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值网模式的烟草企业竞争战略研究
【学位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F426.8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烟草企业竞争战略研究现状
1.2.2 价值网理论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价值网理论
2.1 价值网理论产生背景
2.2 价值网形成及定义
2.2.1 价值网形成过程
2.2.2 价值网定义
2.3 价值网模型
2.3.1 价值网客户
2.3.2 价值网组织者
2.3.3 价值网各成员企业
2.3.4 价值网规则和合约
2.4 价值网核心概念
2.4.1 价值网优越的客户价值
2.4.2 价值网相互关系
2.4.3 价值网核心能力
2.5 价值网与价值链的区别
2.6 本章小结
3 烟草企业价值网构建的背景分析
3.1 烟草企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3.1.1 烟草企业体系改造和不断调整阶段(1949年-1981年)
3.1.2 烟草企业专卖制度建立阶段(1982年-1997年)
3.1.3 烟草企业快速发展阶段(1998年以后)
3.2 烟草企业SWOT分析
3.2.1 优势(Strength)
3.2.2 劣势(Weakness)
3.2.3 机会(Opportunity)
3.2.4 威胁(Threat)
3.3 烟草企业价值网构建必要性分析
3.3.1 宏观政策影响
3.3.2 经济环境影响
3.3.3 国际竞争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价值网的烟草企业运营模式
4.1 烟草企业价值网的提出
4.1.1 价值网模式设计
4.1.2 烟草企业价值网的提出
4.2 烟草企业价值网的构建
4.2.1 烟草企业价值网
4.2.2 烟草企业价值网组成分析
4.3 烟草企业价值网的特征
4.3.1 以客户的需求为中心
4.3.2 密切合作和系统化运作
4.3.3 敏捷性与快速流动性
4.3.4 数字化和网络化
4.4 本章小结
5 烟草企业价值网价值创造和收益分配机制
5.1 烟草企业价值网价值创造
5.1.1 成员间的关系
5.1.2 客户需求的捕捉
5.1.3 价值定位的选择
5.1.4 资源和能力整合
5.1.5 客户需求的满足
5.2 烟草企业价值网内各成员企业的收益分配问题
5.2.1 价值网企业的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5.2.2 价值网企业与竞争者的博弈
5.2.3 价值网企业内部成员企业博弈
5.2.4 价值网内部收益分配机制
5.3 本章小结
6 基于价值网业务模式的烟草企业竞争战略
6.1 以烟草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原料供应战略
6.1.1 价值网企业对供应商的需求分析
6.1.2 坚持烟草工业企业需求主导
6.1.3 加强特色优质烟叶开发
6.1.4 促进烟叶合作种植
6.2 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市场营销战略
6.2.1 烟草企业价值网中客户的核心地位
6.2.2 准确定位市场
6.2.3 创新营销方式
6.2.4 提高交货质量
6.3 实施大品牌大企业的企业组织战略
6.3.1 烟草企业价值网品牌培育
6.3.2 推动品牌整合和企业重组
6.3.3 按订单组织货源和组织生产
6.3.4 加强卷烟品牌文化建设
6.3.5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6.4 建立自主创新的科技研发战略
6.4.1 以烟草企业价值网客户需求为导向加强研发
6.4.2 加强科技创新和研发力度
6.5 提升烟草企业服务价值的管理战略
6.5.1 烟草企业价值网的服务定位
6.5.2 实施人才战略
6.5.3 强化质量和成本控制
6.6 本章小结
7 烟草企业价值网实施策略
7.1 管理实施策略
7.1.1 促进文化价值认同
7.1.2 树立共赢思想
7.1.3 建立信任机制
7.2 烟草企业价值网的信息共享与激励
7.2.1 信息的获取
7.2.2 信息的传递
7.2.3 信息的价值转换
7.2.4 信息价值增值
7.3 烟草企业价值网数字化平台建设
7.3.1 烟草企业价值网的数字化特征
7.3.2 烟草企业信息系统
7.3.3 WSDM企业信息系统集成技术
7.3.4 基于WSDM的烟草企业信息系统集成模型
7.4 本章小结
8 案例研究:黄金叶卷烟品牌发展战略
8.1 对象的选取
8.2 黄金叶品牌发展现状分析
8.2.1 价值和成长性分析
8.2.2 品牌结构分析
8.2.3 黄金叶品牌和重点规格发展情况
8.2.4 市场布局分析
8.3 黄金叶品牌发展存在问题
8.3.1 品牌价值需要加快提升
8.3.2 品牌结构需要加快提升
8.3.3 省外市场开拓需要进一步加速
8.4 基于价值网模式的黄金叶品牌发展战略建议
8.4.1 以黄金叶品牌发展需求为导向强化原料支撑
8.4.2 以满足客户需求变化为导向强化技术支撑
8.4.3 以真实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营销支撑
8.4.4 以提升服务价值为导向强化管理支撑
8.5 本章小结
9 结束语
9.1 全文总结
9.2 下一步工作
中外文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刚;易雅新;肖俊;卢宁;;基于SNMP、WBEM和WSDM的系统管理技术比较[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9年S1期
2 赵希超;;企业信息系统集成模式研究[J];电力信息化;2009年08期
3 王伟;基于企业基因重组理论的价值网络构建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2期
4 徐宏玲;;模块化组织价值创新:原理、机制及理论挑战[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3期
5 罗珉;徐宏玲;;组织间关系:价值界面与关系租金的获取[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1期
6 黄艺红;刘海永;;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J];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12期
7 郑文军,张旭梅,刘飞,陈星明,雷琦;敏捷虚拟企业利润分配机制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1年01期
8 李垣,刘益;基于价值创造的价值网络管理(Ⅰ):特点与形成[J];管理工程学报;2001年04期
9 吴海平,宣国良;需求不确定条件下价值网竞争优势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5年01期
10 邹昭昭,杨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烟草业发展的影响[J];管理世界;200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范高贤;基于价值网的企业再造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赵建成;中国烟草工业竞争力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姜阵剑;基于价值网的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4 李殿伟;基于价值网理论的电信企业商业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5 赵雪峰;基于价值网的电信运营企业协同产品创新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6 孙清华;基于价值网的汽车供应链协同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7 周雄伟;供应链信息共享激励模型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597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859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