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资源-资产-资本”视角下矿山废弃地转化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6 18:01
   随着我国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耕地保护愈加严格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矿山废弃地再利用日益引起社会关注。“向矿山废弃地要土地”“盘活矿山废弃地”“实现矿山废弃地价值”已成为我国矿业城市缓解建设用地紧张局面、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进行矿山废弃地转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资源管理理论是我国资源开发利用所遵循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为矿山废弃地转化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在“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属性相互转化理论和矿山废弃地属性及其再利用特征研究基础上,基于矿山废弃地“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的转化路径,构建了资源-资产-资本视角下矿山废弃地转化的理论框架。围绕矿山废弃地转化理论框架,在内容体系上,遵循“过程分析—能力评价—治理模式选择”的研究思路,首先对矿山废弃地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的具体转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矿山废弃地转化能力评价模型,然后从交易费用经济学角度构建了矿山废弃地转化治理模式选择模型,最后以徐州市城北采煤塌陷地转化项目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矿山废弃地转化是矿山废弃地转化为资本的过程和趋势,是集物质资源恢复、价值再生与转化于一体的过程。基于“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理论和对矿山废弃地属性及其再利用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包含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三个过程的矿山废弃地转化路径,构建了矿山废弃地转化理论研究框架,为本文研究提供了综合的认识基础和总体框架。 (2)详细分析了矿山废弃地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过程,揭示了矿山废弃地转化机理。在矿山废弃地资源化过程中,归纳总结了矿山废弃地资源化技术、资源化类型,并对矿山废弃地资源化方向选择进行了探讨;在矿山废弃地资产化过程中,对矿山废弃地价值评估、矿山废弃地产权明晰、矿山废弃地资产投资收益回报机制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矿山废弃地资本化过程中,对矿山废弃地资本化方式、矿山废弃地资本化价值以及矿山废弃地资本化运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3)提出了矿山废弃地转化能力的概念,即矿山废弃地转化为资本的能力,进而从矿山废弃地资源化、资源资本化两个维度构建了包含12个指标的矿山废弃地转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群决策的AHP方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矿山废弃地转化能力评价模型,对矿山废弃地转化能力进行定量评价。 (4)分析了矿山废弃地转化的政府治理模式、市场治理模式和混合治理模式三种典型治理模式,然后结合交易费用经济学理论,构建了矿山废弃地转化治理模式选择的理论模型,并借助heckman两阶段计量方法,定量化地分析了矿山废弃地转化治理模式选择过程。 (5)应用研究表明,城北采煤塌陷地作为生态高效农业项目、生态工业园项目、体育休闲公园项目、生态湿地公园项目、生态住宅项目等用地,其资产化价值为671383万元,资本化价值为936262万元,生态环境资产资本溢价显著,其中商贸物流项目、生态工业园项目转化能力最高,其次是生态高效农业项目、生态住区项目,体育休闲公园项目、生态湿地公园项目转化能力较低,针对此区域,应采取以政府治理为主、市场治理为辅的矿山废弃地转化治理模式,可以降低矿山废弃地交易费用,提高矿山废弃地转化效率。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资源-资产-资本”三位一体资源管理理论研究了矿山废弃地转化问题,充分反映了矿山废弃地从潜在资源转化为现实资源,进而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过程,补充和丰富了矿山废弃地再利用管理研究,以期为分析矿山废弃地化经济属性、合理安排矿山废弃地转化、划分政府与市场边界、提高矿山废弃地转化效率、实现矿山废弃地高效再利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借鉴。
【学位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F426.1
【部分图文】:

中国环境,统计年鉴,公报,矿山


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Background and Problems)1.1 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矿山废弃地日益增多且治理人地矛盾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土地资源的有限与人类的爆炸会制约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1]。矿产资源开采在促进我国会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占用和破坏了大地资源,如图 1-1 所示。据《中国环境统计年鉴 2013 年》显示,截止 20,我国矿山占用和破坏土地面积已达 281.27 万公顷,并且每年仍以十几的速度递增,同时据官方机构估算,目前我国因矿产资源开发等生产建,挖损、塌陷、压占等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约占我国耕地的 10%以上,而全国土地复垦率仅为 15%左右[2],这意味着我国大量的留损毁土地尚未及时得到复垦,面临着损毁土地“旧账未还清,新账又的情况。仅以山西省为例,山西因采煤形成的采空区已达山西省国土面分之一,给山西省自身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很大压力。

矿山环境


图 1-2 2004-2010 年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投资Figure1-2 Rehabilit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mine environment investment in 2004-20资料来源:《中国地质环境公报》(2004-2007),《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09-2013).3 盘活矿山废弃地已成为我国矿业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和现实选择改革开发以来,土地非农化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建设用地。目前,方面要坚守 18 亿亩耕地红线的规定,另一方面通过征地扩大建设用地规成了深刻的社会矛盾,鉴于此,国土资源部明确表示要严格控制土地非程,缩小征地范围。城市土地供给的刚性与日益增长的用地需求间的矛上需要大力开展土地一级开发。在土地资源有限、耕地保护和新增建设力受阻的情况下,城市经营者将目标瞄上了废弃土地,废弃土地的二次用成为城市获得增量建设用地的新选择[5]。在此背景下,拥有大量存量弃地的矿业城市,如徐州市、唐山市、淮南市等,也相继提出了“变废向矿山废弃地要资源”“盘活矿山废弃地”“向矿山废弃地要效益”的理

位置关系,生态文明,城郊型,城乡规划


图 2-1 矿山废弃地与城市的位置关系Figure2-1 Loc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abandoned mine land and city来源:常江等. 偏远型资源枯竭矿区土地再利用研究.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 年中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大连出版社, 2008.城区型矿山废弃地是指处于城市主城区内的矿山废弃地。一方面,城区山废弃地与人们的城市生产生活接触频率最高,具有较强的经济社会影响重影响着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生态环境景观;同时,这些矿山废弃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再开发利用潜力大。城郊型矿山废弃地是指处于城郊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波;张建新;吴绍华;;农用地生态功能价值的评估——以宜兴农用地系统固定CO_2释放O_2生态价值评估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9期

2 张学玲;朱德海;蔡海生;曹俊林;夏丛生;余能培;;基于循环经济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3期

3 顾和和;煤矿塌陷土地资源资产化管理初探[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4 薛丽芳;谭海樵;孔祥光;;基于水安全的徐州城市发展策略[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5 刘滨谊;张琳;;旅游资源资本化的机制和方法[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9期

6 覃事娅;尹惠斌;熊鹰;;基于不同价值构成的耕地资源价值评估——以湖南省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4期

7 冯俊;孙东川;;资源环境价值评估方法述评[J];财会通讯;2009年25期

8 李军;;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探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王静;邵晓梅;;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技术方法研究:现状、问题与趋势[J];地理科学进展;2008年03期

10 龙花楼;采矿迹地景观生态重建的理论与实践[J];地理科学进展;199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谢慧明;生态经济化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王希智;城市矿山区景观化再生方法[D];同济大学;2008年

3 陈奇;矿山环境治理技术与治理模式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4 孙京海;旅游资源资本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5 王艳龙;中国西部地区矿产资源资本化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573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8573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7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