节能服务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思路;明确了项目质量评价的作用和原则,建立了服务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以模糊层次综合评价(F-AHP)模型为核心的评价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426.92;F206
【图文】:

总产值,节能服务公司,服务产业,综合节能


图 1—1 节能服务综合投资和总产值增展趋势图图 1—2 国内节能服务行业结构如图1—1所示,2006年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就突破80亿元大关,达到82.55亿。综合节能投资达到63.3亿元,分别比2005年同期增长74.5%和106.9%。节能服务公司对“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普遍能够正确理解,能够熟练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公司比例超过80%。

服务行业


图 1—1 节能服务综合投资和总产值增展趋势图图 1—2 国内节能服务行业结构如图1—1所示,2006年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就突破80亿元大关,达到82.55亿。综合节能投资达到63.3亿元,分别比2005年同期增长74.5%和106.9%。节能服务公司对“合同能源管理”机制普遍能够正确理解,能够熟练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公司比例超过80%。

建筑节能,服务市场


从EPC项目三种商务模式的投资分布来看,节能效益分享型19%、节能量保证型76%、能源费用托管型5%;从EPC项目三种商务模式的项目分布来看,节能效益分享型46%、节能量保证型49%、能源费用托管型5%,见图1—2。从2003年以来,过去服务于工业节能领域的能源服务公司开始进入建筑节能领域,据节能服务协会2006年对100多家能源服务公司的调查显示,建筑节能服务项目占这些公司全部项目数的58%,建筑节能服务投资占到全部项目投资的21%,如图1-3所示。虽然节能服务公司开始向建筑节能领域偏移,但相对于我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巨大需求来看,建筑节能服务市场远未形成。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筑节能服务公司的整体实力相对偏弱。注册资本低于500万元的公司约占70%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新;续振艳;陈涛;;我国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EPC模式选择研究[J];建筑节能;2011年01期

2 曹小琳;张森;;我国建筑节能服务公司发展的障碍及对策研究[J];建筑经济;2010年10期

3 刘继仁;郭汉丁;崔斯文;魏兴;;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发展机理研究综述[J];建筑经济;2014年09期

4 王f[;;基于有效单位能耗的合同能源管理激励机制设计[J];建筑经济;2014年12期

5 陈剑;吕荣胜;;节能服务企业成长动力机制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年05期

6 刘宁;王琼;;中国第三方节能审核机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能源与节能;2014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韩青苗;我国建筑节能服务市场激励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张卫华;城镇住宅建筑能耗指标分级标准体系的基础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3 张海文;德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研究—经济学视角的分析[D];吉林大学;2014年

4 田小平;基于生态位理论的节能服务企业成长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玉洁;我国建筑节能服务扩散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2 孟凡雪;基于低碳理论的零售企业运营模式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3 陈志兴;国内外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模式研究及对上海的启示[D];复旦大学;2011年

4 曹晓丽;我国北方采暖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5 陈美江;基于灰色综合评价法的节能服务公司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6 朱清岭;建筑节能服务产业运作管理机制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2年

7 乔宇;面向融资的我国节能服务公司信用评价体系探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8 刘俊青;基于Partnering模式的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服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9 杨欣圆;基于EPC模式的高校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管理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2年

10 马兴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主体行为策略与保障体系研究[D];天津城市建设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7547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7547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d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