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方股份并购壹人壹本的并购动因及并购效应分析
发布时间:2021-09-13 19:17
并购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方式。许多公司通过并购的方式实现扩张和抢占市场,IT与互联网行业是并购事件发生最火热的行业之一。2010年,以苹果iPad为首的平板电脑进入市场并引起市场强烈反响,许多企业开始推出平板电脑产品,几年内,平板电脑品牌已经非常之多且竞争激烈。联想集团作为同方股份的主要竞争对手,也推出了自己的平板产品,令同方股份的地位受到挑战,正因为此,同方股份为了进入平板市场,并购了当下商务平板电脑排名首位的壹人壹本100%的股份,从而抢占市场,增强竞争力。此次并购斥资14.50亿元,引起了社会媒体广泛关注,各媒体纷纷将注意力放在该价格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或关联交易,而本文经过对市场环境的分析,推断同方股份并购壹人壹本的动机,从提高市场份额、达成规模经济、实现协同效应和获取优势资源四个方面概括总结了并购的动因;利用财务指标分析法建立的指标体系,计算出企业的各项财务数据,并逐项分析评价,进而得出同方股份对壹人壹本的并购是具有正面效应的,并且实现了市场份额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协同效应和资源获取效应。从而推断出此次并购是具有价值且定价合理的。通过得出企业并购的正面效应,来提出对...
【文章来源】: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并购动因文献综述
1.2.2 国外并购效应文献综述
1.2.3 国内并购动因文献综述
1.2.4 国内并购效应文献综述
1.2.5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结构安排
1.4 本文的创新点
2 理论基础
2.1 并购动因理论
2.1.1 市场势力理论
2.1.2 规模经济理论
2.1.3 战略调整理论
2.1.4 效率理论
2.2 并购效应理论
2.2.1 市场份额效应
2.2.2 规模经济效应
2.2.3 资源获取效应
2.2.4 协同效应
3 同方股份并购壹人壹本背景及过程介绍
3.1 并购背景
3.2 并购双方简介
3.2.1 同方股份简介
3.2.2 壹人壹本简介
3.3 并购过程
3.3.1 并购过程简介
3.3.2 并购协议的主要内容
3.3.3 同方股份并购壹人壹本的结果
4 同方股份并购动因分析
4.1 获取优势资源,打破行业壁垒
4.2 提高市场份额,提升竞争力
4.3 达到规模经济,增强整体实力
4.4 政府大力支持、实行政策优惠
4.5 实现协同效应,充分发挥优势
5 同方股份并购效应研究
5.1 资源获取效应
5.2 市场份额效应
5.3 规模经济效应
5.4 财务协同效应
5.5 经营协同效应
5.6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及建议
6.1 案例研究结论及建议
6.1.1 研究结论
6.1.2 研究建议
6.2 本案例分析的不足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互联网企业战略并购与财务协同效应研究——基于百度并购去哪儿网的案例分析[J]. 王秀丽,刘子健.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6)
[2]业绩补偿承诺、协同效应与并购收益分配[J]. 吕长江,韩慧博.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4(06)
[3]基于产业演进、并购动机的并购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 周绍妮,文海涛. 会计研究. 2013(10)
[4]企业并购中的过度支付动因分析及防范[J]. 严复海,王珏. 会计之友. 2012(09)
[5]中外并购动因之差异与后危机时期我国并购策略调整[J]. 黄炎.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1(01)
[6]地区投资者保护、企业性质与异地并购的协同效应[J]. 唐建新,陈冬. 管理世界. 2010(08)
[7]金融危机下企业并购效应的经济学思考[J]. 余淑均. 湖北社会科学. 2010(02)
[8]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的动因及对策研究[J]. 李海蓉,曹彤春. 理论与现代化. 2009(03)
[9]中国现代企业并购效应实证研究——基于多项并购效应的综合得分模型检验分析[J]. 蔡柏良. 财经研究. 2007(07)
[10]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动机研究[J]. 杨晓嘉,陈收.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博士论文
[1]中国企业战略并购动机系统研究[D]. 宋文云.北京交通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国美电器并购活动的并购动机及并购效应研究[D]. 刘润招.北京交通大学 2014
[2]基于不同并购动机的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D]. 朱秀华.山东大学 2012
[3]上市公司并购动机及其他因素对业绩影响研究[D]. 崔冰.浙江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95192
【文章来源】: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并购动因文献综述
1.2.2 国外并购效应文献综述
1.2.3 国内并购动因文献综述
1.2.4 国内并购效应文献综述
1.2.5 文献评述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结构安排
1.4 本文的创新点
2 理论基础
2.1 并购动因理论
2.1.1 市场势力理论
2.1.2 规模经济理论
2.1.3 战略调整理论
2.1.4 效率理论
2.2 并购效应理论
2.2.1 市场份额效应
2.2.2 规模经济效应
2.2.3 资源获取效应
2.2.4 协同效应
3 同方股份并购壹人壹本背景及过程介绍
3.1 并购背景
3.2 并购双方简介
3.2.1 同方股份简介
3.2.2 壹人壹本简介
3.3 并购过程
3.3.1 并购过程简介
3.3.2 并购协议的主要内容
3.3.3 同方股份并购壹人壹本的结果
4 同方股份并购动因分析
4.1 获取优势资源,打破行业壁垒
4.2 提高市场份额,提升竞争力
4.3 达到规模经济,增强整体实力
4.4 政府大力支持、实行政策优惠
4.5 实现协同效应,充分发挥优势
5 同方股份并购效应研究
5.1 资源获取效应
5.2 市场份额效应
5.3 规模经济效应
5.4 财务协同效应
5.5 经营协同效应
5.6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及建议
6.1 案例研究结论及建议
6.1.1 研究结论
6.1.2 研究建议
6.2 本案例分析的不足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互联网企业战略并购与财务协同效应研究——基于百度并购去哪儿网的案例分析[J]. 王秀丽,刘子健.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6)
[2]业绩补偿承诺、协同效应与并购收益分配[J]. 吕长江,韩慧博.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4(06)
[3]基于产业演进、并购动机的并购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 周绍妮,文海涛. 会计研究. 2013(10)
[4]企业并购中的过度支付动因分析及防范[J]. 严复海,王珏. 会计之友. 2012(09)
[5]中外并购动因之差异与后危机时期我国并购策略调整[J]. 黄炎.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1(01)
[6]地区投资者保护、企业性质与异地并购的协同效应[J]. 唐建新,陈冬. 管理世界. 2010(08)
[7]金融危机下企业并购效应的经济学思考[J]. 余淑均. 湖北社会科学. 2010(02)
[8]外资并购中国上市公司的动因及对策研究[J]. 李海蓉,曹彤春. 理论与现代化. 2009(03)
[9]中国现代企业并购效应实证研究——基于多项并购效应的综合得分模型检验分析[J]. 蔡柏良. 财经研究. 2007(07)
[10]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动机研究[J]. 杨晓嘉,陈收.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博士论文
[1]中国企业战略并购动机系统研究[D]. 宋文云.北京交通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国美电器并购活动的并购动机及并购效应研究[D]. 刘润招.北京交通大学 2014
[2]基于不同并购动机的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D]. 朱秀华.山东大学 2012
[3]上市公司并购动机及其他因素对业绩影响研究[D]. 崔冰.浙江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3951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3395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