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各地区食糖生产及消费的影响研究
【学位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F752;F426.82
【部分图文】:
图 3-8 1991 年以来我国食糖价格走势图Figure 3-8 Chinese sugar price line since 1991资料来源:中国糖业协会。从食糖市场波动来看,具有四大特征:一是波动周期相对稳定,每次波动过程大致持续为 2年时间,这与甘蔗生产一年种植、三年收获的特点基本吻合。二是波动幅度较大。有四次年度波动幅度超过 50%,其中 2000 年最高价格是最低价格的 2.5 倍之多。三是波动频率较高,波动本上都是连续发生。四是波动反映了市场价格与食糖产量和糖料产量三个方面的强相关性,总表现为价格与食糖及糖料产量互为反向涨跌,并呈规律性分布。以上特征是由食糖生产本身的特点决定的。糖价的三次上涨行情均是由于糖料生产萎缩、糖产量下降、市场供给紧张引起的,而四次的价格下跌都主要是糖料种植面积增加、食糖增产市场供过于求造成的,供求关系作为主要因素在支配着国内市场的价格走势。从造成我国食糖市场波动的原因来看,既有国内生产供给和国际市场供求变化的影响,又食糖消费、市场体系和宏观调控等方面的因素。要保证国内食糖市场的稳定运行,必须加强和进对食糖市场的宏观管理与调控,处理好农民与企业、生产与流通、国内与国际市场等几方面关系,实现糖业种植、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协调发展。
表 7-2 30 个市场之间协方差的描述性分析Table 7-2 Summary analysis of covariance between 30 marketsYear Obs Mean Std. Dev. Min Max Std. Err. [95% Conf. Interval]2001 465 156969 23256 103231 248243 1078 154849 1590882002 465 17770 12802 11567 282467 594 16603 189362003 465 44493 9045 14491 64658 419 43669 453182004 465 38350 4406 27695 63941 204 37949 387522005 465 194347 16095 154595 237063 746 192880 1958142006 465 101051 20978 60035 276483 973 99140 102963数据来源:作者根据糖网公布的白砂糖数据计算所得。此外,2002-2004 年的协方差均值比 2001、2005 和 2006 年要小得多,说明在此三年的价格数据分布更为集中。其次,从协方差的标准差来看,尽管 2002 年的协方差均值最小,但是 2003和 2004 年的标准差都比 2002 年要低,说明 2002 年协方差的正态分布曲线更为陡峭一些。图 7-1 的横轴代表不同配对市场价格数据的协方差值,纵轴代表频数,表示有多少个观察对象对应着横轴上的协方差值,曲线显示正态分布情况。从图形上看,2001、2004 和 2006 年三年向左偏移,2002 和 2003 两年向右偏移,2005 年属于比较规则的正态分布。2002 年的分布最为陡峭,2006 年次之。2003 和 2005 年的分布最为平坦。
图 7-3 2001-2006 年间 30 个市场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布Figure 7-3 Distribution of 30 markets’ correlative coefficients from 2001 to 2006数据来源:根据糖网白砂糖数据,作者计算所得。7.4 国内食糖市场整合分析——地区差异上面分析了全国 30 个食糖市场的大致情况,下面分地区阐述国内食糖市场整合情况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宇;黄季q;杨军;;新一轮多哈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农业的影响[J];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09期
2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计委关于进一步调整食糖生产和流通有关政策意见的通知[J];山东政报;1997年11期
3 谢识予 ,尹翔硕 ,陈晔;削减关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理论和实证[J];世界经济文汇;1998年04期
4 桁林;贸易自由化及WTO的影响——来自深圳的启示[J];开放导报;1999年06期
5 郑甘澍;世贸组织下的贸易自由化与财政支持[J];国际贸易问题;2000年07期
6 李汝平,任高岩;我国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利弊与应对[J];国际经贸探索;2000年03期
7 陆萍;贸易自由化压力下的中国农业政策调整[J];农业经济;2000年08期
8 和文华;新世纪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及趋势[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2002年03期
9 ;世贸组织发表经济调整研究报告[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3年08期
10 段鹏;吴建华;;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收入分配的影响[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新立;;抓住开放机遇 加快广西发展[A];2004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C];2005年
2 张炜达;;行政公开比较探析一二 兼论WTO框架下的行政公开[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三)[C];2004年
3 张炜达;;行政公开比较探析一二——兼论WTO框架下的行政公开[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四)[C];2005年
4 杨利峰;;汇率变动对贸易与就业的影响分析[A];2007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陕西论文集[C];2007年
5 陈利强;屠新泉;;美国贸易自由化补偿机制——贸易调整援助制度研究[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6 刘炜华;;环境服务贸易发展与自由化[A];“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刘丽;;论贸易自由化下的粮食安全问题及中国的对策[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8 韩天森;;WTO贸易自由化原则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影响及其对策[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9 董运来;武翔宇;;中国食糖名义保护率的测算:1994—2006年[A];技术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C];2009年
10 郑新立;;抓住开放机遇 加快广西发展[A];合作与共荣——广西发展生产力和东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志琼 记者 颜志华;运输陷困境致新疆食糖出疆难[N];中国食品质量报;2010年
2 记者 张涵;工信部禁止棉花食糖生产限电[N];北京商报;2010年
3 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 提供;食糖国内外价格小幅上涨[N];农民日报;2008年
4 陈安宝;构筑双底 食糖绝地反击?[N];上海证券报;2009年
5 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 提供;食糖 内外价差缩小[N];农民日报;2009年
6 崔仕嵬;广西食糖产量影响价格的情景假设[N];期货日报;2009年
7 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 提供;食糖 国际糖价攀升至7年来最高[N];农民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刘峰;糖业整合直指食糖定价权[N];消费日报;2009年
9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徐雪;旱情继续 下榨季食糖供求仍存缺口[N];农民日报;2010年
10 记者 吴新光;西南旱情未影响我省食糖价格[N];河北经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凌燕;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各地区食糖生产及消费的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2 朱玉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转轨国家贸易自由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郎永峰;中国区域贸易自由化的政治经济分析[D];复旦大学;2010年
4 刘剑文;贸易自由化与中国粮食安全政策[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5 刘建芳;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园艺产业的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6 刘辉煌;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论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韩高举;中国奶业发展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8 刘鸿雁;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中国奶制品贸易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9 廉东;汇率变动、贸易自由化与中国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蒋荷新;我国贸易自由化的就业和工资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繁华;浅析贸易自由化条件下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政策[D];吉林大学;2005年
2 张鹏;贸易便利化法律规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3 杨扬;WTO贸易便利化规则的建立与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D];苏州大学;2008年
4 戴s
本文编号:28137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813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