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背景下西部工业企业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4 09:23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但是传统工业化在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灾难性的后果。为此,我国提出要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由于工业企业是工业化的基本主体之一、是社会生产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新型工业化道路必然通过工业企业的发展来实现,所以工业企业在新型工业化背景下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就显得极为重要。 传统工业化时期,我国西部工业企业的发展基本上以资源消耗大、技术含量低、环境破坏严重等为特征。这种发展道路不但没有提高西部的工业化水平,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而且破坏了生态环境,使得其经济增长难以为继。那么如何实现西部工业企业发展路径的根本转变,提高效率,实现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呢?围绕这个问题,论文分七章展开论述。 第1章导论主要提出论文选题的背景、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以及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国际范围内工业化在取得显著经济的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灾难性后果。生态问题、贫困问题、就业问题迫使全人类反思,如何才能实现工业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增长与可持续...
【文章来源】:四川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西部工业企业发展面临挑战
1.2 文献综述
1.2.1 西部新型工业化理论的综述
1.2.2 关于西部工业企业发展的理论综述
1.3 研究方法
1.3.1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1.3.2 系统分析方法
1.3.3 集成分析法
1.4 框架结构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1.6 论文的不足之处
2 新型工业化:西部地区发展的必然选择
2.1 新型工业化的特征辨析
2.1.1 新型工业化的理论评述
2.1.2 工业化的一般特性
2.1.3 新型工业化的特征
2.2 新型工业化: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2.2.1 工业化:一个经济发展所绕不开的过程
2.2.2 西部地区工业化道路所面临的困境
2.2.3 新型工业化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可行选择
3 新型工业化背景下西部工业企业的发展战略
3.1 工业企业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地位及其发展依据
3.1.1 工业企业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地位
3.1.2 工业企业发展的依据
3.2 西部工业企业的现状与的问题
3.2.1 西部工业企业的现状
3.2.2 当前西部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3.3 新型工业化背景下西部工业企业的战略选择
3.3.1 西部工业企业发展目标的多重性与实现的艰难性
3.3.2 信息、生物技术为多重目标的实现与统一提供了技术支撑
3.3.3 西部工业企业发展战略
4 新型工业化背景下西部工业企业的技术选择
4.1 西部企业选择技术的限制条件
4.1.1 企业选择技术的一般性限制条件
4.1.2 新型工业化为我国西部企业带来新选择
4.1.3 西部企业技术选择的限制性条件
4.2 西部企业技术选择的方法
4.2.1 西部企业技术选择的基本思想
4.2.2 可供选择的技术
4.2.3 西部企业技术选择的模型
4.3 西部企业技术选择
4.3.1 西部地区优劣行业识别
4.3.2 西部工业企业技术选择分析
4.4 关于西部工业企业技术选择的补充
5 新型工业化背景下西部工业企业的制度安排
5.1 引论:交易成本的式微
5.2 西部企业制度安排的工具、影响要素与前提分析
5.2.1 决策成本:新的企业制度分析工具
5.2.2 新背景下我国西部工业企业制度安排的主要影响因素
5.2.3 深化西部工业企业制度安排的前提条件
5.3 西部工业企业发展的组织制度安排
5.3.1 为什么是战略联盟
5.3.2 西部工业企业制度选择战略联盟的内在必要性
5.3.3 西部工业企业战略联盟的主要类型
5.4 西部工业企业融资制度安排
5.4.1 企业融资制度与企业融资方式
5.4.2 解密西部企业融资困局
5.4.3 西部工业企业融资制度选择
5.5 西部工业企业的激励制度安排
5.5.1 相关激励理论的述评
5.5.2 信用与企业激励的关系
5.5.3 新型工业化背景下西部工业企业的激励制度安排
6 新型工业化背景下西部工业企业发展的区域性道路选择
6.1 西部工业企业区域性发展道路历史与评价
6.1.1 西部工业企业区域性发展道路的演变
6.1.2 关于我国西部工业企业区域性发展道路的评价
6.2 西部工业企业区域性发展模式选择
6.2.1 西部工业企业区域性发展模式选择的争论
6.2.2 西部工业企业区域性发展模式选择的基本思路
6.3 西部工业企业发展的区域性选择
6.3.1 西部地区板块规划
6.3.2 板块一的选择
6.3.3 板块二的选择
6.3.4 板块三的选择
6.3.5 板块四的选择
6.3.6 板块五的选择
7 西部工业企业发展的支持体系
7.1 劳动力转移支持
7.1.1 移民的相关理论
7.1.2 西部工业企业的发展必须突出劳动力转移的作用
7.1.3 西部地区劳动力转移的保障措施
7.2 加大财政政策支持
7.2.1 财政政策的相关理论
7.2.2 财政政策支持对西部企业的重要性
7.2.3 财政政策支持措施
7.3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7.3.1 信用缺失对西部企业发展的危害
7.3.2 健全西部信用体系的对策
7.4 法律保障
7.4.1 法律对西部工业企业发展的作用
7.4.2 加强、完善法制建设
7.5 社会文化对西部工业企业的支持
7.5.1 社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7.5.2 支持西部工业企业发展的社会文化对策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蒙牛老板的两招发家秘诀[J]. 子喻. 财富智慧. 2005(Z2)
[2]生态修复对西部经济的影响[J]. 刘天军. 农业经济问题. 2005(08)
[3]农业纺织原料的产业链特征及发展对策[J]. 赵绪福. 农业经济问题. 2005(08)
[4]信用、抵押与企业[J]. 邢振东. 当代财经. 2005(08)
[5]西部地区工业结构演进路径初探[J]. 罗佐县,罗萍,肖龙文. 甘肃社会科学. 2005(02)
[6]西部传统优势企业转型与复兴[J]. 朱方明,肖丕楚,恩佳. 科学·经济·社会. 2005(01)
[7]企业创新文化理论研究述评[J]. 水常青,许庆瑞.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5(03)
[8]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企业发展战略选择[J]. 简新华,朱君丽. 东南学术. 2005(01)
[9]西部大开发与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J]. 江世银. 天府新论. 2005(01)
[10]企业信用:一个新的分析视角[J]. 朱方明,邢振东.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1)
本文编号:3455025
【文章来源】:四川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西部工业企业发展面临挑战
1.2 文献综述
1.2.1 西部新型工业化理论的综述
1.2.2 关于西部工业企业发展的理论综述
1.3 研究方法
1.3.1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1.3.2 系统分析方法
1.3.3 集成分析法
1.4 框架结构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
1.6 论文的不足之处
2 新型工业化:西部地区发展的必然选择
2.1 新型工业化的特征辨析
2.1.1 新型工业化的理论评述
2.1.2 工业化的一般特性
2.1.3 新型工业化的特征
2.2 新型工业化: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2.2.1 工业化:一个经济发展所绕不开的过程
2.2.2 西部地区工业化道路所面临的困境
2.2.3 新型工业化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可行选择
3 新型工业化背景下西部工业企业的发展战略
3.1 工业企业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地位及其发展依据
3.1.1 工业企业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地位
3.1.2 工业企业发展的依据
3.2 西部工业企业的现状与的问题
3.2.1 西部工业企业的现状
3.2.2 当前西部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3.3 新型工业化背景下西部工业企业的战略选择
3.3.1 西部工业企业发展目标的多重性与实现的艰难性
3.3.2 信息、生物技术为多重目标的实现与统一提供了技术支撑
3.3.3 西部工业企业发展战略
4 新型工业化背景下西部工业企业的技术选择
4.1 西部企业选择技术的限制条件
4.1.1 企业选择技术的一般性限制条件
4.1.2 新型工业化为我国西部企业带来新选择
4.1.3 西部企业技术选择的限制性条件
4.2 西部企业技术选择的方法
4.2.1 西部企业技术选择的基本思想
4.2.2 可供选择的技术
4.2.3 西部企业技术选择的模型
4.3 西部企业技术选择
4.3.1 西部地区优劣行业识别
4.3.2 西部工业企业技术选择分析
4.4 关于西部工业企业技术选择的补充
5 新型工业化背景下西部工业企业的制度安排
5.1 引论:交易成本的式微
5.2 西部企业制度安排的工具、影响要素与前提分析
5.2.1 决策成本:新的企业制度分析工具
5.2.2 新背景下我国西部工业企业制度安排的主要影响因素
5.2.3 深化西部工业企业制度安排的前提条件
5.3 西部工业企业发展的组织制度安排
5.3.1 为什么是战略联盟
5.3.2 西部工业企业制度选择战略联盟的内在必要性
5.3.3 西部工业企业战略联盟的主要类型
5.4 西部工业企业融资制度安排
5.4.1 企业融资制度与企业融资方式
5.4.2 解密西部企业融资困局
5.4.3 西部工业企业融资制度选择
5.5 西部工业企业的激励制度安排
5.5.1 相关激励理论的述评
5.5.2 信用与企业激励的关系
5.5.3 新型工业化背景下西部工业企业的激励制度安排
6 新型工业化背景下西部工业企业发展的区域性道路选择
6.1 西部工业企业区域性发展道路历史与评价
6.1.1 西部工业企业区域性发展道路的演变
6.1.2 关于我国西部工业企业区域性发展道路的评价
6.2 西部工业企业区域性发展模式选择
6.2.1 西部工业企业区域性发展模式选择的争论
6.2.2 西部工业企业区域性发展模式选择的基本思路
6.3 西部工业企业发展的区域性选择
6.3.1 西部地区板块规划
6.3.2 板块一的选择
6.3.3 板块二的选择
6.3.4 板块三的选择
6.3.5 板块四的选择
6.3.6 板块五的选择
7 西部工业企业发展的支持体系
7.1 劳动力转移支持
7.1.1 移民的相关理论
7.1.2 西部工业企业的发展必须突出劳动力转移的作用
7.1.3 西部地区劳动力转移的保障措施
7.2 加大财政政策支持
7.2.1 财政政策的相关理论
7.2.2 财政政策支持对西部企业的重要性
7.2.3 财政政策支持措施
7.3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7.3.1 信用缺失对西部企业发展的危害
7.3.2 健全西部信用体系的对策
7.4 法律保障
7.4.1 法律对西部工业企业发展的作用
7.4.2 加强、完善法制建设
7.5 社会文化对西部工业企业的支持
7.5.1 社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7.5.2 支持西部工业企业发展的社会文化对策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蒙牛老板的两招发家秘诀[J]. 子喻. 财富智慧. 2005(Z2)
[2]生态修复对西部经济的影响[J]. 刘天军. 农业经济问题. 2005(08)
[3]农业纺织原料的产业链特征及发展对策[J]. 赵绪福. 农业经济问题. 2005(08)
[4]信用、抵押与企业[J]. 邢振东. 当代财经. 2005(08)
[5]西部地区工业结构演进路径初探[J]. 罗佐县,罗萍,肖龙文. 甘肃社会科学. 2005(02)
[6]西部传统优势企业转型与复兴[J]. 朱方明,肖丕楚,恩佳. 科学·经济·社会. 2005(01)
[7]企业创新文化理论研究述评[J]. 水常青,许庆瑞.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5(03)
[8]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企业发展战略选择[J]. 简新华,朱君丽. 东南学术. 2005(01)
[9]西部大开发与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J]. 江世银. 天府新论. 2005(01)
[10]企业信用:一个新的分析视角[J]. 朱方明,邢振东.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1)
本文编号:34550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ongshangguanlilunwen/3455025.html