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工业园区工业共生研究 ——江西循环经济及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6 14:56
生态工业园是工业生态学的重要应用领域,是区域性的工业共生系统。生态工业园就是模仿自然生态系统,通过工业共生方式,使工业园区内(外)的企业群体实现物质和能量的闭路循环和梯级利用,从而缓解目前人类社会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的状况。所谓工业共生,在某种程度上可简单地理解为就是企业间副产品的交换,即一组企业寻求利用彼此的副产品(包括所谓的废弃物),而不是将其作为废物处理掉:这样使整个工业体系转变成各种资源(能源、水和原材料)循环流动的闭环系统,做到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实际上,副产品交换是应用工业生态学时最常用的战略。本文首先对本研究相关理论(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学及生态工业园区等)的内涵和国内外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和综述,尤其是对相关理论之间的异同关联进行了较为详尽地分析;而后结合笔者发表的论文,重点研究的内容是:基于生物学和经济学的工业共生机理研究;基于逆向物流管理的恢复链和供应链的竞争与协调合同模式的工业共生模式研究;基于企业集群导向的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和工业共生企业集群研究;以及对本文首次提出的“工业共生效率”这一新指标概念的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江西省的实际,...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6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增值情况示意图
江铜集团公司20年来的产量增长示惫图
江铜集团公司25年来的业绩增长示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产业集群导向的工业园区发展研究[J]. 甘永辉. 商场现代化. 2007(02)
[2]支撑循环经济与和谐社会的适用技术共生创新研究[J]. 许志晋. 中国软科学. 2006(04)
[3]供应链间的竞争与协调合同设计研究[J]. 甘永辉,徐兵.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2)
[4]构建和谐社会 发展循环经济[J]. 姚蕾. 北方经济. 2006(03)
[5]生态保护区环保与经济和谐共生发展研究——以东江源区为例[J]. 李志萌. 江西社会科学. 2006(01)
[6]专业市场与制造业产业集群共生现象研究——福建实证[J]. 王秉安. 发展研究. 2005(10)
[7]资源、环境与经济共生的制度约束与制度创新研究[J]. 杨林,陈书全.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2005(04)
[8]共生理论及其对企业联盟战略的构筑启示[J]. 卜华白,高阳.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02)
[9]生态智慧型企业共生体行为方式及其共生经济效益[J]. 赵红,陈绍愿,陈荣秋. 中国管理科学. 2004(06)
[10]生态工业园区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最好实现形式[J]. 马晓国,李宗植,张玉春. 生态经济. 2004(12)
本文编号:3387663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6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增值情况示意图
江铜集团公司20年来的产量增长示惫图
江铜集团公司25年来的业绩增长示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产业集群导向的工业园区发展研究[J]. 甘永辉. 商场现代化. 2007(02)
[2]支撑循环经济与和谐社会的适用技术共生创新研究[J]. 许志晋. 中国软科学. 2006(04)
[3]供应链间的竞争与协调合同设计研究[J]. 甘永辉,徐兵.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2)
[4]构建和谐社会 发展循环经济[J]. 姚蕾. 北方经济. 2006(03)
[5]生态保护区环保与经济和谐共生发展研究——以东江源区为例[J]. 李志萌. 江西社会科学. 2006(01)
[6]专业市场与制造业产业集群共生现象研究——福建实证[J]. 王秉安. 发展研究. 2005(10)
[7]资源、环境与经济共生的制度约束与制度创新研究[J]. 杨林,陈书全.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2005(04)
[8]共生理论及其对企业联盟战略的构筑启示[J]. 卜华白,高阳.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02)
[9]生态智慧型企业共生体行为方式及其共生经济效益[J]. 赵红,陈绍愿,陈荣秋. 中国管理科学. 2004(06)
[10]生态工业园区是发展循环经济的最好实现形式[J]. 马晓国,李宗植,张玉春. 生态经济. 2004(12)
本文编号:33876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3387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