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中国汽车制造商创新能力的评估

发布时间:2020-07-15 04:43
【摘要】: 欠发达国家以经济和社会利益为目的而允许跨国公司在本国开展商业活动。但事实上,经常把业务从一个地区转向另一个地区的跨国公司,除了给东道国带来利益外,同时也会由于引起东道国资源过度开发、产业自主权丧失等问题对东道国的企业和产业发展带来伤害。 中国作为欠发达国家之一,也实行了同样的引进政策(20世纪80年代的开放政策),邀请跨国公司在国内很多领域内进行投资,尤其是汽车产业领域,其目的在于力图通过技术的革新而获得经济利益和提高汽车产业竞争力。但到目前为止这一战略实施并不是很成功,主要原因在于跨国公司害怕丧失市场支配地位而不愿意转让其核心技术。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开放政策实施以来,跨国公司就通过大量投资长期控制着中国的汽车市场。由于缺乏资本,技术和专业知识,大多数国内汽车制造商高度依赖国外引进,并被迫进行合资或成为外资公司经营代理。这一经营模式在提高了企业在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2009年1月统计数据)的份额同时,也使的他们的自主生存更加严峻,预计2014年中国汽车企业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制造商。 本文主要通过与其他国家汽车产业的比较分析来评价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能力。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引言部分,阐释论文研究目标、重要性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是文献回顾与总结并以此形成本文的研究基础;第三章研究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第四章运用人口统计学分析方法从不同角度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进行了分析。 第五章主要运用描述统计学、预警系统、竞争力权重模型等一些统计学和数学领域的方法评价中国汽车产业的创新能力。预警系统方法主要通过中国国民对汽车产业的期望值和实际感受的比较分析去确立中国汽车产业创新的层次和水平。竞争力权重模型主要通过中国和其他国家国民对各自国家汽车产业评价的对比分析,评价中国汽车产业在国际上的地位。第六章主要对两个案例进行讨论,分析中国汽车产业近年来如何通过创新提升他们的竞争力。第七章是全文的总结和研究展望部分。 与传统的观点所不一样的是,本文研究认为:第一、中国汽车产业的创新能力已达到一个令人较为满意的层次;第二、中国汽车制造商与外国汽车制造商相比同样具有竞争力;第三、创新能力的提升问题已经成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共识,不应该为新一代汽车中出现中国的品牌而感到惊奇。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426.4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瑜;;建筑学专业学生素质的培养[J];高等建筑教育;2007年01期

2 曹光民;李菊梅;;中小型水泵企业面临问题和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年10期

3 葛雄;;关于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在工程公司战略中的思考[J];化工设计;2010年04期

4 约瑟夫 C·安塞尔莫;赵秀丽;;波音董事长兼CEO詹姆士·麦克纳尼谈创新[J];国际航空;2010年01期

5 田兵,牛培忠,候瑞峰;企业技术创新与市场竞争力[J];机械管理开发;2002年02期

6 陈艳莹,程瑞雯;创新的产业差异与中小企业的创新扶持政策[J];科技与管理;2005年06期

7 陈广才;;论建筑企业经营管理[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8 李和平;吴霞;尹溪;;工程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9 杨亚琴;李红昌;刘铮;;高速铁路对我国铁路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影响研究[J];中国铁路;2010年02期

10 杨明波;郝晓薇;;铁路多经企业文化创新的思考[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玉麟;;科技期刊竞争力初探[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2 ;前言[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公路设计与施工卷[C];2002年

3 ;前言[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智能交通与机电工程卷[C];2002年

4 ;前言[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科技期刊编辑学术论文集[C];2004年

5 龚玉荣;刘延平;;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从《全球竞争》到《创新美国》的启示[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彭兴黔;;发挥结构设计竞赛作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7 赵月飞;;灰色聚类法在军校学员创新能力评价中的应用[A];全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9年

8 宫芳;;高频电子线路实验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探索[A];全国高等学校电子技术研究会论文集[C];2009年

9 廉凤梅;季贵斌;侯永强;;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10 刘晓敏;;国家创新能力预警研究初探[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佳凝;周伟q:IBM在扁平化的世界里创新[N];中国企业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胡晓玉;YARN EXPO 2006 我们看到了什么?[N];中国纺织报;2006年

3 沈威风;你的创新价值百亿[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4 记者 周群;加快培育创新能力、竞争力强的钢构制造企业[N];中国冶金报;2006年

5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 张在新;开放式作文:如何考查创新能力[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航天时代电子公司光纤惯导公司总经理 王巍;以原始创新能力立足市场[N];中国航天报;2007年

7 闫庆玲;周鹏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N];金昌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杨敬;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能力行业十强”新鲜出炉[N];中国信息报;2006年

9 普林祥;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和创新能力[N];伊犁日报(汉);2009年

10 阎萍;创新能力 中学教育的大课题[N];山西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Raja Irfan Sabir;中国汽车制造商创新能力的评估[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2 吴丽民;农业经济组织(AEO)竞争力评测论[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3 王昕;移动通信产业链创新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卢时雨;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创新效率关联性分析及测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孙玉涛;国家创新能力成长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姬便便;中国财产保险公司竞争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7 荆德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8 肖淼;区域产业竞争力生成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袁界平;发展战略选择与竞争能力提升[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10 朱洲;中国种子产业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一名;我国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分析与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5年

2 成斌;基于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的民营企业发展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翁鸣鸣;饭店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及序参量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侯梅;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制度创新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5 张颖;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比较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6 刘玉明;企业知识管理与竞争力相互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7 万春霞;发展产业集群 壮大县域经济[D];四川大学;2007年

8 管曦;技术创新与提升福建茶叶竞争力问题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4年

9 费莉雅;广西旅游业竞争力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D];广西大学;2003年

10 薛欣欣;山东省工业产业竞争力分析[D];山东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559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7559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f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