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煤矿安全预警模型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9 02:08
【摘要】: 煤炭工业做为我国的基础产业,在现在及未来的国民经济发展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目前我国能源现状、经济发展水平和世界能源格局来看,相当长的时期内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难以改变。煤炭的重要地位给煤炭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近年来煤矿事故频发,说明我国煤矿的安全形势并未从根本上有所好转,安全生产状况是我国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头等大事,已成为全社会观注的热点。因此,加强煤矿安全预警研究,对于加强煤矿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可靠性,预防及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对于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生产方针,促进煤炭工业健康有序、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适应煤炭工业发展对煤矿安全提出的更高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井工开采煤矿企业生产系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安全科学、预警管理理论、人工智能理论、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融合现代先进管理理念,对煤矿安全预警问题进行研究。在分析国内外煤矿安全预警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煤矿企业的安全特点,从影响煤矿安全的特征分析入手,构建完善的煤矿安全预警管理体系及预警模型,旨在对煤矿企业生产中存在的事故及隐患进行及时有效的预警,达到预防和减少煤矿事故发生的目的。 根据安全预警管理理论,构建了煤矿企业安全预警管理的完整框架体系,分别从组织保障、预警核心内容、预警职能、运行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通过对煤矿企业安全预警理论的研究,探索了企业在安全状态中的识错防错机理和非安全状态下的纠错治错机理,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对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探索了事故发生的一般规律性。根据事故致因理论,建立了以“事故类型 部门结构 事故成因”为三维的煤矿事故分析立体模型,并从“人-机-环-管”方面对煤矿事故发生的本质原因进行了探讨,为事故原因的定性、定量分析,从理论上提供了新的思路。 探讨了煤矿安全预警系统的技术方法。通过对影响煤矿企业系统安全的各种因素及因素间的相互关系的分析,将影响煤矿安全的因素划分为自然地质因素、人员因素、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五大类,建立了科学合理的预警指标体系。以模糊数学、神经网络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基于模糊AHP的煤矿安全预警模型及基于补偿模糊神经网络的煤矿安全预警模型,对预警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根据预警指标值及预警界限,进行单指标预警及系统综合预警。 每种评价方法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优点和缺点。单一的评价方法在适用范围和评价精度、评价的客观性等方面都有各自的局限性。根据两模型的特点,构建了基于模糊AHP及补偿模糊神经网络的煤矿安全预警组合模型,在应用过程中通过对模糊AHP模型和网络模型两种单一预警模型进行合理的有机组合,综合利用两模型方法包含的有用信息,改变了因选择单一模型不合理而带来的预警误差,有效地提高了预警精度,使得预警工作更具科学性,进一步提高了预警结果的可靠性。 结合实际生产矿井,将以上的模型、方法等在矿井生产过程中进行了实际应用,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224;F426.21;X936
【图文】:

骨牌,交叉理论,工业事故,人本身


理论都有各自的特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事故致因理论有、能量意外释放理论以及轨迹交叉理论等[62-72]。诺骨牌理论国的海因里希(H.W.Heinrich)在《工业事故预防》一Accident Causation Sequence Theory),即多米诺骨牌理的伤亡事故的发生,系一连串事件按一定顺序发生的结果素顺序进行的:境和管理因素的影响;P—按人的意志进行的动作,指人的失误和过失);H—潜在危险,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不包括人身伤亡事故在内的一般事故;A—人体受到伤害H、D、A 看成竖立的骨牌。当外界因素作用于人本身时, 导致 H 发生,H 导致 D 发生,D 导致 A 发生。这五个要素,如图 3.13 所示。

预警管理,煤矿安全,安全状态,信号


可用红灯、黄灯、蓝灯、浅绿灯、绿灯表示五种安全状态。根据系统不同时刻的安全状态,绘出预警信号图,如图4.9。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2011年 第05期 经济与管理科学辑 J145-43-56

隶属度函数,综合评判


图 5.4 隶属度函数Fig.5.4 membership function的隶属度函数确定方法与此类似。素集中第 i 个因素 ui对评价集中第 j 个元素 vj的隶属程度为建的隶属度函数,可计算得到模糊评判矩阵 R: =nnnmmmrrrrrrrrr122122211121行数 n 为监测因素层次结构模型中的因素个数,R 的列数 m 5。糊综合评判P 法,多层次的综合评判过程是由低层向高层进行的。通过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杨涛;党光远;;企业安全生产事故风险预警研究综述[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4年04期

2 李慧敏;庞奇志;邹伟霞;;主成分分析法在煤矿事故统计分析中的应用[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2年03期

3 杜书成;;试析煤矿消防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J];煤炭技术;2013年04期

4 张玉柯;张春玲;;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综合评价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5 任宝岭;;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研究及其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年05期

6 张瑞新;王群;王欣艳;;基于组合赋权法的隐患排查治理能力体系评价研究[J];煤炭技术;2014年05期

7 孟召廷;;煤矿通风的制约因素及安全管理技术优化措施[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年07期

8 方媛;;浅析煤矿事故现状及致因模型[J];中国科技信息;2013年07期

9 侯茜;秦洁璇;李翠平;;安全生产预警综合分析与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徐田坤;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安全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2 苏同营;基于生产过程的煤矿安全影响因素分析与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3 乔国厚;煤矿安全风险综合评价与预警管理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杰;斜靠式拱桥施工过程安全预警理论及智能化技术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2 胡伶辉;知识管理视角下工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预警系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3 雎永文;我国煤矿事故预警管理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2年

4 方媛;煤矿企业突发事件管理模型构建[D];安徽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864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7864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4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