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福建省矿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5 08:21
【摘要】: 福建省的矿业不仅为本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对全国经济增长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福建粗放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导致全省主要矿产的储量逐年下降,远低于产量的增长。矿产资源储量不断下降和需求急剧增长的矛盾,严重制约了福建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强调能源资源在经济体系内的重复利用,力求在不影响经济社会保持稳步增长的前提下,进行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以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从而产生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现在,我国正在推进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而福建省是海西经济区的主体,为了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地增长,必然会增加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但是如果机械式地沿袭传统的发展模式,以矿产资源的大量消耗为代价保证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将难以为继。因此,开展福建省矿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研究,能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整个区域的发展提供基础支持,是福建省改造传统资源产业、解决环境问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本文通过对循环经济、矿业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和总结,将理论与福建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矿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探索适合福建省矿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的运作模式。该模式可以简单归纳为“1+3+1”:前一个“1”指整个福建省经济社会层面的大循环,“3”指矿产资源产业与相关产业间的循环、矿产资源产业内部的循环、矿产企业内部循环,后一个“1”则指静脉矿业。并在该模式的基础上形成市场、社会、政府三方联动机制,以及积极开展与周边省市合作,共同构建福建省矿业循环经济体系。 同时,在对福建省矿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的选取上,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参考其他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和成果,结合矿产经济自身的特点,构建一套矿业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统计数据与统计分析结果,对福建省矿业循环经济发展进行评价,探索具有福建特色的矿业循环经济发展对策。 在此基础上,选择福建马坑矿业为例,以实例分析探讨矿业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内涵发展方式,把优化品种结构、抓好节能减排、综合利用废弃物作为企业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迈上循环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426.1;F205
【图文】:

福建省,综合评估,分区图,分区存在


占89.7%。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全省矿山地质环境质量总体为较严重区和一般水平。各分区及特征参数统计参见表4-5、图4-1,各分区存在的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参见表4—5。图 4-1 福建省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估分区图3.5.3 福建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发展趋势分析第06期 姜宏汝:福建省矿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J150-3-8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兴蓉;梁恩廷;;矿产综合勘查综合评价的几个问题[J];地质与勘探;1988年04期

2 ;1988年矿产资源研究告报[J];采矿技术;1990年22期

3 彭支乾;;大吉山钨矿积极开发矿产资源[J];中国钨业;1991年04期

4 V.克里什南;阚世U

本文编号:27695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7695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1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