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电动汽车技术创新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0 22:09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汽车产业已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由于电动汽车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特点,逐渐成为各国争相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之一。相对于传统成熟技术的低风险和低不确定性,电动汽车作为新兴技术,其技术研发活动和市场投资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具有高风险和高不确定性。目前,对于我国电动汽车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及其实现已成为影响我国电动汽车企业未来发展的主要因素。然而,现有研究较少关心企业如何定量的选择创新模式和在各模式下如何进行投资决策。为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论文运用实物期权方法及技术创新理论,研究了我国电动汽车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及其实现等相关问题,揭示企业如何根据自身创新能力参数选择创新模式、进行投资决策。 论文重点开展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1)基于三种创新模式的知识能力特征,构建了纳什谈判解的技术创新模式选择博弈模型。企业可以根据创新难度,及各种选择下获得的收益比较,来选择原始创新、合作创新及模仿创新三种策略。(2)利用实物期权方法构建了企业在各种创新模式下的投资决策模型。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不确定性带来的期权价值,在研发和市场化等阶段根据不确定信息的获得而灵活选择企业最优的投资时机,从而明确企业的投资决策条件。(3)选取电动汽车业具有代表性的比亚迪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验证前文中建立的三种投资决策模型在实践中的准确性,并提出现阶段我国电动汽车技术实现的保障措施。 通过这些探索,论文在研究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及其实现的投资决策过程中取得了以下主要结论: (1)论文通过假设企业自身创新能力参数,引入行为博弈理论和纳什谈判解,得到企业在各模式下的创新收益,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进行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时收益均大于原始创新时的收益,因此企业在能进行合作创新或模仿创新时,不会选择原始创新模式。当合作创新收益大于模仿创新时,为支付较少技术交易费用,企业会选择合作创新。而当项目研发费用与项目价值比值较小时,企业如果合作创新,其分配利润的话语权较小,此时企业会选择模仿创新;但企业进行模仿和合作创新时,随技术的积累,自身原始创新能力参数增加,当原始创新收益将大于合作创新,企业会进行原始创新。此外,企业在选择合作创新伙伴时,会选择合作创新能力参数较高的企业进行合作创新,在把技术转让给原始创新能力较低的企业后,转让企业可通过协商获得更多的专利转让费。 (2)通过实物期权方法构建企业原始创新、模仿创新及合作创新模式的投资决策模型,得到企业在创新模式下各阶段的投资临界值。结果表明企业在原始创新市场化阶段,其投资的最优时机是项目价值首次达到或超过临界价值时;在研发阶段,企业的最优研发时机是项目期权价值达到或首次超过研发成本时。企业在合作创新市场化阶段、研发阶段和引进阶段,其最优投资时机是产品价格大于对应的各阶段产品临界价格时,企业只要引进阶段产品价格大于临界价格时,企业就可以进行后续的投资阶段的工作。企业在模仿创新阶段的最优时刻是产品的价格首次达到或超过模仿创新最优的投资临界值时,此时企业的投资是最优的,而企业模仿创新模式下进入市场最优时机是当项目的价格达到或超过临界值。 (3)通过对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创新项目投资决策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三种模式下的投资决策最优时机与理论模型结果一致。企业原始创新市场化阶段波动率和无风险利率的增加,会导致项目临界值的增加。在合作创新引进阶段,单位产品价格的临界值会随波动率的增加而增加;预期价格增长率的增大,期权价值会提高,但单位产品价格临界值会降低;无风险利率的上升会导致期权价值的下降,而单位产品价格临界值会升高。模仿创新研发阶段,当产品成本系数不变时,跳跃程度变大时,研发成功时间将提前,项目价格下降。当产品成本系数增大时,项目价格临界值也将增大。提高质量,表示当成功率变大时,研发成功的时间将提前,项目价格临界值会下降。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426.471;F273.1;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硕,鲁敏;投资决策中的实物期权分析[J];科技与管理;2003年06期

2 何德忠,何卫,张爱莉;房地产投资决策的实物期权方法[J];建筑经济;2004年01期

3 唐祥忠,宫培松;房地产投资决策中的一种实物期权模型[J];国外建材科技;2004年05期

4 李洪江,曲晓飞,迟国泰;扩张期风险企业实物期权估价方法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5 安实,何琳,王健;基于实物期权的风险投资决策模型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6 杜军,韩文秀,焦媛媛;柔性制造系统中的实物期权识别和定价[J];中国机械工程;2004年10期

7 牟秋杰;几种实物期权在项目投资领域的应用[J];国外建材科技;2004年03期

8 王莉;实物期权对传统投资决策方法的修正[J];科技与管理;2003年05期

9 宋春雳,冉伦;实物期权思想在装备研制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军事运筹与系统工程;2003年02期

10 刘照德;实物期权在技术创新项目中止决策中的延迟价值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玉青;张金隆;毛明松;;基于实物期权的移动服务风险管理改进策略研究[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金戈;朱卫东;;基于实物期权的并购决策及目标企业价值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臧文如;;合作与不合作农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博弈分析[A];技术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C];2009年

4 田盈;蒲勇健;;基于实物期权的人力资源价值计量方法[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李玮玮;盛巧燕;吴优;;基于实物期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决策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吴志娟;肖虹;;新所得税法激励了R&D投资吗?——基于实物期权的数值分析[A];当代会计评论(第2卷第2期)[C];2010年

7 丁文红;;勘察设计院技术创新模式初探[A];中国金属学会第一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王贵斌;吕云霞;肖超荣;;实物期权在企业长期投资决策上的应用[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刘洪玉;黄霆;;房地产研究中的实物期权方法[A];2003中国房地产估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皮星;罗长坤;;生物制药企业R&D的补缺联盟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辛文;跨国公司的技术创新模式[N];经理日报;2002年

2 朱静;美、日、韩技术创新模式比较[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1年

3 朱静;美、日、韩技术创新模式比较[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1年

4 王兴梅 冯晶;实物期权在投资决策中的运用[N];中国审计报;2004年

5 朱静;美、日、韩技术创新模式比较[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1年

6 许世刚;实物期权:风险投资决策新视角[N];江苏经济报;2006年

7 李屹;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N];国际商报;2001年

8 刘岚 祁军 译;实物期权超越净现值[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吴静淼;初试实物期权 金融街Excel双赢[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10 刘志荣;技术创新模式 应紧扣时代特征[N];发展导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冰;电动汽车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2 刘兴贵;基于价值链的发电设备制造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3 丁姗姗;不确定条件下基于实物期权的投资决策[D];浙江大学;2010年

4 廖俭;基于实物期权视角的公司流动性定价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肖建;风险投资对我国科技创业项目基于实物期权的价值评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6 彭若弘;实物期权波动率及价值对电信投资的影响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7 徐枫;风险投资决策评价中的实物期权理论方法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8 陈金龙;实物期权定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9 艾小莲;实物期权定价模型在房地产投资决策中的应用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10 朱新财;现代生物技术研发网络的管理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昕;实物期权及其应用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2 王小柳;在投资项目时间有限情况下的实物期权[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丁园;实物期权在供应链投资风险管理中应用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颉超;基于实物期权的电网项目经济性评价[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5 陈率;基于实物期权的煤炭项目投资决策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0年

6 孙淑萍;基于实物期权的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评估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官琳琳;多种资产的实物期权问题[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8 薛静娴;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决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9 王小亮;基于实物期权和联合投资的流域生态补偿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李舒;基于组合实物期权的战略性投资评估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886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7886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2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