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嵌入式协同及其在鞍钢主—辅分离企业合作中的实践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426.31;F273.1
【图文】:
最后通过对鞍钢实业集团综合利用公司在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开展技术嵌入式协同的实践来进一步佐证、补充和修正有关研究结论与成果。具体研究思路如图1.1所示。土辅分离、辅业改制后辅业企业面临的问题分析技术嵌入式协同的概念逻辑技术嵌入式协同的理论分析对}厂,,,,一,,尸卜,一,一,,一,,门}对理}}主辅分离企业技术嵌入式协同的可行性分析}!后诊}‘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厂一一一一一一一一}续盟}厂蕊下石;丁:;二兀…;不才不二瓦不互下瓦二豆一刁}实晕}}型旦兰些兰生生{塑i圣少i些全些竺l卫)岁些翌些}}践瓷}—-一一一一一飞-一一一一一-一}的甲’l广一—一一一—,一-一—一门l召J=刻}鞍钢实业集团综合利用钾技术嵌入式协同的实践}}羹基于实践的反思图1.1本文的研究思路 Fig.1.1Theresearehthinkingofthisdissertation一6-
图3.2技术嵌入式协同核心能力的创造过程Fig.3.2CreatiollProeessofeoreeaPaeityoftechnologyembeddedsynergy3.2.2技术嵌入式协同的动机与态度3.2.2.1技术嵌入主体的动机由于资金、市场开发能力和决策成本等因素的制约,很多中小企业缺乏独闯市场的经验、勇气和风险承受能力,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中“主辅分离”后的辅业企业,习惯于历史形成的业务定位以及受股权结构的影响,它们愿意围绕某个或某几个大型企业开展辅助性工作,正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如果大型企业具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和稳定的利润空间,而中小企业又能够为该大型企业长期提供某些辅助生产技术,毫无疑问,这些中小型企业必然省却了部分开拓市场的成本并规避了一定的决策风险,从而实现依附型生存。当中小企业实施嵌入的技术已经成熟,并且实现了技术的多客体嵌入,也就是其拥有的技术能够同时应用于同行业更多的大型企业时,这些中小企
....., , , 前期准备阶段、关系确立阶段和实施与管理阶段,如图3.3所示。’下-----------------------------------------------一:一技术跟踪一图3.3技术嵌入式协同的过程 Fig.3.3EstablishingProeessofteehnologyembeddedsynergy由此可见,技术嵌入主体与技术嵌入客体进行技术嵌入式协同是一个闭环控制的循环系统,它有如下的特点:(l)技术嵌入双方企业的技术相关性越大,或者说产品的关联性越强,则潜在的技术嵌入机会就越大。(2)对技术嵌入主体来说,其技术研发的能力越强,可能的技术嵌入成果就越多。(3)双方的协同关系通过将技术嵌入成果作为活性资本来实现利益的分享,双方利益的分享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协同长久及稳定的程度。(4)技术嵌入式协同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即需要双方不断的交流与学习找出被嵌入企业的技术缺口,如果确定存在潜在的嵌入机会,就进入下一个循环的技术嵌入过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琛,王效俐;企业战略协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研究;2005年10期
2 常修泽;;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方略和理论思考[J];产权导刊;2005年06期
3 卫应臣;;对国有企业主辅分离的调查与思考——以中铁大桥局集团一公司为例[J];当代经济;2007年01期
4 刘建军;国外国企改革经验综述及对我国国企改革启示[J];当代财经;2003年08期
5 黄赜琳;国外国有企业改制方式研究综述[J];当代财经;2004年06期
6 ;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通知[J];化工管理;2005年10期
7 杜燕青;;主辅分离获双赢[J];化工管理;2005年12期
8 张翠华,任金玉,于海斌;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研究进展[J];系统工程;2005年04期
9 徐鸣;;中央企业改制模式的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7年10期
10 徐礼伯;;试论企业管理中的系统思维[J];管理科学文摘;2007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小兰;论企业战略联盟[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2 宿伟玲;战略联盟若干理论及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袁志国;基于关联—效益分析的资源型国企主辅分离改制途径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2 伊全胜;完善我国国有企业改制的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耿艳丽;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路径探讨[D];南京财经大学;2006年
4 袁小军;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后存续企业的发展战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5 黄中鑫;国有企业改革思路探索[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6 罗杰;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规范之途[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906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790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