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优化配置机制的博弈与投入产出分析
发布时间:2020-08-13 09:19
【摘要】:当前,我国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对能源供给形成了很大的压力,能源的瓶颈制约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一方面能源供给不足,另一方面是高耗能产业的存在,大量消耗着有限的能源,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能源消费中以化石能源为主,如何优化配置化石能源,走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先进水平看齐的可持续发展的能源道路。论文从优化我国能源资源的配置角度出发,对总量上控制能源消费,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并作了相应的论证,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使我国能源体系从粗放、低效、高排放、欠安全的能源体系,转变为节约、高效、洁净、多元、安全的现代化能源体系。 从能源优化配置,总量控制能源消费的角度,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 (1)明确指出了能源优化配置制度的目标、方式、约束条件、求解流程以及相应的制度环境。 (2)利用博弈论工具比较了自由放任、计划机制以及基于宏观调控的市场机制三种不同的能源优化配置制度,得出了基于宏观调控的化石能源的市场配置机制能够实现总GDP产出最大并且各地区的发展符合社会的规划。 (3)提出了能源全成本定价,才能理顺扭曲能源价格机制的观点,并给出了能源的全成本定价模型。针对能源具有准公共物品的特点,利用了博弈论模型论证了能源产品的阶梯定价能够优化产业结构,使有限的能源优先分配到最具经济效率的产业中去,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4)提出了能源优化配置中可以使用的行政手段,包括:能源消耗定额、配额,并具体分析了能源消耗定额和配额制定的依据,以及如何进行分配能源配额及实施。 论文的基本研究基本思路:文献回顾→能源配置制度目标、约束条件与计算流程→放任自由、计划机制以及基于宏观调控的市场机制三种化石能源配置机制的博弈分析→能源的全成本定价及阶梯定价→能源优化配置的行政手段如能源税的征收,能源消耗定额及配额的使用→不同类别产业的能源政策→结论。 论文主要采用博弈论、投入产出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博弈论方法主要用于放任自由、计划机制以及基于宏观调控的市场机制三种化石能源配置机制的论证以及能源阶梯定价优势的论证上。 投入产出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主要从不同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角度,对能源优化配置制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进行分析。 针对各行业的感应度和影响力系数以及各行业万元GDP能耗进行计算,进而基于能耗和感应度系数、基于能耗和影响力系数两个角度进行聚类分析,从农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三个维度,就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下,从产业结构调整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论文的研究重点是如何综合运用市场手段和行政手段实现我国能源配置的优化。在能源总量控制的目标下,如何运用能源的全成本模型以及阶梯定价模型,以及能源的配额和定额进行产业结构优化,使有限的能源优先分配到最具经济效率的产业中去,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及结论: 1)提出了政府宏观调控下市场机制配置化石能源是最优的观点,并使用博弈论工具进行了论证。 2)能源的定价应该使用能源的全成本定价,即必须包括能源的资源成本、工程技术成本和生态环境成本;考虑到能源具有准公共物品的特点,能源应该使用阶梯定价,这样可以优化产业结构,使有限的能源优先分配到最具经济效率的产业中去,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3)要实现能源的总量控制,除了市场机制外还要采用能源定额和配额等必要的行政手段,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实现能源配置的优化。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基于数据的限制,论文没有完成调研、能源的全成本及阶梯定价的测算。化石能源的全成本和阶梯定价模型设计涉及能源资源成本、工程开发成本以及生态环境成本以及阶梯定价中层次的划分,由于需要大量专家经验以及化石能源企业生产以及能源开发及使用对环境生态影响的数据,存在较大的难度。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223;F426.2
本文编号:2791810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223;F426.2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钟南;螺旋藻多肽对粘红酵母生物量积累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918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791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