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上市企业治理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2 21:58
中国电力产业是中国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是国有资产富集的行业,它不仅构成GDP的较大比重,而且作为基本投入要素和生活必需品直接影响经济竞争力、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质量。基于电力产业的重要性和经济技术特征,一直以来政府对电力企业实行国家所有、垂直一体化的垄断治理模式。这种传统治理模式所带来的企业产权不清晰、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层缺乏有效的激励、监督和约束机制等一系列问题,抑制了产业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企业竞争力,造成了社会福利的损失。因此,如何使电力企业,特别是电力上市企业借助市场竞争以及有效的治理改革,创立科学而有效的企业治理结构,最大限度地提高电力企业运营效率,是中国电力体制改革不可回避的课题。首先,本文从制度变迁角度梳理了中国电力上企业治理改革演进过程,认为电力企业治理改革的初始制度条件是垂直垄断的国家所有制,这一判断回答电力企业治理现状形成的制度因素与历史因素;把中国电力企业治理变迁过程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对每个时期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利益与权力博弈进行分析,客观评价了电力企业治理变迁特征、绩效,并从“内部人控制”角度剖析中国上市电力企业治理改革效率损失问题,其目的是回答中国电力企业进行了...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3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电力治理改革的理论基础
1.2.2 电力治理结构
1.2.3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1.2.4 文献综合评述和本文视角
1.3 逻辑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1.5 概念界定和内容安排
1.5.1 主要概念界定
1.5.2 内容安排
2 中国电力上市企业治理改革演进及效率
2.1 计划经济时期的电力企业治理(1949—1978)
2.2 治理改革演进
2.2.1 演进过程与博弈
2.2.2 治理改革特征
2.3 改革效率
2.3.1 改革缺陷
2.3.2 效率分析—基于控制权模型
2.4 本章小结
3 中国电力上市企业治理结构现状分析
3.1 股权结构分析
3.1.1 持有者身份
3.1.2 集中度
3.2 董事会
3.2.1 独立性
3.2.2 明晰性
3.2.3 适度性
3.2.4 激励性
3.3 经营者报酬激励
3.3.1 激励性报酬
3.3.2 比较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所有权差异的公司治理模式
4.1 所有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4.1.1 所有权
4.1.2 所有权结构与企业治理关系
4.2 模式比较
4.2.1 英美模式
4.2.2 德日模式
4.2.3 转轨模式
4.2.4 差异性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中国电力上市企业治理模式选择
5.1 选择基准:股权结构与治理模式匹配性分析
5.1.1 股权与股权结构
5.1.2 股权结构与治理效率
5.1.3 股权结构适度性与治理效率
5.2 选择条件:董事会、经营者激励与治理效益
5.2.1 董事会与治理绩效
5.2.2 报酬激励效应
5.3 外生变量:制度环境、市场环境与模式选择
5.3.1 制度环境与模式选择
5.3.2 市场环境与模式选择
5.4 模式选择:组织控制型治理模式
5.4.1 组织控制型治理模式
5.4.2 一个规律的探讨
5.5 本章小结
6 中国电力上市企业治理改革
6.1 治理改革目标
6.1.1 利益保障主体的选择
6.1.2 治理目标实现程度的衡量标准选择
6.2 中国电力上市企业治理改革方案
6.2.1 股权结构优化
6.2.2 董事会制度改进
6.2.3 激励性报酬机制再造
6.3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股权分置改革与公司治理[J]. 罗建华. 企业经济. 2007(01)
[2]关于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思考[J]. 王丽芳,庞一芳.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7(01)
[3]国外电力市场化改革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 蔡树文. 经济纵横. 2006(15)
[4]浅谈推进和深化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J]. 杨德芳. 四川水力发电. 2006(02)
[5]电力企业上市公司基本面综合评价[J]. 毕研勤,朱传宝.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1)
[6]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J]. 郭晓丽,尚永珍. 经济研究导刊. 2006(02)
[7]股权分置改革的若干理论问题——兼论全流通条件下中国资本市场的若干新变化[J]. 吴晓求. 财贸经济. 2006(02)
[8]融资模式与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J]. 林琳. 海南金融. 2006(01)
[9]股权分置改革下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J]. 范波澜,尹晓洲.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6(01)
[10]跨越式发展条件下法人治理结构的特殊性[J]. 胡帆.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博士论文
[1]国有产权交易博弈分析[D]. 符绍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关系实证研究[D]. 徐锡意.西南财经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53718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3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电力治理改革的理论基础
1.2.2 电力治理结构
1.2.3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1.2.4 文献综合评述和本文视角
1.3 逻辑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1.5 概念界定和内容安排
1.5.1 主要概念界定
1.5.2 内容安排
2 中国电力上市企业治理改革演进及效率
2.1 计划经济时期的电力企业治理(1949—1978)
2.2 治理改革演进
2.2.1 演进过程与博弈
2.2.2 治理改革特征
2.3 改革效率
2.3.1 改革缺陷
2.3.2 效率分析—基于控制权模型
2.4 本章小结
3 中国电力上市企业治理结构现状分析
3.1 股权结构分析
3.1.1 持有者身份
3.1.2 集中度
3.2 董事会
3.2.1 独立性
3.2.2 明晰性
3.2.3 适度性
3.2.4 激励性
3.3 经营者报酬激励
3.3.1 激励性报酬
3.3.2 比较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所有权差异的公司治理模式
4.1 所有权结构与公司治理
4.1.1 所有权
4.1.2 所有权结构与企业治理关系
4.2 模式比较
4.2.1 英美模式
4.2.2 德日模式
4.2.3 转轨模式
4.2.4 差异性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中国电力上市企业治理模式选择
5.1 选择基准:股权结构与治理模式匹配性分析
5.1.1 股权与股权结构
5.1.2 股权结构与治理效率
5.1.3 股权结构适度性与治理效率
5.2 选择条件:董事会、经营者激励与治理效益
5.2.1 董事会与治理绩效
5.2.2 报酬激励效应
5.3 外生变量:制度环境、市场环境与模式选择
5.3.1 制度环境与模式选择
5.3.2 市场环境与模式选择
5.4 模式选择:组织控制型治理模式
5.4.1 组织控制型治理模式
5.4.2 一个规律的探讨
5.5 本章小结
6 中国电力上市企业治理改革
6.1 治理改革目标
6.1.1 利益保障主体的选择
6.1.2 治理目标实现程度的衡量标准选择
6.2 中国电力上市企业治理改革方案
6.2.1 股权结构优化
6.2.2 董事会制度改进
6.2.3 激励性报酬机制再造
6.3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股权分置改革与公司治理[J]. 罗建华. 企业经济. 2007(01)
[2]关于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思考[J]. 王丽芳,庞一芳.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7(01)
[3]国外电力市场化改革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 蔡树文. 经济纵横. 2006(15)
[4]浅谈推进和深化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J]. 杨德芳. 四川水力发电. 2006(02)
[5]电力企业上市公司基本面综合评价[J]. 毕研勤,朱传宝.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1)
[6]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J]. 郭晓丽,尚永珍. 经济研究导刊. 2006(02)
[7]股权分置改革的若干理论问题——兼论全流通条件下中国资本市场的若干新变化[J]. 吴晓求. 财贸经济. 2006(02)
[8]融资模式与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J]. 林琳. 海南金融. 2006(01)
[9]股权分置改革下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J]. 范波澜,尹晓洲.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6(01)
[10]跨越式发展条件下法人治理结构的特殊性[J]. 胡帆.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博士论文
[1]国有产权交易博弈分析[D]. 符绍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公司业绩关系实证研究[D]. 徐锡意.西南财经大学 2004
本文编号:29537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2953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