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矿重大瓦斯事故致因复杂性机理及其管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0 20:03
【摘要】: 煤矿生产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技术系统,其中关于煤矿重大瓦斯事故的致因机理也具有复杂性。本文针对煤矿系统事故的致因因素的属性、因素之间的关联以及系统的结构及演化,通过研究煤矿系统内重大瓦斯事故致因因素以及煤矿子系统之间的脆性关联性、反馈动态性、非线性的因果关系来寻找煤矿重大瓦斯事故的管理控制途径。 本文在对我国煤矿事故尤其是煤矿重大瓦斯事故的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煤矿重大瓦斯事故的特征及主要原因。通过对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过程及后果的分析,为后文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认为,煤矿这一社会技术系统的要素众多、功能复杂,多输入多输出等特征带来了事故致因的复杂性。在分析煤矿这一复杂社会技术系统的基础之上,运用系统层次全息模型分析方法建立煤矿系统等级全息模型来描述煤矿系统的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为之后的分析和建模确定研究对象和基础。 本文将煤矿系统看作一个典型的脆性复杂系统。在运用数学语言对煤矿系统脆性定义的基础上,明确了系统的脆性源和脆性接受者,指出煤矿系统脆性的结构,系统脆性被激发导致系统崩溃的过程。借助脆性风险熵作为衡量系统脆性大小的标准,本文实证测算了煤矿系统人员、机器设备、环境和管理四个子系统的脆性关联度和脆性熵,分析了子系统的同一熵、波动熵、对立熵在事故脆性致因中的影响作用。 动态反馈及延迟是煤矿事故系统致因复杂性产生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运用基于反馈动态复杂性的系统分析方法,借助系统动力学工具Vensim构建了包括煤矿生产、人力资源、安全子系统在内的煤矿耦合系统仿真模型,实证分析了包括人员、煤炭产量、机器设备、环境、组织文化因素在内的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的动态变化规律,揭示煤矿重大瓦斯事故发生的机理。通过对仿真模型在不同情境条件下的模拟以及致因因素的敏感性分析,研究了煤矿重大瓦斯事故致因过程中因素的变化规律及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从中得到了控制煤矿系统重大瓦斯事故的途径和管理措施。 根据上述对煤矿这一复杂系统分析仿真的结果,从基于复杂系统脆性理论和系统反馈动态复杂性的管理视角指出通过控制和管理我国煤矿重大瓦斯事故的方法与措施,具体包括控制和消除系统要素之间的脆性关联,加强技术和管理防御以降低煤矿重大瓦斯事故的脆性风险,通过保持高度的一贯的安全管理承诺,提高个人的安全承诺来减少人员的不安全行为,通过采用隐患闭环准时管理来加强对隐患的治理等。 该论文共有图77幅,表12个,参考文献155篇。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426.21;TD77;F224
【图文】:
or》一书中提出的概念模型,原始模型在理论上建立后被迅速而广、医学、核工业、航空等领域。这一模型的核心点在于其系统观的行为人的行为分析之外,更深层次地分析影响行为人的潜在组织的分系统、组织权力层级的直接作用到管理者、利益相关者、企业全方位地拓展了事故系统致因,并以一个逻辑统一的事故反应链将论串联。该系统的要素是决策者,基层管理者,组织文化,生产活所示,该理论认为:事故的发生不仅有一个事件本身的反应链,还组织缺陷集,触发事故的因素和组织各层次的缺陷(或安全风险演化的,但是这些事故促因和组织缺陷并不一定造成不安全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同时或次第出现缺陷时,不安全事件就会失去多层次事件的发生是由于安全保障各个环节的缺陷处于贯通状态,那么要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减少各环节所存在的缺陷;二是要避免陷具有关联性(即要防止上一环节缺陷的发生导致下一环节产生贯
图 3-1 中国 1949-1979 年煤矿历年百万吨死亡率Figure 3-1 Death toll of million-ton coal-mines in China from 1949-1979数据来源:中国煤炭工业统计资料汇编 1949-2004自 1949 年建国之后,中央政府在强调大规模恢复煤矿生产的同时,提出了“煤安全第一”的方针。国家和地方逐步建立起了煤矿安全管理的组织结构和技术制度。大部分煤矿在安全设备、仪器救护和劳保用品保障方面,也获得了较大的使煤矿安全生产有了初步的保障。在这个时期,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由 192.54 下降到 1979 年的 7.72(如图 3-1)。在“一五”时期,国家先后颁布了《小煤矿安全规程》等多部安全法规,对煤矿干部和技术人员进行轮流培训,使煤矿从业人员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全国煤矿设立了三级技术安全监察机构并加大了对煤矿的资金投入,到 1957 年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 5.65。从 1958 年开始,受到“大跃进”和严重自然灾害的的煤炭生产和管理水平都遭到了破坏,致使我国煤矿事故高发,伤亡巨大,造成后煤炭事故的第二个高发期。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由“一五”时期的 7.11 上43。此段时间一次死亡百人以上的事故发生 5 起,其中山西大同矿务局老白洞煤
3 中国煤矿事故分析及瓦斯爆炸事故机理把安全生产列为煤炭工业“三件大事”之首。“七五”时期,全国煤炭百万吨死.0,比“六五”时期下降 7.3%。其中国有重点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平均为 2.44,比时期下降 44.04%。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1年 第05期 经济与管理科学辑
本文编号:2788540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426.21;TD77;F224
【图文】:
or》一书中提出的概念模型,原始模型在理论上建立后被迅速而广、医学、核工业、航空等领域。这一模型的核心点在于其系统观的行为人的行为分析之外,更深层次地分析影响行为人的潜在组织的分系统、组织权力层级的直接作用到管理者、利益相关者、企业全方位地拓展了事故系统致因,并以一个逻辑统一的事故反应链将论串联。该系统的要素是决策者,基层管理者,组织文化,生产活所示,该理论认为:事故的发生不仅有一个事件本身的反应链,还组织缺陷集,触发事故的因素和组织各层次的缺陷(或安全风险演化的,但是这些事故促因和组织缺陷并不一定造成不安全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同时或次第出现缺陷时,不安全事件就会失去多层次事件的发生是由于安全保障各个环节的缺陷处于贯通状态,那么要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减少各环节所存在的缺陷;二是要避免陷具有关联性(即要防止上一环节缺陷的发生导致下一环节产生贯
图 3-1 中国 1949-1979 年煤矿历年百万吨死亡率Figure 3-1 Death toll of million-ton coal-mines in China from 1949-1979数据来源:中国煤炭工业统计资料汇编 1949-2004自 1949 年建国之后,中央政府在强调大规模恢复煤矿生产的同时,提出了“煤安全第一”的方针。国家和地方逐步建立起了煤矿安全管理的组织结构和技术制度。大部分煤矿在安全设备、仪器救护和劳保用品保障方面,也获得了较大的使煤矿安全生产有了初步的保障。在这个时期,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由 192.54 下降到 1979 年的 7.72(如图 3-1)。在“一五”时期,国家先后颁布了《小煤矿安全规程》等多部安全法规,对煤矿干部和技术人员进行轮流培训,使煤矿从业人员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全国煤矿设立了三级技术安全监察机构并加大了对煤矿的资金投入,到 1957 年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 5.65。从 1958 年开始,受到“大跃进”和严重自然灾害的的煤炭生产和管理水平都遭到了破坏,致使我国煤矿事故高发,伤亡巨大,造成后煤炭事故的第二个高发期。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由“一五”时期的 7.11 上43。此段时间一次死亡百人以上的事故发生 5 起,其中山西大同矿务局老白洞煤
3 中国煤矿事故分析及瓦斯爆炸事故机理把安全生产列为煤炭工业“三件大事”之首。“七五”时期,全国煤炭百万吨死.0,比“六五”时期下降 7.3%。其中国有重点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平均为 2.44,比时期下降 44.04%。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1年 第05期 经济与管理科学辑
【相似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贤功;中国煤矿重大瓦斯事故致因复杂性机理及其管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2 赵金宪;复杂系统脆性理论在煤矿生产系统脆性风险评价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陆仁强;城市供水系统脆弱性分析及风险评价系统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吉光;高速公路汽车连环追尾风险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2 王骥;基于风险熵和马尔可夫链方法的移动自组网安全风险评估与系统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3 曾昱O;;冰雪灾害连锁演化机理及协同应急管理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885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788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